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生態惡化:黃河三角洲每年蝕退 7.2 平方公裡

周同 編輯


【正見網2005年02月03日】

黃河斷流這幾年倍受人們注意。黃河源頭鄂陵湖出水口2003 年 12 月出現歷史上首次斷流。據利津水文站實測資料,黃河20年間累計斷流70次,共908天,平均年斷流45天,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

專家認為 「黃河斷流,嚴重造成下游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黃河斷流,意味著整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正在繼續惡化。」 從源頭到河口,黃河在漸漸的死亡中。

一向被稱為國土面積「增長點」的黃河三角洲 ,1996 年以來正以每年平均 7.2 平方公裡的速度在蝕退。據中國官方報導,據地質勘查部門測算,原來概念上的黃河三角洲每年 22 平方公裡的新增國土,實際上已出現逆轉形勢。地質勘查人員經過近 30 年的衛星影像資料分析測算,受渤海灣海洋動力的影響,黃河三角洲北部沿岸正在不斷受到侵蝕,其蝕退面積從 1996 年開始已大於黃河入海口新增土地面積。

據報導,專業人員說,黃河三角洲是世界上特有的由多泥沙因素形成的三角洲,從 1855 年以來共沉積了 2300 平方公裡的新生國土,形成目前的海岸帶。然而,由於近年來黃河水流量減少、沿岸海流的侵蝕,這片新增國土正在不斷歸於海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

人與環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