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藝術漫談:兩樣取捨一樣心

山河


【正見網2006年04月14日】

真正的藝術,大都歷經了悠遠的歷史,經過了漫長的沉澱積累。如古代造石窟大佛,漫長到要幾十年甚至百十年才能完成。《黃昏清兵衛》的拍攝準備,據說長達十多年。74歲高齡的山田洋次導演說「哪怕是掃地、砍柴和煮飯這些細節都是我反覆考證過的……」,為了力求完美的真實細膩,鏡頭裡出現的一切道具場景、生活習慣和人物面貌都是導演和眾同事嚴格考證的結果,甚至是影片的對白也在專家指導下採用當地方言加上古代日語。報導說,此影片上映後,日本許多老年人被感動的老淚縱橫,因為觸動了他們內心對逝去的過去的深深懷戀。

可是這部電影看起來非常平淡。人物情感平淡、對白平淡、劇情平淡、色彩平淡、甚至鏡頭的運用都是緩慢悠長的。緩慢悠長的鏡頭,卻強有力的把觀眾的心一下裡拉入了日本幕府末年的時代裡。想不到平淡緩慢的氣氛竟然會展現出強大力量,真是驚人。安貧、樂道、善良、仁義、寬厚、知足、忍耐、剛毅、內斂,導演所要表達的一切傳統美德都如此強烈而清晰的一個一個印入你的記憶。兩年前頭兩次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也一次次被那種強烈的淡定美德打動的不能自已,淚水盈眶。

如同水墨畫每一筆每一個空白都有著深遠悠長的內涵,物品、人物無不訴說著一個時代的韻味。亦如同水墨畫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渾然一體,影片中人物那穩重內斂的舉止、簡略平淡的語言,和周圍的一切都渾然一體,意味悠長。

這就是真實細節的威力。一個時代的信息,包含在那個時代的一切事物裡;再加上那個時代的思想觀念和人物事件,就能呈現出當時社會的面貌。如果選擇正常的細節,選擇符合美德的思想行為去表現,那麼就能呈現出當時社會美好的正常面貌。

一樣是講述傳統的影片,《黃昏清兵衛》和《大長今》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此。《大長今》是側重於人物的思想和語言行為表現;《黃昏清兵衛》的人物則完全溶入了環境和細節。《大長今》一樣的經過嚴格的考證,但服裝道具等則象徵意味鮮明濃厚,能略則略;《黃昏清兵衛》的細節考究真實到讓你無法掙脫,只好一下子進入那個年代跟隨貧苦的主角一起經歷苦樂,感受那種令人顫抖的心痛――失落。

現實不等於真實,現在如此,過去也如此。現實中卻往往有虛假的成分,問題是要表現什麼。人生是非兩存,人性善惡兩分,可是辨別是非、追求善良光明則是人類的永恆主題,過去一直如此,現在也應該如此。武士道本是義禮智信都有卻唯獨殘缺仁的,仁才是傳統儒家文化最核心的價值。當影片中井口清兵衛那背誦《論語》的女兒萱野向他討教讀書有什麼用時,清兵衛說:「讀書使你有思考的能力,使你懂得思考。不論世道如何轉變,只要能思考,就能生存下去,這個道理放諸男女皆準。明白嗎?」然後他女兒唱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這裡的讀書就是指詩經尚書論語等儒家經典,這裡所說的思考就是指內省反思自己是否符合道德。卻不是讀什麼都可以叫讀書,也不是心眼會轉就可以聲稱會思考,看到這裡明白的觀眾可能就知道了,井口清兵衛是在實踐和展現仁、按照儒家論理價值在實踐自己的人生。井口清兵衛是一名武士,可是他堅守和實踐的是儒家道德,武士道精神也不能脫離儒家道德的範疇,否則對他清兵衛來說不值得重視。

細節、內斂,為甚麼能體現這麼大的力量?

一件事情的出現,決不止是一件事情而已,它決不會孤零零的出現。簡單說,一件事情的出現必然是有原因的,也有其造成的後果。也就是說會牽扯到一長串的事物。把這一層層一個個的事物都展現出來,觀眾才會看的更清楚它的來龍去脈。一層層的去展現,觀眾就能一層層的深入到深層,也就是看到其內涵。藝術的表達,就是把這些層層的事物去更加清晰明確的表達,既有代表性的去表達,又不缺失任一個環節的去表達。

有的觀眾為甚麼能理解?就是因為影片製作者一層層的面面俱到的表達清楚完整了。有的觀眾不能理解是為甚麼?因為有些觀眾的確沒有必須的人的道德觀念,影片的所表達最淺層最表面的事物,距離他還有層次環節的缺失,影片的表達最淺層沒有延伸到他的思想道德境界。

在這一點上,韓國劇《大長今》則做的十分優秀。《大長今》的導演李炳勛真了不起啊,在這方面用心最良苦卻無人欣賞。為了能吸引小朋友和照顧高齡觀眾,人物的語言對白多重複和緩慢,人物的表情適度的誇張,人物的動作適當的誇大;為了能吸引年輕人,女孩子的服裝多色彩鮮艷,化妝都是眼下最流行的妝式;老頑童的精彩笑料讓觀眾活躍心情不感到厭倦;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對白總讓人回味不已。然後是不動聲色的純正的傳統道德在靜靜的流淌滲透,浸潤每一個感到乾涸的心靈,滋潤每一個嚮往道德的希望。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