成語典故評註:堅如磐石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5月05日】

【典故出處】

語本漢·樂府《孔雀東南飛》:「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釋義】

像磐石一樣堅固。比喻極為堅定,不可動搖。

【近義】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安如泰山

形容安定穩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語本漢.焦贛《焦氏易林.卷一.坤之中孚》

太山:即泰山。起于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亘省境中部,盡於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嶽中的東嶽。

典故說明:

《易林》卷一所謂「坤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坤卦(☷),由六個陰爻組成;而其「變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爻與下上各兩個陽爻組成。陰爻象徵柔弱,陽爻代表剛強,所以坤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爻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

參考詞語:安如磐石;固若金湯;巋然不動;堅不可摧;牢不可破;安於泰山;安若泰山;穩如泰山。

【名詞解釋】

出自《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信念:堅信不疑的想法、主張。

信仰: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極為信服和尊崇,並引以為言行的榜樣或指南。

真理:真實不變的道理。【例】邪不勝正是顛仆不破的真理。

出自《教育大辭書》:

「信仰」一詞有兩個意義:一是指人對超自然事物(如上帝、神)所持有的完全信任、完全依賴的態度或信念;二是指一種認知的狀態或行動(act),藉由這種狀態或行動,人可以去認識超自然事物。

信仰本是在討論宗教問題中所使用的名詞,但晚近也運用到政治的討論中。

在宗教的討論中,基督教神學家,如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認為,信仰的產生是上帝的神恩(divine grace)作用在人的心靈上,使人可以運用意志(will)去命令知性(the intellect),透過選擇的行動,自願地去接受上帝所揭露的真理(divine truth)。

近代的實用主義哲學家詹姆斯(W. James, 1842~1910)也認為,信仰的產生是人類意志驅動的結果,由於意志的作用,使得人可以藉行動(acting)來了解實存(reality),信仰對像(如上帝)的認識必須先由人有了信仰,肯定信仰對像的存在,故從這個角度說,信仰是知識來源的一種。這和科學知識不同;科學知識的產生是人認識外在已存客觀事物的結果,人不需先運用意志力去肯定外在事物的存在。

有些哲學家認為信仰和理性(reason)是兩個彼此互不相干的領域;換言之,信仰是非理性的。但這樣的看法並不為另外的一些哲學家所接受;他們認為信仰並不是非理性或任意的,人之所以有信仰總是有理由的,既然如此,就不得視信仰為非理性。

【評註】

漢代焦贛在《焦氏易林.卷四.井之第四十八.謙卦》中說道:「謙安如泰山,福祿屢臻。雖有狼虎,不能危身。」東方朔的《靈棋經.卷上.第二十二安泰卦》也說:「象曰:『歲富月昌,土田開張。安如泰山,終無禍殃。』」也就是說,堅如磐石,安如泰山之後,人的福祿不受影響,自身不會受到傷害。這是因為人類的社會處於反理的迷中,看不到發展變化的真相,人只要心正,堅守做人的道德,就會受到神的庇護。堅如磐石的善的力量源於心中真理的堅定,方能放下一切,無所畏懼,金剛不動,堅不可摧。

【評析】

按照《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中對「真理」一詞的解釋:真實不變的道理。因此,真理是一種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可以去探索和認識真理,但人所能認識到的還只是一層一層的相對真理,都是絕對真理在某一層境界中的顯現,人能認識多少,取決於人的認知層次和所在的境界。信仰源於人基於善的良知真念中對真理的追求,可以放下世間一切(包括生死)的堅如磐石的堅定。詞典中把「信念」一詞的內涵移植到了「信仰」一詞中,把兩種方向相反的價值取向混淆了。

信仰本是以放下世間的一切為基礎的,而信念則是以一種主張(主義)或理論(學說)來改變世間或達到世間的某種目標為導向的。出世間和入世間的方向不同,採用的方法也大相逕庭。

《教育大辭書》中對信仰和理性的關係雖然作了解釋,但仍有待補充。探究真理之路本就是理性的,只不過以實證科學方式認識客觀世界和人體科學方式認識宇宙的路線不同。有人把信仰轉義為盲目相信,從而與理性對立是一種認識上的偏差。按照實證科學一切唯證據的方式,達爾文的進化論假說足以被證偽。牛頓的萬有引力假說無法解釋水星的近日點進動,若按照科學邏輯中的反證法,只需一個反例就可以證偽,卻依然成為物理學的經典定律。人們對這兩種學說的相信是基於理性,還是盲目的信?

源於古希臘時期的「邏各斯」(Logos)和「努斯」(Nous)被進一步抽象後形成了「邏輯」(Logik)一詞。 「努斯」本來的意思是靈魂,特指一種超越性的理性靈魂。 Logos和Nous都譯作「理性」(英文reason,德文Vernunft)但表示的卻是兩種不同的理性:一是作為普遍的規範性的理性,二是作為自由的超越性的理性。 《教育大辭書》中所說的理性只是其內涵中的其一,而將其二排除在外之後的理性只能說是一種狹義的有局限性的「理性Ⅰ」。理性Ⅰ在方式上認識客觀世界是有局限的,理性Ⅱ可能又恰好體現了一種超越性的認知方式。所以說,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方式中實證科學不是唯一的方式,對宇宙和生命的認知則需要更有智慧的方式才行。

因此,對真理的認知層次不僅體現著內心的境界,也關係到堅如磐石的程度。離開佛法之光的普照,人類對生命和宇宙的認知如同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摸索和徘徊,值得欣慰的是,破曉的曙光已經在劃開東方的夜幕。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