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神奇的古瓶

德惠


【正見網2023年08月05日】

中國古人曾經製造出許多神奇的物品,今日就為大家介紹兩則關於古瓶的神奇記錄。

第一則,來自明朝沈周所著的《石田翁客座新聞》。明朝時,山西平定州(今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離城往西十幾裡的地方,有位老僧,人稱「王伽藍」。這位王伽藍在此處「結庵」修佛,就是建了個簡易的屋舍,在裡面修行打坐。

一天他打坐時,看到兩個青色的童子在旁邊侍立,王伽藍認為他們是來迷惑自己的,於是在定中驅趕他們。兩位童子見此就離開了,往外走了幾步,到了泉眼邊就不見了。王伽藍心中頓有所悟,於是在泉眼邊挖掘,竟真的挖出了兩個青色的古銅瓶,瓶體上結有一層青綠的銹跡。

王伽藍便將這兩個古銅瓶供在佛像前。一次他采了些野菊花插入瓶中敬佛,結果過了一年菊花的花、葉都不枯萎。到第二年,菊花開時,這些插在瓶中已經一整年的野菊花竟結了果實,形狀如八角,質地看上去如同青銅。王伽藍曾經在天旱時求雨,他將這兩個古瓶供在當地掌管下雨的神像前,開始祈雨,隨著求雨儀式開始,古瓶中竟漸漸湧出水來,天上也隨即下起了雨。人們說這都是他的虔誠所致。

第二則,來自清朝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清朝時,淄川縣城(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北村中,有口井幹了,甲乙倆個村民就下到井中淘井,意外出土了幾件古物,其中兩個是古瓷瓶。這兩個古瓷瓶最後分別為袁宣四孝廉和張秀才所得。「孝廉」是明、清時對舉人的雅稱。袁宣四孝廉得到的古瓶,可以預報天氣。瓷瓶上平時常常會出現象露水一樣,米粒大小的水珠,當天要下雨之前,水珠就漸漸變大,隨即天就下雨了;當水珠漸漸消退,就說明雨天要過去了,天要變的晴朗了。如果說這種現象還能用空氣濕度來解釋的話,那麼張秀才得到的那個古瓶就更神奇了。

這個瓶子能顯示黃曆日期。初一時瓶上就起一個黑點,黑點大小如豆,然後黑點面積與日俱增,到了十五月圓時,瓶身整個變黑;過了十五之後,瓶身黑色面積又逐漸減少,到了月底最後一日,黑點完全消失,恢復為原來的樣子。因為埋在地下太久了,瓶口處粘了個小石子,不管如何刷、剔也弄不下來,張秀才便用工具敲打,結果石子敲下來了,瓶口也破了一小塊,真是遺憾啊!張秀才將花采來養在瓶中,竟能落花結果實,和在樹上落花結果實沒有區別。

這兩則古籍中關於古瓶的神奇記載,如果說第一則還能用修煉中的神跡來解釋,那麼第二則中能顯示日期的古瓶就太神奇了,現代科學根本無法解釋,這只能說明古人掌握了有別於現代科學的另一種科技路線,才能造出來現代科學都無法製造出來的神奇物品。不能迷信所謂的現代科學,一定要用開放的心態來認識世界,才能有望了解真知、真相。

資料來源:明朝沈周《石田翁客座新聞·王伽藍》、清朝蒲松齡《聊齋志異·卷十二·古瓶》

原文:山西平定州往西,離城十裡許,嘗有老僧號王伽藍,在彼結庵坐禪,甚精堅。但坐時,見二青童侍立,僧怪而逐之,去數步,從泉眼邊不見。掘之,得二古銅瓶,青綠結秀。僧以供佛,因折野菊花插入瓶,經年花葉不衰。至明年菊開時,始結子八角者,質如青銅。其僧又能於旱時拜土神前求雨,以其瓶置案上。拜久之,瓶中水涌,雨即至。蓋其心誠故也。

原文:淄邑北村井涸,村人甲、乙縋入淘之……袁孝廉宣四得一瓶,可驗陰晴:見有一點潤處,初如粟米,漸闊漸滿,未幾雨至;潤退,則雲開天霽。其一入張秀才家,可志朔望,朔則黑起如豆,與日俱長;望則一瓶遍滿;既望又以次而退,至晦則復其初。以埋土中久,瓶口有小石粘口上,刷剔不可下。敲去之,石落而口微缺,亦一憾事。浸花其中, 落花結實,與在樹者無異雲。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