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11月19日】
古代著名的道家修煉人許遜,離世時白日飛升,被尊為道教四大天師之一,世稱許真君、許天師或許旌陽。然而少有人知道,他飛升時還有一對母子相隨。筆者就簡介下這對母子的故事。
當時在豫章就是現在的江西南昌有一對母子,旴母和她的兒子旴烈。旴母沒有出家修道,而是在社會上為了生計而辛苦工作,心中卻一直保持對道家的敬仰和修煉之心。她常說:我一千年前曾居住在西山,等世間勞累的俗事可以稍作休息之時,我就要回到那裡修煉道法,回歸本真。旴母的兒子叫旴烈,字「道微」,少年喪父,對母親非常孝敬,儘管家境貧寒,他仍盡力供養母親的生活所需,從未短缺,鄉人都很推崇他的孝行。
晉武帝時期,豫章人吳猛與許遜開始傳播道法,他們在洪崖山修煉,並設立法壇,開壇傳道。後來吳猛去世了,許遜開始用符籙為人做好事的方式傳道,挽救世道人心,附近的人們都信奉他,許遜有時回家,人們只見他乘龍往來,路程遠,卻近在咫尺一樣,短時間就能兩地往返。見此神跡,信奉的人更多了。旴母和旴烈也成了他的信眾,而且信奉的非常虔誠,忠心耿耿。
旴烈一心篤信許遜,而且淳樸、忠厚,許遜很信任他,有時委派任務給他,他都盡心盡力的去完成。旴母和旴烈為了能伺候許遜師尊,就在許遜住處東北方向八十多步遠的地方,用茅草搭建了草房居住。他們母子二人早晚恭敬侍奉許遜,態度恭謹、虔誠、莊重、嚴肅,從未有過懈怠。旴母還經常在山下採花、果,上山獻給許遜。許遜感念她的赤誠之心與修煉成仙的堅定志向,常想度他們母子成仙。
後來許遜功德圓滿,太上老君命令玉真上公崔文子、太元真卿瑕丘仲,徵召任命許遜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可以白日飛升成仙。許遜飛升前對旴烈和旴母道:我奉皇天上帝之命,就要離開人間到天上去了,不能久留人間,你們可以在我之後成仙,日後相見於天上。
旴母和旴烈聽說要和許遜分別一段時間,日後才能相逢於天上,頓時悲痛不已,虔誠懇切的請求和許遜一起走,許遜考慮後同意了他們的要求,當即賜靈藥給他們服用,並親自傳授真訣,於是當天午時,他們跟隨許遜一同白日飛升。旴母打水用的井一直存留,鄉人也不敢過多裝飾,因為旴母、旴烈一直都很節儉。
記載中旴母、旴烈是到了最後飛升前才得到靈藥和真訣的。從文中看,筆者認為:對旴母、旴烈來說,靈藥和真訣雖然很重要,但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決定他們能成仙的最關鍵因素,其實是他們對許遜的堅信、敬仰之心,崇敬之意,是一顆堅定不移的敬信之心。可見對當今的修煉人來說:對師父對大法的信心與敬仰崇拜之心必須堅定不移,這是關鍵的基礎,當然其他方面同樣也都要達到師父的要求才行。
資料來源:《墉城集仙錄》
原文:旴母者,豫章人也,外混世俗而內修真要,常云:我千年之前曾居西山,世累稍息,當歸真於彼。其子名烈,字道微,少喪父,事母以孝,聞家貧而營侍甘旨,未嘗有闕,鄉裡推之,西晉武帝時,同郡吳猛許遜精修,通感道化,宣行居洪崖山,築壇立靜,猛既去世,遜即以寶符真籙拯俗救民,遠近宗之遜仕州為記室,後每朔望還家朝拜,人或見其乘龍往來,徑速如咫尺耳,旴君淳篤忠厚,遜委用之,即與母結草於遜宅東北八十餘步。旦夕侍奉,謹愿恭肅,未嘗有怠,母常于山下採擷花果以奉許君,君惜其誠志,常欲拯度之,元慶二年壬子八月十五日,太上命玉真上公崔文子太元真卿瑕丘仲冊,命徵拜許君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白日升天,許謂道微及母曰:我承太帝之命,不得久留,汝可後隨仙。輿期於異日,母子悲不自勝,再拜告請,願侍雲輦,君許之,即賜靈藥服之,躬稟真訣,於是午時從許君升天,今壇井存焉,鄉人不敢華繕蓋,旴君母子儉約故也,世號為旴母井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