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城計》看空的真實內涵

青雲


【正見網2025年09月09日】

我們看《空城計》的橋段。諸葛亮一人守著空城躲過一劫。有人認為是司馬懿過於謹小慎微,也有人說司馬懿故意為之,當然最多的人還是讚嘆諸葛亮的勇氣和坦蕩。

據《三國志》記載:亮屯於陽平,遣魏延諸軍並兵東下,亮唯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人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裡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計出。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撫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後知,深以為恨。(《三國志》)。

自古以來都有「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說法。如果當時司馬懿真的拿下諸葛亮,或許自己也會被拋棄,這個理由也是成立的。但人們更願意相信是諸葛亮的魄力,震懾了司馬懿,才使得司馬懿不敢冒進。

我們看到的諸葛亮在布空城計,卻不知是他坦蕩、放下生死之念,才真正起作用的。
我們很多人遇到這種事情,第一想到的就是趕緊逃跑,第二想到的就是同歸於盡。有多少人會像諸葛亮這樣鎮靜自若的?在諸葛亮的心裡早已放下生死之念。正是這份無畏之心讓司馬懿心生膽寒,不敢冒進的。

其實我們換個角度看,空本身會給對方造成壓抑之感,也是一種能量。很多人把諸葛亮當作智慧的化身,也有人稱之為是神機妙算。但我們想想,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為甚麼會有這種勇氣呢?這不就是修煉人才有的那種無畏和勇氣嗎?這才是空城計成功的本質。

有的人表面上文文弱弱的,但站那裡就讓人心生欽佩、高大偉岸。為甚麼?或許就是一個人的真正的氣勢吧。這種氣勢來自另外空間的那種因素,是更有能量和能力的東西。

一個人真的放下生死,另外空間的能力就會體現出來,制約這個空間。那真是威力無比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