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5月22日】
秦國和楚國交惡,楚國的左尹郤惡投奔秦國,極力地說楚國的不好,秦王很高興,想給他五大夫的爵位。
陳軫說:「不可以。臣的家鄉有被人休掉的女子再婚的,每天跟他後來的丈夫說前夫的不是,情意很相投啊。後來她失寵於後夫,又嫁給城南客居的外鄉人,又對新夫數落前夫的過失。這個人跟她第二個丈夫說了這事兒,第二任丈夫笑著說:『她跟你說的話,就像以前跟我說的一樣啊。』現在這個左尹從楚國來,因此極力說楚國的不好,要是他日又得罪了大王而跑到別的國家,就會把他怎麼非議楚王的話用來非議大王啊。」秦王因此不任用郤惡了。
陳軫阻止秦王加封郤惡並不是妒忌,而是出於對秦王的負責。而且說的話也是有理有據的。這種事在我們身邊也是很多的。
一個人由於某種原因離開原單位後,就會在新單位貶低原單位。或是說原領導刻薄、或是說原單位待遇低劣、或者說原單位工作環境差。明智的領導是不會留這種跳槽之人的。也有愛聽這種話的人,會加倍的封賞這種人。
人都是有觀念的。這種人往往就是喜歡通過貶低別人來達到這種目地的。喜歡這種人的人必然會被其所傷的。
中國人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喜歡這種人的人,或許自己也是這種人。作為修煉人來講,或許就會通過自己身邊的人來向內找,發現自己的問題。
原文:
秦楚交惡,楚左尹郤惡奔秦,極言楚國之非,秦王喜,欲以為五大夫,陳軫曰:「不可。臣之裡,有出妻而再適者,且與其後夫詬前夫之非,意甚相得也。既而又失愛於其後夫,而嫁於郭南之寓人,又言其後夫如昔者。其人為其後夫言之,後夫笑曰:『是所以語子者,猶前日之語我也。』今左尹自楚來,而極言楚國之非,若他日又得罪於王而之他國,則將以其所以詆楚者詆王矣。」秦王由是不用郤惡。(《郁離子》〔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