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10月20日】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大家可能都熟悉,故事講述了有一個漁夫放生了一條金魚,金魚答應報答漁夫,漁夫什麼也沒要。漁夫的老婆聽說後,非常的不高興,讓漁夫向金魚要個木盆,有了木盆之後又要房子,有了房子還不滿足,要做女皇,當上女皇還不滿足,要做海上霸王,最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故事裡面漁夫老婆的貪婪被刻畫的淋漓盡致。過度的貪婪會讓人失去原本擁有的幸福和寧靜的生活。
那麼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如何才能做到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隨波逐流呢?如果有這樣一本書,能夠讓你保持清醒的頭腦,潔身自好,他是不是一部人生的寶典呢?《轉法輪》就是這樣一部人生的寶典。法輪大法的修煉人通過學法,能抑制住對房子的慾望之後,會迎來怎麼不同的境遇呢?相信看完下面的故事您就知道答案了。
結婚的時候我們和婆婆住在一起,先生在一家國企,我在銀行工作,之後女兒降生,我們買了五十多平的房子,一室一廳。九九年迫害的發生間接導致我失去工作,先生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三口人有點壓力,當時我們還做資料,也得花錢。先生選擇辭職到了一家私企工作,私企工資高但是工作壓力大。先生工作了幾年之後我們有了一點存款。女兒小的時候和我們住一間還好,隨著女兒的長大,她想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我們就打算換個兩室一廳的房子。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換成,買房子的心一會兒提起來,一會兒又放下,好在我們一直順其自然,沒有非要換房子的執著。
最想買房子的那一次是2018年,姐姐在一個不錯的小區買了新房子,她跟我說,要不你也在這兒買房子吧,將來咱們有個照應。我也有點心動。算算手裡的存款,加上賣掉舊房子,還得貸款才能湊齊房款。當時女兒剛考上大學,我一想,她念的美術專業還不知要花多少錢呢?要是把存款買房了,孩子念書怎麼辦?另一個方面,我和先生快五十歲了,如果這時候貸款,每個月還一、兩千元的貸款,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那時候想干點什麼可能都得節衣縮食。而且我們的女兒,總歸是要嫁人的,剩我們兩人住五十多平足夠,大房子打掃衛生也麻煩。綜合考慮之後,我跟先生說,我們不換房子了,就這麼住著吧。兩年以後發現這個決定是多麼的正確。
2020年疫情三年,我們當地很多單位停擺,開不出工資,我的單位就好幾個月沒開工資,我們無債一身輕。很多人因為沒錢還貸款,導致房子斷供,銀行沒收了房子,結果是賠了房子存款也搭進去了。我們慶幸當時放下了對房子的執著。2022年女兒想出國留學,買房子的錢剛好足夠支付孩子留學的全部費用。
2024年,先生的哥哥是個常人,他經濟條件非常好,看我們住那麼小的房子,提出讓我們贍養公公婆婆,兩位老人百年後房子給我們,公公婆婆堅持在他們沒糊塗的時候將房子過戶給先生,這樣我們現在有了兩套房子。這恰恰印證了李洪志師父講的一句話:「恰恰是你越放棄,越不管它的時候,你才能得到,所以叫作無求而自得。」(《法輪大法 瑞士法會講法》)
如果你還在為人生感到迷茫,不知如何面對現實利益的誘惑,如何能在誘惑面前保持一顆乾淨的心,請你看看《轉法輪》這本書,從中你就會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