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5年08月08日】
[原文]
夫國之匡輔,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堯命四岳,舜舉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贊欽明之道。士之居世,賢之立身,莫不戢翼隱鱗,待風雲之會,懷奇蘊異,思會遇之秋。是明君旁求俊義,博訪英賢,搜揚側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呂望渭濱之賤老,夷吾困於縲紲,韓信弊於逃亡。商湯不以鼎俎為羞,姬文不以屠釣為恥,終能獻規景毫,光啟殷朝,執旌牧野,會昌周室。齊成一匡之業,實資仲父之謀,漢以六合為家,是賴淮陰之策。
故舟航之絕海也,必假橈楫之功,鴻鵠之凌雲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為國也,必籍匡輔之資,故求之斯勞,任之斯逸,照車十二,黃金累千,豈如多士之隆,一賢之重?此乃求賢之貴也。
[譯文]
匡輔國家,一定要依靠忠臣良士,國君任用賢才得當,那麼天下自然大治。因此,堯任命四岳執政,舜推薦八元宣教,以賢才的輔佐去成就君主無為而治的功業,闡揚治理天下的光明大道。志士居世,賢人立身,沒有不隱居遁世,韜光養晦,等待風雲際會,一展雄才的時機。他們胸懷奇才大志,希望遇上明君聖主,實現自己的宏偉報負。因此,明君應經常留心尋求俊才,博訪英賢,不放過任何一個僻陋之處。不要因為賢才位卑而不用,不要因賢才曾受辱而不尊。伊尹當年,不過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隸,他智識過人,受到成湯的重用。姜子牙在渭水邊垂釣,是一個地位卑賤的老人,周文王慧眼識人,提拔他佐理軍政。管仲曾是囚徒,並射殺過齊桓公,桓公不記舊仇,用他為相。韓信歸漢,不為人知,乘夜逃亡,被蕭何月下追回,登壇拜將,擊破楚軍。成湯不因伊尹背負鐵鍋見他為羞,周文王不因姜子牙曾作過屠夫、釣魚翁為恥,二人都受到重用。伊尹為成湯出謀劃策,開啟了商朝的盛業。姜子牙為周軍統帥,牧野一戰,滅掉了商紂,使周朝天下繁榮昌盛。齊桓公能成就「一匡天下,九合諸侯」的霸業,全靠管仲的謀略。劉邦能戰勝項羽,殲滅群雄,一統天下,是依賴韓信的計策。所以,舟船能橫渡大海,必須依靠船工劃漿之力,鴻鵠能展翅凌雲,直上雲霄,全靠羽翼的奮飛。帝王之基業深厚,必須依靠賢才的匡輔。雖然帝王訪求賢才很艱難,但賢才一旦為我所用,必抱知遇之恩,成就大業。縱有滿載光彩照人珠寶的馬車,上有成千上萬的黃金,又怎比得上人才濟濟,賢能為用的朝廷?由此可知,求賢使能對於君主而言,那是何等的重要!
[評點]
唐太宗李世民被稱為盛唐明君,他開創的「貞觀之治」為歷史學家所津津樂道與稱頌。「貞觀之治」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求賢、任賢政治,是唐太宗求賢用才藝術高度成功的典範。明末學者王夫之在研究《資治通鑑》時,對貞觀一朝人才濟濟、賢能為用的盛況嘆為觀止,由衷的稱讚:「唐多能臣,前有漢,後有宋,皆所不逮」。
《求賢》一篇,概括了唐太宗畢生所倡導的「求賢」思想和原則。開宗明義的闡明了「求賢」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他說:「夫國之匡輔,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太宗深刻認識到,國家的治理,決非君王一人的獨智運世,必須依靠賢才的匡正和輔佐,只有善用賢才,天下才能太平。
唐太宗視人才為治國之本,是帝王所擁有的珍貴財富。蓋天下可以一人主之,不可以一人治之。雖以帝堯之聖,後世莫及,然亦必待賢臣而後能成功。《書》曰:「股肱惟人,良臣惟聖」。言股肱具而後成人,良臣眾而後成聖,意亦為此。太宗深知此理,他發自肺腑的說道:「黃金累千,豈如多士之隆,一賢之重?」由於他求賢若渴,始終把「孜孜求士,務在擇官」(《貞觀政要》卷一)作為治國的第一要務,所以天下賢才都聚於朝廷之上,百官各舉其職,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君臣同心,天下大治,開創了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上最輝煌的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