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以為常的對話中洞察隱藏的執著心-怨恨心

海外大法弟子


【正見網2024年05月23日】

平時我們說話習以為常,我們很難察覺,在我們說話的表達方式的背後,會隱藏很深的執著心。這次我跟同修溝通,一次很正常的交流,在思維方式上的對比,讓我突然察覺到隱藏很深的抱怨心。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下午一點多,我給同修發消息,一直是沒有接收到的狀態。我當時想,這位同修真精進,一直不看手機,她應該開的飛行模式吧?我應該向她學習。
 
晚上11點多她回復我時,跟我道歉,說「我的手機有毛病,這個軟體有問題,本來發進來就應該能看到新消息,但是現在,只要不按軟體圖標,它就沒有任何反應,新消息就不跳出來。」一般來說,這是一個很正常不過的道歉和解釋。如果是我遇到相同的情況,我也會這麼回復對方的。但是因為白天我誤會她開了飛行模式,她現在的回覆,讓我想到,這是不是萬物有靈呢?是不是她的手機以這種出錯的方式,在幫她抗干擾,讓她專心的做自己的救人工作呢?如果是手機在幫她抗干擾,她卻說手機有毛病,軟體有問題,這中間是不是隱藏了不易察覺的抱怨呢?這種抱怨心不就是一顆怨恨心嗎?

師父在《轉法輪》裡面說了「你就得向內去修,不能向外去找。」我立馬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同修。同修和我就這個事情開始了向內找。我們真的找到了自己的怨恨心和相關的一些問題,在平時各方面的表現。我們都感嘆,這個怨恨心藏的真的好深啊。如果不是我們謹慎地在思維方式和思想內容上做了對比,這顆怨恨心就很容易從我們眼皮底下溜走。
 
這個事情啟悟我,我們的執著心,表現在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在平時與同修的交流中,即便是習以為常的內容,我們也要敏銳的去覺察,隨時抓住我們思維角度和想法不同的地方,不斷進行對比和琢磨,也許那就是能察覺出自身執著心的地方。
 
個人層次的認識,不對請指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