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天的杞人與安逸的今人誰迷?

源馨


【正見網2024年06月07日】

我們習慣用杞人憂天代指人「想太多」,尤其現今物質生活越來越充盈,為何不盡情享受,又何必憂慮呢?是古人科技不發達,所以才會憂天的吧?

但其實這正說明了古人與今人的天命觀是截然相反的,也可說一個是出迷離苦,一個是入迷墜苦。

先來了解一下這個與眾不同的杞國,此國雖小卻歷經夏、商、周三個朝代,在周邊大國的不斷侵擾和攻打下存活了一千五百多年,可謂生存能力超強,但他們卻經歷過一場巨大的天劫。

據史料《左傳.莊公七年》記載,有一天夜裡,半個杞國被從天而降的大石頭砸毀。要知道杞國人的祖先是大禹的直系後裔,他們對女媧補天、大禹治水更熟悉,因此這場殞石雨加深了他們對天塌天漏的憂慮,也促發了他們對天命觀的思考。

《列子.天瑞》篇的前半部分講,杞人從物質層面了解到,天是由大氣充積而成,氣體原本是無所不在的,日月星辰只是這些氣體中發亮的部分,如果墜落,不會損傷地上的人。大地是向四方延伸的,每一寸土地都塞得密密實實的,所以在上面行走踩踏是不會塌陷的。這些從感觀最表層來講,人很容易也願意接受,但這真的就是事實嗎?

接下來道家的長廬子是提出了質疑的,他說「天地乃宇宙間的一個小物體,終究是會毀壞的,因此怎麼能不擔憂呢?」這與現代科學家對暗能量造成宇宙加速膨脹,隱憂宇宙中星體毀滅是一致的。

如此這般,杞人之憂是正如長廬子所言,並同樣得到了現今科學的證實嗎?其實不然,古人之憂與今人看到的並非一個層面。我們接著《列子.天瑞》篇往下看,列子談到「壞與不壞,吾所不能知也。生不知死,死不知生。壞與不壞,吾何容心哉。」

世間萬物皆有始有終,新生的無法知曉逝去的,死去的不能知道未來。雖然物質構成的宇宙終究會毀滅,然而蘊育宇宙萬物的道是永恆的。故此,唯有道會生出新的日月、星球,猶如人的新陳代謝,循環往復。

也就是說,從修煉文化的角度可明晰,如果生命能遵循天地大道,純淨並擴展著內心境界,使之祥和慈悲,在與大宇宙特性同頻共振時,人體這個小宇宙自然長久,同時脫離了塵世之苦,不就解了「憂天」之困嗎?

相反,人若陷入難填的慾海,即使得到暫短的安逸,卻會為之爭鬥而迷茫。其實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任何天災病業之苦,其根源不都是背離天道,使整體人類道德下滑才出現的嗎?這才是生命最無力擺脫的入迷之苦啊!

幸運的是宇宙大法正在世間洪傳,出迷離苦,這萬古難逢的機緣你把握住了嗎?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