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催趁月明歸 大法開傳隨師回

纖纖


【正見網2024年06月17日】

歷史上有很多的名人特別是武將,一生征戰。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眾生來時的目的。宋代著名將領岳飛的這首《池州翠微亭》僅僅二十八個字:「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詩人從二十歲從軍,到三十九歲被秦檜所害。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軍營度過的。一身「經年塵土」的戰服,說明詩人幾乎是和衣而臥的,即使脫下衣服也沒有時間清洗的。而這次的「翠微亭」欣賞美景,也是忙裡偷閒的。詩人不是為了戰爭而打仗的,詩人其實是希望和平的,只是不得已為了保衛國家才會經年作戰的。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這裡是說沒有心情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馬蹄聲在催促詩人回到軍營(前方戰事吃緊)。這次去「翠微亭」大概是順路,並非是特意而行。特別是這句「催趁月明歸」是說詩人要連夜趕路的。這也與前面的「經年塵土滿征衣」相呼應的。根本就沒有時間停下來。

詩人為什麼會窮盡一生去打仗,站在當時的角度看是為了保衛國家。其實今天的世人都明白了岳飛與創世主的關係,岳飛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天上的神下世得法做準備的,也就是結緣的。

師尊在經文《洪吟(二)》<正法看>中告訴我們「漢室天下韓信打  大唐太宗朝疆大  岳飛六郎保中原  為了啥  眾生來此要得法」

今天大部分的世人都是各朝各代從天上下來的神,都是為與師尊結緣,等到今天有機會得法的。今天的師父也和當年一樣,為了眾生得法而付出了一切。師尊在《洪吟(二)》<留意>中告訴我們「一路征塵一路風  萬惡除盡萬眾生  勞心力解淵怨事  難得歡心看風景」。

師尊從歷史上的生生世世到今天,都在為眾生得救而付出一切,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在這裡浪費青春呢?

這首詩看上去沒有硝煙,甚至還有些雅興的成份。但細細讀來,我們卻能看到創世主為救眾生的艱辛。生命不是為了得到幸福的,因為天上才是最美好的。大家來到這裡就是吃苦還業,積累功德為今天的得法而來的。

大法弟子不應辜負師尊為了眾生的付出和期望,世人也應該為自己的眾生和自己著想,早日得法回到自己來時的地方。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