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5月02日】
中國人常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說一個人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應該操那個位置的心。聽起來也是挺對的。
但我們真正靜下心來看一看,會發現一切都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內心。
任何一個崗位都是有它自己的責任的。如果另一個人的過度參與,就會影響到他的總體的規劃,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甚至會起反作用。所在在這個時候,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對的,而如果遇到很多的麻煩,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藉口。
不管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還是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目地都是一樣的,就是希望這件事能辦好。出發點都是好的。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出於牢騷、怨恨心,而去故意的刁難。這時這句話就成了一個藉口。
大法師父在經文《二零零二年美國費城法會講法》中告訴我們「所以他們看其結果,他的結果達到的,真的能夠達到要達到的,大家就同意,神都是這樣想的,而且呢,哪塊有不足,還要無條件的默默的給予補充,使它更圓滿。他們都是這樣處理問題的。」
天上的神遇到問題時,是不會與人爭搶的。而是要看問題的對與錯,如果是對的,就會默默的去補充,使其更加完美。世人為甚麼不容易做到呢?因為人都是執著於名利的。所以是很難做到默默的補充,把名利拱手讓人的。
天上的神把問題的對與錯看得重,而把個人的東西看得淡。所以才能做的更完美。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神看來,也是對的。比如釋迦牟尼下世救人,其它的神就不能干擾。但遇到問題會慢慢的補充。
放下名利,看問題。就會看到問題的本質。學會配合而不是與人爭搶,才是最好的選擇。
一切盡在人心。私心還是公心才是問題的最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