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2月21日】
一個人的境界越高,其實他的姿態是越低的。就像是我們常說的虛懷若谷的境界。當年釋迦牟尼出世時,其實是神通廣大的。若是一個普通人一定會讓世人膜拜的。但釋迦牟尼卻領著弟子們去要飯,住在森林裡,環境非常的清苦。
朋友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打槍只打高處的,因為槍抬的很高,只把站的高的人打到了,低處的人沒有受傷。朋友忽然明白,其實是自己太高調了。仗著自己的專業能力強,產生了強烈的顯示心有些自滿。而老闆接受不了才會在單位故意貶低朋友的。
高和低竟然在此時變得非常的一致了。一直想不明白為甚麼。後來才想到,如果我們在地球之外看地球會是什麼樣子?地球的最高處和最低處都是在地球之外的。
人的境界也是如此,當我們超越了一個境界的時候,就不會對這個境界中的任何東西所執著。這個境界的生命就會不理解。就像是修煉人跳出人的境界,就會不執著人世間的東西。比如人執著名,希望別人說自己好,修煉人不執著名,人看到的就是姿態低。其實是境界出了人的範圍了。
我們看到當年韓信之所以能受胯下之辱,其實就是他的境界高。而《水滸傳》的楊志就正好相反了。
看一個人,越是不爭什麼,看上去是淡其實就是境界出了這個範圍了。修煉人要想走出人成為神,就要跳出人的境界的範圍。名利是人求的,修煉人卻是要捨棄的。
不執著於人世間的東西,才能走出人的境界範圍,成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