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管理芻議

章冬


【正見網2004年07月26日】

製造品的種類繁多,數量巨大,是現代社會的顯著特徵,也是現代人引以為榮的資本。這些無不歸功於現代企業。

現代人,以對於物質財富的最大擁有,為人生的最高追求,以絕對的縱情的物質享樂,為人生的唯一滿足。所以,廣闊的物質需求空間,成為現代企業的發展、擴張的肥沃土壤。

所以,當今社會誕生了很多大型企業,超大型企業,巨無霸跨國公司等等,同時,顯示巨富們擁有財富的數字,在不斷的延長、延長、延長,直至近乎天文數字。因之,企業管理作為一門學科隨之應運而生,優秀企業管理人才炙手可熱。

在企業管理領域,各種學說五花八門,管理大師林林總總。為了讓人信服,管理學說引古據今,從象徵華夏智慧的孫子兵法,到法蘭斯的傳奇英雄拿破崙,都成佐證、典故。

一時間,企業不僅成為直接創造社會財富的搖籃,已經從另一側面演變成了成功畫家手中的畫筆;指揮大師展現瀟洒的舞台;將軍元帥賴以施展才華,典兵布陣,運籌帷幄的,看不見硝煙,但聞得見刀劍鏗鏘、鐵蹄噠噠的古戰場。

於是乎,企業管理,似乎成了一個十分深奧的課題,能夠對此侃侃而談者,不僅是在傳播知識,展示才華,甚至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

那麼,企業管理,到底有多麼神秘哪?

(一)

我們先看看這些概念性名詞吧。

xx國管理模式;xx跨國公司管理模式;xx大師管理模式;利益分享模式;資源優化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

人才資源戰略理念;無敵營銷戰略理念;最佳要素整合理念;完勝100培訓理念,……

不光這些,還有什麼各種原理,各種創新,各種要素,各種策略;等等等等。

時髦的名詞還有,諸如流程啊、挑戰啊、機遇啊,資本啊、運營啊、債權啊、超前啊、整合啊、優勢啊、企業家啊,等等等等。

由此看來,企業管理確是一門複雜的學問了。讓人感到不知一時從何學起。

(二)

歷史的過去,把複雜的事物簡單化,誕生了許多賢哲;歷史的現在,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產生了很多專家。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從原始的角度來考察,會發現企業管理並不神秘。

所謂的企業,就是生產產品的一個集體,一伙人加上一些工具、設備,配以相關的一些條件要素。

企業所完成的工作就是,把購進的原料加工成產品,把生產的產品變成資金-賣掉了。

那麼既然如此簡單的事物,何以搞得那麼的複雜哪?其實複雜了的原因,是由於人類擁有了複雜了的觀念,而人類不斷複雜的觀念的產生,又是基於人類道德下滑的結果。

試想,無論企業多大,採購者能夠購進價格合理、質量可靠的原料,加工者能夠兢兢業業的加工出合格的產品,銷售者能及時的按適當價格推銷出去,其它諸如財務也好、後勤也好,還是管理者也好,能夠在本職崗位上一絲不苟的完成任務,那搞企業的人還會那麼的費力嗎?企業管理還會那麼千頭萬緒的複雜嗎?有那麼多的這個理念那個模式嗎?所謂企業管理科學也不會那麼玄玄乎乎了吧。

一定很多人會說,你這是異想天開,白日說夢,現實中根本辦不到。

特別在現代社會,沒有過硬的銷售隊伍,沒有完勝的銷售戰略,沒有出奇制勝的廣告策劃,誰能在強者如林的市場中站住腳?沒有永遠追求更高更好的經營理念,沒有出類拔萃的人才隊伍,沒有高瞻遠矚的企業家,沒有最佳資源整合模式,沒有完善的利益共享機制,沒有最可靠、最快捷的信息反饋網絡,沒有與社會各界最順暢的溝通渠道,沒有準確及時的財務預算,沒有……

沒有這些東西,誰能領導企業盡占先機,立於不敗哪?企業管理呀,那是門複雜的科學!

(三)

我們不妨剖析一下。

企業生產社會需要的產品是前提,組織好企業內部人員完成從採購、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就是企業管理。其實說白了,企業管理的根本就是人的管理,人管好啦,事情就會辦好,這是眾所周知的。

而現代企業管理的出發點,是基於人性的私。他的理論前提是,人的所作所為,完全就是基於名和利,人人都在追求最大的名與利,所以,他認為完全用名利的槓桿來調解人的行為是唯一的可靠保障。從負的一面來講,人因為私,可以偷懶、可以藏假、可以作梗,甚至可以貪污。因此,除了正面用名的誘惑、利的刺激的手段來管理人之外,再一個拿手的東西,就是如何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和懲罰機制。

不管這個模式也好,那個理念也好,他的基點就是如此,只不過是弄出一套新觀念、新手法輸灌給人,而這個新觀念也好,新方法也好,又面臨著可能適用,也可能不適用,可能被員工接受,也可能不被員工接受,可能保持長久,也可能保持不了長久等等問題。常言道,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個地區,一個團體形成的習慣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往往是非常頑固的,而對於新的思維取向,價值觀念常常起到強烈的排除或者抵消的作用,所以,一套全新的理念模式,不見得就適合了某個地區、某個團體的那裡的人。所以也不可能是什麼解救企業的靈丹妙藥。這就是為什麼有的管理大師在絞盡腦汁的培訓了一些企業員工後,最終無可奈何的搖頭:太頑固,太落後,素質太差。其實不見得是員工頑固、落後、素質差,而是他的理念不能被員工們的固有觀念接受而已。而用一種觀念取代另一種觀念,是解決不了管理的實質問題的。

其實,不管哪個地區,哪個團體,除了他們自己有自己特有的習慣勢力之外,人類都有一個共同認知的東西,那就是,人類都知道什麼是善良的,什麼是正義的,什麼是忠誠的,什麼是為公的,這些是人類的共同道德理念,無論是對於哪個民族,哪個地區,哪個團體都通用的道德理念。而且,在這些理念面前,壞的、邪的就沒有市場,善的、正的就會被肯定認可。而這些道德上的因素,一定程度上,是決定人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有時甚至成為決定人行為的主要方面。所以,企業管理從這些的地方入手,再配以合理的利益調解的機制,才是解決管理問題的根本點。

(四)

就是說,企業管理應該首先著眼於人的思想,注意培養員工的道德素質,在企業中培養一個正的風氣。再配以合理的利益調解機制,就會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潛能,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內耗。作為團體的整體潛力、整體能力就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能夠減少甚至杜絕浪費和怠工等的負效應,企業的經濟效益自然會大大提升。

那麼這樣的措施,應該從下列方面著手:

首先,企業領導人要提升自身素質,注意自身的道德修養。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雖令不從。」

就是這樣,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古往今來都是得以肯定的。表面上滿口仁義,但私下裡品行不端,怎麼能令人敬服哪?這樣的上司,不能起到對員工有積極向上的影響作用,使下屬主動自覺的干好本職工作,而只能靠強制的措施使人表面服從而已。可是,強制作用下的行為不是自覺的,在不同情況的利誘下,是非常不固定的。

其次,利用下屬對上司認可的心理,和領導者自身的比較大的影響力,主動的、有意識的在企業中構建高尚的道德準則,培養良好的道德風氣。每個人的道德水準不是被外在的強制措施所左右的,但是,是可以受外在影響而改變的。試想,一個在工作中身體力行的實踐著仁義禮智信的領導,他的部下會是些尖懶饞滑的人嗎?一來,他不會重用這種人,二來這種人天長日久也會被逐漸的薰陶得變得人品高尚了。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呀。試想,在一個經常接受靈魂洗禮,倡導重德行善,鼓勵仁厚博愛的環境下,還會有那麼多的是是非非和陰險狡詐嗎?更不會有藏奸作假了吧。可以肯定,大家的工作狀態一定是勤勤懇懇的了。
再者,鼓勵員工培養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倡導踏踏實實的勤奮作風,寬容禮讓的高尚德操,而不去提倡什麼挑戰、奮鬥、拼搏,實現自我價值之類的口號,這些口號表面好像是在鼓勵人積極主動的去干,努力的去干,克服困難的去干,從而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而背後的副作用,往往是破壞了團體的和諧,增加了人們的私心,增加了人的爭鬥心、自我膨脹之心。平添了人們之間的算計、排擠、和不配合的因素,最終是嚴重的弊大於利。其實,它起到了一種破壞人類道德的間接作用,不知不覺使人淡忘了禮讓互敬的美德,那麼合作起來就矛盾重重了。不但企業內部合作困難,還會使不少人產生一種「這山望那山高」的思想,所以,稍有能力的員工,可能就會躍躍欲試的去闖前程,他的前程未必闖出一條寬敞大道,可是卻使企業總面臨著「人才技術培訓基地」的地位。

還有,教育員工用對社會負責,對消費者負責的心態來生產自己的產品,來推銷自己的產品,來服務自己的顧客。這樣,產品中溶進的是一片愛心。使用者在消費的過程中,自然會能夠感覺到,他們會高興的使用,順利的使用,滿意的消費。自然他們今後也就成了產品的忠實顧客了。此外,單純採取利用廣告的辦法,來挑逗人的興趣、培養人的執著,抓取人的執著,企圖以此來使人們關心自己的產品,喜愛自己的產品,依賴自己的產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他們產品的背後,帶出強烈的獲利信息,和華而不實、不負責任的成分,顧客都能感受到的。這樣的產品,這樣的廠商怎麼能夠受人歡迎哪?企業怎麼能從長遠上有利可圖哪?

總之,企業管理歸根結底是對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不從思想道德方面入手,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一味利用人對名利的執著來管理也好,還是輸灌什麼新鮮理念也好,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東西。

至於說,管理過程中一些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措施,還是從某方面進行理順、整頓、清理等等,都是「技術」上的東西。正常發揮才智,或引進相關人才等等,都可以解決。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