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4月23日】
對修煉人來說,萬物有靈是不言而喻的,很多同修也談到通過與老鼠、螞蟻對話講真相使它們搬家。可是在現實中面對這些問題時,我總是正念不足。最近遇到的一些事情使我有了新的體會。
我在穴盤裡播種了一些南瓜種子,多年來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兩天後很多種子都會被老鼠一粒一粒的從土裡拔出來吃了,這很令人沮喪。今年我心裡同樣很擔心,所以就在穴盤附近放了粘鼠板、鼠藥。可是第二天一看,完了,一隻老鼠沒逮住,種子卻被吃的一塌糊塗。我心情很鬱悶,簡直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也知道應該給老鼠講真相,可是我實在沒有心情,也沒有那個善心,甚至覺得是對牛彈琴。
從法理上講萬物有靈是沒有質疑的,可現實中總覺得飄飄渺渺的不著邊際。另外就是我很討厭老鼠、螞蟻、蟲子、蛇之類的東西,想想就噁心,怎麼給它們講真相啊?
沒辦法了,先擱置一邊干點別的事情吧。我把耕田機拖了出來,通常一把火就啟動了(手搖啟動),這次搖了兩把火也啟動了,但幾秒後就熄火了,費了好多力氣又啟動了,幾秒後又熄火了。一般來說這是油路裡有空氣了,供油不正常,那有氣就排氣吧。可是忙了半天也沒有把氣排掉,不僅累的夠嗆,手也被碰破皮了,心裡更加鬱悶。我知道「相由心生」,心氣不去,油路裡的氣也很難去。唉,整個一天事事不順。
我明白這個狀態不正常,作為修煉人來說沒有任何偶然的事情,師父教導我們凡事向內找,看來我真得好好向內找找自己,修修自己了。這些煩惱都是因為老鼠引起的,那就從這個角度從法理上悟一悟吧。
我為甚麼討厭老鼠呢?不僅因為它吃了種子,耽誤了事,還因為它賊眉鼠眼的讓人噁心。討厭、噁心這是什麼心啊?神佛會有這樣的心嗎?這是自己先天純真本性嗎?嗯,原來這都是後天形成的觀念、人心、魔性,它是人體小宇宙中實實在在的生命,我們的主元神就像朝廷裡的皇帝,文武百官和百姓忠奸善惡君子小人什麼樣的人都有,面對一件事情,吵吵嚷嚷的什麼聲音都有,就看皇帝怎麼看待、怎麼取捨、怎麼明察秋毫。如果皇帝是個昏君,那奸臣小人就會得勢,整個朝廷國運就會邪氣盛行。反之如果皇帝是明君,忠臣良將就會得到重用,國家就會繁榮昌盛。作為修煉人,要按照師父的法理去做,修去魔性,充實佛性,要做到「主意識要強 心一定要正」(《轉法輪》)。那討厭、噁心是什麼呢?不管老鼠本身如何,作為大法弟子能抱著這些心不放嗎?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老鼠不也是有元神的嗎?它生命的來源本質是什麼呢?現在是正法時期,三界內的任何東西能是偶然的嗎?師父說過:「什麼事情都不是偶然的,很多高層生命都下來轉生想與大法結緣,人也在輪迴轉生,人數就這麼多,人皮就這麼多,再多了這個地球也裝不下,所以高層生命轉生成動物的、植物的都有。」(《各地講法十一》〈大法弟子必須學法〉)
這樣看來,老鼠的元神很可能是很高層次來的,只是陰差陽錯的不得已穿上了鼠皮而已。世間就是個大舞台,穿什麼衣服就得扮演什麼角色,老鼠的角色是什麼呢?賊眉鼠眼、鼠目寸光、抱頭鼠竄、過街老鼠等等,就是個負面角色,就是起反襯作用的,劇本就是這麼編的。誰也不想演負面角色,但是因果報應、陰差陽錯的也沒辦法。
作為觀眾來說,我們討厭的是那個負面的言行思想,作為反襯警醒自己不要步其後塵,而不是討厭那個演員,就像歷史上的那些武靈,他們下世就是幫助君王征戰殺戮的,有業無過,不能用善惡好壞來衡量。但是征伐殺戮過程中如果夾雜了自己的私心慾望,那就是自己造業有過了。老鼠不也是這樣嗎?如果它能明白真相,不搞破壞,只是遵規蹈矩的依鼠規鼠矩行事,你也不能怪罪它什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還有什麼可氣的呢?只是覺得托生成鼠真是太可憐了!
我在菜園辦公室沙發上盤腿打坐,一邊在思想裡梳理著這些法理,一邊想轉生成老鼠也真是命苦可憐,我也不想跟你們生閒氣了,如果你們真有靈性能夠明白我的內心想法,你們就好自為之不要再偷吃種子糧食,你們有你們該吃的東西該住的地方,不要干擾我的生產工作。如果你們能相信「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也會有一個美好未來,如果非要搞破壞,那自會有老天處理。
這時突然一個小老鼠跑了出來,我就說:如果你明白了我的意思就告訴大家從今以後不要再亂來了,這也是你立功贖罪的機會。然後它就跑了。我想不管它是否聽懂了,也不管它們將如何,我做兩手準備,一是繼續穴盤播種育苗,如果仍然被吃了就等最後大田直播,反正我就是努力不生氣了。把粘貼板和鼠藥都收拾起來了。沒想到似乎奇蹟發生了,已經好幾天了,新播的種子一點也沒有被拔出來吃。
我悟到正念是從法中來,師父在《道法》經文中說:「覺悟了的本性自會知道如何去做」。是啊,法理清晰了一切也就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不是強忍強為。許多人也想學日本的木村,想通過所謂的「愛」來感天動地種出跟木村一樣的蘋果。師父在《洪吟》-〈圓滿功成〉中說:「修去名利情 圓滿上蒼穹 慈悲看世界 方從迷中醒」。帶著名利情不會有真正的慈悲心。沒有慈悲之心就不可能感天動地。有了慈悲心,事物就會朝好的方向走。
相由心生,看來一切不好的外在環境表現都是自己內在心性的折射反映,不要怨天怨地,只能向內找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