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11月10日】
我家門口有家賣小籠包的早餐店,味道不錯,價格也實惠。早上常常在那裡吃。只是每次去的時候,稀飯總是剛剛出鍋,熱氣騰騰,燙得幾乎下不去口。多數時候,我只喝了一半就放下了。
後來,在附近又發現了一家類似的小店,只是多走兩個路口。這家店的稀飯溫度恰到好處——不燙也不涼,入口順滑,溫潤宜人。不知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自那以後,我的早餐地點便默默地換成了這裡。
現在回頭想想,這件小事其實挺有意思。第一家早餐店的老闆或許會想,我只是去得不是時候;又或者他太忙,忙著蒸包子、招呼客人,無暇顧及稀飯的溫度。可顧客不會去聽這些理由——哪家更合適,就去哪家。這看似小小的「溫度問題」,其實折射出的是一家店是否真正站在食客角度去考慮。
仔細一想,這件事何嘗不像我們的工作?
遇到問題時,我們也常會抱怨:時間太緊、人手太少、條件太差。可客戶並不會因此體諒,他們只看結果;老闆也不會聽太多理由,他只關心客戶是否滿意、公司是否賺錢。對我們來說,發牢騷沒有任何意義。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內找,調整心態,提高效率,想辦法把事情做好。也正因為如此,我在工作中反而逐漸成長,業務也做得越來越出色。
我有一個切身體會:當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全心投入去解決問題時,思路會變得清晰,效率也自然提升。很多看似難解的事,最終都能順利迎刃而解。
說到底,客戶也有他的無奈——他確實需要這樣的產品;老闆也有他的難處——企業必須生存。而作為執行者,我們往往最有能力去改變局面。與其抱怨,不如多為別人想一步,主動把問題解決。
遇事先找自己的不足,改進並提升。這樣,老闆滿意、客戶滿意,自己也能獲得成長。這不是吃虧,而是一舉三得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