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評註:好高騖遠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4月27日】

【典故出處】

語本《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程顥》:  

顥資性過人,充養有道,和粹之氣,盎於面背,門人交友從之數十年,亦未嘗見其忿厲之容。……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誠意至於平天下,洒掃應對至於窮理盡性,循循有序。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釋義】

騖,追求,從事。「好高騖遠」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宋朝理學家程顥,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和弟弟程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派。他教導人們追求知識學問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方面心中卻也憂慮學者嫌棄低微淺顯的知識,而致力於追求高遠的目標,終究落得沒有成就。後來「好高騖遠」這句成語就從「厭卑近而騖高遠」演變而出,用來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完整的語形見於清人呂留良〈與錢孝直書〉,呂留良以「好高騖遠,事事求出人頭地」,直指錢孝直的缺點。   

【反義詞】

循序漸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穩紮穩打。

【參證】

鴻鵠之志:  

鴻鵠,即天鵝,秋天南飛避寒,一飛千裡。「鴻鵠之志」言像鴻鵠一舉千裡般的壯志,比喻志向遠大。語出《呂氏春秋.士容論》。

近義詞:壯志凌雲;青雲之志;凌雲之志;胸懷大志;雄心壯志。

反義詞:胸無大志。

【評註】

此條成語還有其它參考形式:好高務遠;貪高務遠。  

宋代陸九淵在《象山先生全集.卷三五》中講道:「只就近易處,著著就實,無尚虛見,無貪高務遠。」 宋代牟巘在〈黃提干行狀〉中也闡述:「每嘆學者好高騖遠,躐等凌節之病,故其教人必以致知格物為先,而主之以敬。」荀子在《勸學》中也闡明:「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古人所說的道理都是教人要腳踏實地,不要一味的好高慕大、貪高務遠。但另一條成語「鴻鵠之志」又鼓勵人要志向遠大,否則就是胸無大志,只不過是強調要從積跬步和小流做起。總之,也還是從格物致知起步,最後建立治國、平天下功業的思想中引申而來。其實,從人的境界提升角度看也是如此,人的境界並非寓於高遠,而是成於細微之處。道非高遠處,境在澹微間。

【評析】

清代呂留良在〈與錢孝直書〉中批評:「其根大約在好高騖遠,事事求出人頭地。」《孽海花.第二五回》中也說:「珏齋尤其生就一付絕頂聰明的頭腦,帶些好高務遠的性情,恨不得把古往今來名人的學問事業,被他一個人做盡了纔稱心。」 都是批評人的好高務外,一味地追求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目標而不切實際的現象。同時,傳統文化中又教人有青雲之志,這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所謂「高處」,可以有兩種詮釋:高官厚祿;或者品格境界。孔子說過,「邦有道,穀(受俸祿,做官);邦無道,穀,恥也。」(《論語‧憲問》)人在世間建功立業的追求與人藉助世間提升自我境界的目標之間,兩種文化的指向不同,恰好相反。因為人的境界提升是無盡頭的,從世間做好人起步,一層又一層的提升,沒有窮盡;而在人世中奮鬥所追求的目標是可以看得見的。提升自我境界需要去除人的偏私、貪慾等執著;而人在塵世中想要成就偉業、出人頭地等則是在不斷加強人的執著。

諸葛亮云:「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世間的一切都有其定數,只有放下那顆好高騖遠的心,讓躁動的好高慕大、貪高務遠之心澹泊下來,才能感受到「心安是歸處」的澹靜,最終達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境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