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10月02日】
尋根溯源,漢字是神傳文化的一部分,被賦予了傳達和繼承文化的作用。但很多字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被加上了一些額外的含義和理解,其本意甚至已經被覆蓋和曲解。
比如「統治」,我們腦海中經常會想到君主,會想到上位者對下位者的管理、控制、支配,是一個與權力相關的詞彙。
而在《說文解字.糸部》中「統,紀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淮南泰族訓曰。繭之性為絲。然非得工女煮以熱湯而抽其統紀、則不能成絲。按此其本義也。引申為凡綱記之稱。周易。乃統天。鄭注云。統、本也。公羊傳。大一統也。何注。統、始也。」是說「統」字的本義源於散絲抽出的頭緒,後引申指綱紀,有了統領、統轄之意。可以想像將無序的千絲萬縷一點一點整理成井井有條的樣子,當眾多的絲線有序起來才發揮出了整體的、成形的功能。
再說「治」字,《說文解字.水部》:「治,治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水由源頭而出,順利流入大海,為治。對此腦中自然想到的是大禹治水那段歷史,禹順其自然,運用疏通之法,歷經多年,終於治水成功。
於是我們終於可以理解「統治」的本意,應該是按照以人為主的天下萬事萬物的自然特性,將其統理成有序的樣子,以能夠順應、融入自然的循環之中。這種自然的循環是一種正向的,生命昇華的方向,古時統治者「以德配天」、「厚德載物」的以德治天下的統治思想或許就是如此。權利,控制,管理,支配只不過是其最表皮的形式表現,實際上無法體現「統治」本身被賦予的含義。
再比如「政治」,在現代我們常常想到的就是指國家大事,多用來說政府,政黨來治理國家的行為。在今天的中國,老百姓理解這個詞要不就是課本上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要不就作為一種禁忌,人們心照不宣的不談論「政治」,好像這不是我們老百姓應該談論的危險的話題。
其實,「政」在《說文解字》中:「政,正也。」正的本意在甲骨文中是指向一個方位或目標不偏斜地走去。《論語·有政》中說:「政者,有所改更匡正。」是糾正偏斜,從新走正的意思,同樣是不偏斜的意思。《墨子·天志上》「且夫義者,政也。無從下之政上,必從上之政下。」是說,義是用來匡正人的,不是從下往上歸正,必須是從上往下歸正。「政治」應是「正治」,還是要以順應自然特性,引導大眾向正確不偏斜的方向而行的意思。而不應該是作為權力和集團利益的代名詞。
我經常聽到有些人不認可中共邪黨的一些作法,不認可它的獨裁,但又把這理解為是歷史長河中,君主集權的形式導致的。那意思是中國習慣了這種獨裁的形式,實際上這種想法就是用現代觀念去理解傳統文化而出現的扭曲。這就像因為看到現代的官員都會貪污,於是就肯定的認為古時的官員大部分也都會貪污。用這樣先入為主的想法再去看歷史,又能得到什麼呢?
在中國古代,最基本的、最深入人心的道理就是「敬天信神」、「善惡有報」,這屬於3歲小孩都知道的常識。作為統治天下的君主,更講求的是聖人為王,這個人必須是有德有才的人才行,因為只有這樣的人神才會賜予智慧,才能夠治理好天下,完成神的大任。這哪裡是獨裁,聖明的君主明白自己的天命,哪會貪圖享樂,必是想辦法修德祈求天給予智慧,再匯集天下人才之高見,謹慎的處理政事。也只有這樣有德有行的君主,百姓才會愛戴和尊敬。
今天的中國,中共邪黨首先破壞、扭曲了這樣的神傳文化,輸入並大力鼓吹無神論,進化論等邪說,試圖斬斷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以方便行使它的獨裁。當權者心中無善念,不敬天信神,不修德,以個人的、小團體的利益和權利至上,剝削老百姓,肆意揮霍資源。徹底抹黑了「統治」和「政治」所被賦予的含義。
今天的中共邪黨完全是逆天而行,逆自然而行。用暴力和謊言實施的「統治」和「政治」,其神傳文化的內涵早已不在了。迫害打壓修「真善忍」的法輪大法修煉者,視法律為無物,視老百姓的生命如草芥。如此邪物,天必懲治,我們老百姓要做的就是從心裡明白真相,真心的退出中共邪黨的一切黨、團、隊組織,不做它的替罪羊,不承認自己不明真相時被騙發的誓,從新找回神傳文化之根,從新做回神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