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沒的歷史:諸子百家

不名


【正見網2006年05月06日】

時光飛逝。歷史的車輪很快駛入了約公元前500年。此時,東方的中國正處於春秋末期,一個思想者的時代就要開始了。

老子的「道」將要傳於天下,一時百家爭鳴,各種學說、思想、主張爭相出爐,風起雲湧,蔚為大觀。這一時代,堪稱中華思想史上之盛世,比之歐洲古希臘時代,毫不遜色。這一時期,中華文化、思想與智慧獲得空前發展,其壯觀的場面可與歐洲的文藝復興相貔美。

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們登場了。

道家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他提出的基本思想範疇是「道」,所以後人稱老子一派為道家。

老子寫下了《道德經》。《道德經》共五千多字,但後世研究這五千多字的著作,至少超過原著一萬倍以上,說它是「汗牛充棟」是一點也不誇張的。老子並沒有給這五千言題書名,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所以後人稱它為《道德經》。今人往往把「道德」視為一個事物,其實古文中一個字就代表一個事物,所以道是道,德是德,是指兩個事物。老子既講了道,又講了德,合在一起就是《道德經》。

許多人將《道德經》看作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但是真正有緣的人卻將其視為得道修煉之法,並依此進行修煉,達到返本歸真的人生目地。正如老子在開篇中講:「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的「道」不是「常道」。正因為不是一般的「道」,不是隨隨便便讓人得的,所以才非常珍貴。而大道傳出,身在人世迷中的人們態度也是不一樣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為了讓有緣人得道,讓上士最終返本歸真,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告訴了人們這個「道」的含義以及與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的關係,如何做人並最終如何達到返本歸真等一系列問題。而對其它問題的闡述恰恰是為了那個最終的目地做鋪墊。老子為了讓修道之人明白修道之法,還多次談到了有「道」的聖人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是如何做的,以此作為人們的榜樣。

為何傳道?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無疑,老子認為道德遠高於仁義,故曰:「大道廢,有仁義。」意思是說,因為大道沒有了,人們才追求仁義。老子認為社會的發展導致人類對名、利的追逐,從而擾亂了人們的心性,失去了本真。仁義、忠孝的出現正說明了社會道德的敗壞。正因為社會中存在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現象,人們才嚮往仁義、忠孝。如果人人都相親相愛,政治清明廉潔,這些就像普通衣食住行一樣自然而然,沒有人會加以倡導。為了讓人們可以歸真,於是老子傳出了「道」。

道是什麼?

《道德經》開篇明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所說的這個非同一般的「道」究竟是什麼?老子描繪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正是這個神奇的「道」,它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卻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老子告訴我們:「道之為物,惟恍惟忽。恍兮忽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被稱為天地之母的「道」,自然就是宇宙萬物起源的根本了。

這個稱為宇宙本源的「道」是如何造化萬物的呢?老子告訴我們:「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整個宇宙的演變正是在「道」的作用下開始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也是宇宙中所有生命產生和發展的總根源。

既然「道」造就了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那麼「道」不就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最高法則嗎?不就是規範人類道德和行為的最高法則嗎?如果人類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不就是在修道了嗎?不就是在返本歸真嗎?

那麼該如何去做呢?老子同樣給出了答案。

如何修道?

對於那些向「道」之人,如何能讓其返本歸真呢?老子給出的回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修道者要向善。老子認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道德經》第八章)

修道者要杜絕各種慾望和執著。老子認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打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第十二章) 修道者要「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道德經》第十九章)

修道者要做到清淨無為。「清靜,才是天下的正道」。(《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修道還要堅定信道。老子說「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即使不是修道之人,讀了《道德經》,也會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修煉的人和不修煉的人的區別在於:修煉的人不追求人世的利益,追求的是返本歸真;不修煉的人恰恰相反,執著於世間的一切利慾。這正說明得到真道是如何的可貴。

老子的「道」 深遂淵博,啟悟智慧,同佛法和西方的神諭一樣,是修道之法。只是世人執於世間名利,從中看出的只是人世間一般的道理。


儒家

儒家說:「統治者要講求王道、推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天下;統治者還要在人民中間推崇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思想,才能教化萬民。」

儒家尊崇仁義道德,因此幾千年來始終是中華文化的主流。其幾代佼佼者,始終為中華子孫所景仰。如孔子提出仁的學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後世歷代君王都尊孔夫子為聖人。

法家

而那邊,法家在大聲主張:「無教化,去仁愛,傳任刑法而致治。」意思是不需要仁義道德的教化,只需要嚴明的刑罰就可以達到天下大治。

法治當然有其一定的社會作用,但法治不能調整全部的社會關係。在一些特殊的社會關係領域,還是需要靠倫理道德來調整才能奏效。但法家一味誇大刑罰的作用,而無視道德教化的根本作用。其結果必然是百姓並非真心向善,只是懾於強威而不敢越軌。人們心中充滿了反感,整個社會處於一種脆弱的平衡之中。因為人心的反感,所以這種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的。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天下不能大治,人心亦不能趨善。

法家以商鞅、韓非子、李斯為代表人物,但這幾位「仁兄」都沒有好下場。

商鞅變法,其新法嚴厲而殘酷。全國百姓每十家編為「什」,每五家編為「伍」,一家有罪,其餘九家都要檢舉,否則十家連坐。這就是「連坐之法」。此外,新法還有許多嚴厲的懲罰措施。百姓不敢議論新法,更不敢擅自越軌,整個社會顯得非常安定,但這並非由於百姓道德的提升而是因為懾於新法的嚴酷。

商鞅也是個陰險狡詐、背信棄義、為達目地不擇手段的人。有一年,商鞅勸說秦孝公攻打魏國。商鞅派人送信給魏公子.n,騙.n說希望能與他相會,一起喝杯酒,訂立盟約。.n信以為真,前來會盟。當雙方正在喝酒時,商鞅的伏兵俘虜了公子.n,趁機打垮了魏軍。

商鞅做秦相十年,得罪了許多人。趙良曾告誡他說:「靠小臣見到秦王,這就不是正道;做秦相不以百姓為主,卻大肆修建宮廷,這可不是建功立業的正道;對太子的師傅實行酷刑,用嚴刑峻法殘害人民,會累積怨恨和禍患。如果你還是貪圖富貴,壓制百姓,那麼一旦秦王去世,您就會遭殃的。您只有勸說秦王,讓他重用隱士、遵從禮法、尊重有德之人,你才會安全。否則,不久就會大禍臨頭。」但是商鞅沒有聽從趙良的勸告。

五個月之後秦孝公死了,太子登位,馬上派人逮捕商鞅。商鞅逃到關口,晚上想住店。店主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說:「商鞅的法令規定,不能留宿沒有證件的人,否則店主就算犯罪!」商鞅長嘆一聲道:「唉!法制過分,竟然可以達到這個地步!」只好連夜逃到魏國。魏國人恨他曾欺騙公子.n而使魏軍吃了敗仗,一開始不肯收留他,後來怕得罪秦國,就把商鞅抓住送回秦國。後來秦惠王用五馬分屍來處治商鞅,然後殺掉了商鞅全家。

韓非子主張刑罰而不贊成仁愛。他認為人性是惡的,這齣於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所謂「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一切都由利益決定。人性之惡是無法用道德及教育來感化的,只有用威嚴及刑罰才能懲治。

在治理國家方面,他認為不能靠人民自動來為國家服務,而要用嚴厲的法治來強迫人民行動。韓非子認為,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大家都會為利益而爭鬥,只有用強權、威嚴來壓制人性中的惡,用嚴厲的法治來鎮壓人民,才能防止社會動亂。

韓非子的主張得到秦王的賞識。但是李斯、姚賈害怕韓非受寵,影響自己的地位,就在秦王面前誹謗韓非。秦王就下令懲罰韓非。李斯得令,派人送去毒藥令韓非自殺。結果韓非不得善終,客死他鄉。後來秦王后悔,想要放了韓非,但韓非已經死了。

李斯的志向就是做一隻「糧倉之鼠」。倉鼠之志決定了他只會關心自己的利益而漠視他人的利益,甚至敵視他人的利益。

《諫逐客書》是中國文學史上很重要的作品。李斯在這篇書中不僅強調了外國人才對秦國有用,還特彆強調從外國來秦國尋求功名的士人都願意效忠秦王。但李斯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而陷害韓非,所使用的理由,恰恰就是當年自己在《諫逐客書》中所批駁的言論。他口氣一轉,鄭重其事地強調說外國人不可能效忠秦王,這是人之常情。他勸說秦王把韓非殺掉,以免韓非可能幫助其它的國家與秦國作對。這些不過是藉口,實質是極度的嫉妒驅使著李斯對於可能的競爭對手痛下殺手、斬草除根。李斯看到秦王還沒有最後下定決心,就先下手為強,把韓非毒死在獄中。果然,秦王很快就後悔了,但是李斯已經「捷足先登」了。

李斯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能夠飛黃騰達,而國家的長治久安、天下百姓的疾苦根本不是他所關心的。

秦始皇死後,李斯與趙高一起封鎖秦始皇的死訊,偽造遺詔,陷害扶蘇、蒙恬,扶持二世胡亥當上了皇帝。這是秦朝滅亡的開始,李斯作為丞相,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李斯又縱容胡亥驕奢淫逸、壓榨百姓、迫害大臣,導致普天下之人對他們的怨憤。六國舊族與陳勝、吳廣紛紛起義,逼近首都咸陽。當秦二世質問李斯時,李斯為了保住自己的爵祿地位,運用超人的辯才,教導胡亥:作皇帝不能為天下服務,而要讓天下為你服務。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你要對所有人嚴加監視,用酷刑懲罰他們。他舉了一個例子,把灰土灑在道路上本來是很小的過錯,但是商鞅對這個人施了殘酷的肉刑。百姓看見這樣小的過錯都要受到那樣殘酷的刑法,就會俯首帖耳為你服務了。李斯進一步勸說胡亥要自我放縱、享盡人間之樂,並無恥的說這樣才算是賢明的帝王,決不能讓所謂的仁義、道德以及大臣的諫說等等妨礙自己。李斯告訴二世要限制一切,但不能被任何東西所限制。

聽了李斯的勸告,胡亥變本加厲的搜刮民脂民膏、殘害百姓。朝野上下怨聲載道,起義軍獲得了廣泛的支持,結果秦朝迅速滅亡。

李斯只忠於自己的利益,並不忠於秦朝,更不忠於百姓。多行不義必自斃,糧倉之鼠李斯遇到了更為狡詐、陰險的趙高,最後慘死在趙高的手裡,家族全被殺光。

法家人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嚴而少恩,不顧親情,不顧友誼,不顧社會輿論,不惜犧牲他人利益甚至他人生命,務以殘酷為尚的思維與行為模式,終將被世人所唾棄。歷史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在這裡,我並不是反對法治,很多社會關係還需要法律來調整。我反對的是過分誇大法治的作用,一味依賴法治而不進行道德教化。事實上,如果人心趨善,整個社會只需要很簡單的王法就可以治理好。而如果人心不古,法律必須隨之變得非常複雜,否則就不能達到治理的目的。古代的法律相對簡單,因為只需要那麼簡單就能達到治理的目的。中國古代的漢唐兩朝,其「德主刑輔」、「德本刑用」的法律原則在創造出這兩大盛世中的作用是不可抹滅的。而現代法律則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完備。但即使這麼完備,仍然制止不了越來越多的犯罪現象,因為人心不正,再完備的法律也是防不勝防。如果人心正,眾人皆善,那麼法律也要面臨「下崗」。

墨家

在廣大農村的田埂上,生活簡樸,穿著短衣草鞋的墨子正向他的弟子們傳播墨家學說:

「墨家主張貴儉、兼愛、非攻、上賢。貴儉是指生活要儉樸,兼愛是指人們要互相友愛,非攻是指不要打不義的戰爭,上賢是指要選拔賢能的人做官……」

墨子所主張的,皆是善行,後人應當遵從,不可廢也。

名家

何為名家?名家者,實與近代西學東漸中從西方傳來的邏輯(LOGIC)學相近,名家人物站在哲學角度上對事物之間的關係進行邏輯上的辨析。

名家之學看似無用,實是先秦諸子中的一朵絢爛的奇葩。它實是儒、道、墨、法諸家所共有的辯證法。名家之學屬純理論範疇,不易對天下大勢產生直接的作用,但它卻在思想上指導著人們的言行。因此,很難明確指出哪幾個人是名家代表人物。勉強要指出幾個來,看來只有惠施和公孫龍了,但他們的書已經佚失了。

陰陽家

陰陽家之學以陰陽、五行、天文、星象、曆法、占卜等為主。陰陽之說源於《周易》,五行之說源於《洪範》,兩者均為陰陽家之理論基礎。

此類學說不易為人所理解。陰陽學說是中國上古傳下的文明,是中國古代的物理學、天文學、曆法學、預測學。

縱橫家

何謂縱橫?縱指合縱,橫指連橫,是戰國時期蘇秦、張儀等政客一時的外交策略。此家以蘇秦、張儀為代表人物,後來又有蘇秦的弟弟蘇代、蘇厲等人繼之。

蘇秦一開始前往秦國遊說秦王行王霸之道,但未被採納。回到家中,蘇秦發奮鑽研姜太公(呂尚)所傳《陰符經》數年,苦苦思索自己的主張不被採納的原因。他勤奮讀書,每當讀到夜裡想睡覺時,便拿起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警醒自己。「錐刺股」的典故,就出自蘇秦。經過數年的用功,又進一步研究了當時的天下大勢,蘇秦的腦海中產生了一套新的謀略構想,自信能夠說動當世之君。他改變策略,轉而遊說燕、趙、韓、魏、齊、楚六國之君,使其合縱以拒秦。策略被採納,遂六國大封相,蘇秦被拜為六國聯盟縱約長,即六國聯盟之相。合縱策略一出,秦兵不敢東出函谷關者十五年。可惜,蘇秦在風光了十幾年之後,在齊國被人刺殺。

張儀和蘇秦在年少時同學於鬼谷子門下,因此兩人是同學。蘇秦一死,張儀便出來遊說六國,使其棄合縱之策,轉而依附於秦國,此謂連橫之策。連橫之策,亦免戰事多年,天下百姓因此得以休養生息。

縱橫家之言相當於現在的外交謀略,重視現實,可視作我國古代的政治外交學。並且,合縱連橫之策,確實避免了多年的戰爭,史書上說,「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維持二十九年大體上還算和平安定的局面,對於天下百姓是有益的。

然縱橫之策只是一時的權謀,其根本的用心動機,只是為了謀取個人的功名富貴,並沒有為天下長治久安作打算。因此,縱橫家雖在政治上煊赫一時,風雲二三十年,畢竟不能與儒、釋、道的教化之功相提並論。蘇、張等人能成為大謀略家、聰明的凡夫,但無法成為超凡入聖的聖人。是為個人謀取私利,還是為天下蒼生謀福利,這是凡人與聖人的界限。

雜家

所謂雜家,實是雜取諸家之言而成。雜家並錄儒、道、墨、名、法諸家之言,自身並無宗旨。然其所錄諸家之說,有原書已佚者,仍可藉以參考,窺見一二。如戰國時秦相呂布韋的《呂氏春秋》,即是雜家之說。

農家

農家則「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其學術著作多為農技之書,對於促進農業發展,滿足百姓衣食,甚有貢獻。農家代表人物當推許行。

小說家

至於小說家,可不是指現在寫小說的人,而是指用很淺近的說法,如譬喻,寓言之類去傳播自己的思想主張,使君民樂於聽受。但其學說主張,仍出於其它學派。所以,小說家指的是表達言論所採用的形式,而非指言論的實質。

故十家之中,其可觀者九家而已。這九家又稱九流。中國民間有「三教九流」的說法。三教自是指儒、釋、道三教,九流則是指除去小說家以外的道、儒、法、墨、名、陰陽、縱橫、雜、農九家。

兵家

其實,除去九家以外,還有兵家等流派,只是古人沒把他們納入統計。如春秋時的孫武、戰國時的孫臏、龐涓均為兵家之代表人物。孫武著有《孫子兵法》,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孫臏、龐涓,與在戰國史上留下了「合縱連衡」一頁的蘇秦、張儀,均為鬼谷子的弟子。孫臏、龐涓學兵法,蘇秦、張儀學謀略。他們學成下山後對戰國時期的軍事、政治都有很大的影響。

鬼谷子是春秋時代晉平公時人,他是當時及後世極為神秘的人物,屬於道家之流的隱士,隱居在鬼谷中,因此就用鬼谷作了自己的名號。鬼谷子實際上姓王名栩。他修煉多年,為人樸實無華、大智若愚,並且對數學、占卜、兵法、遊說,出世養生等皆有相當造詣。

鬼谷子對於自己的兩個徒弟孫臏,龐涓勢不相容早就明察,他改孫賓的名字為孫臏,暗示他將遭臏刑(臏為當時一種刑罰)。龐涓與孫臏有八拜之交,龐涓曾發誓若背信棄義,則遭萬箭穿身。有一次龐涓聽說魏國花高價錢納賢,他動了心要去魏國做官。鬼谷子告誡龐涓不能夠欺騙別人,如果你騙別人的話,那以後你要上別人的大當。最後他就送給龐涓八個字:「遇羊而榮,遇馬而瘁。」

孫臏是孫武的後人,他下山之後,巧妙地應用了其祖上傳下的《孫子兵法》,屢戰屢勝打敗了當時以龐涓為帥的強大的魏國,充分地演繹了戰略戰術在戰爭中的應用。他以弱勝強,圍魏救趙,誘敵驕兵的戰例都被後人引用、借鑑,在中外軍事史中留下了輝煌的典範。

龐涓沒有聽鬼谷子的話,出於妒嫉,他欺騙孫臏,騙取其祖上傳下的《孫子兵法》,並且殘酷迫害孫臏,使其遭受了臏刑。當其殘殺孫臏的陰謀敗露後,孫臏逃回齊國並在最後一戰中,將龐涓引至「馬陵道」 。結果龐涓上了孫臏的當,在馬陵道被萬箭穿身而死,應了他發下的誓言,也應了鬼谷子所占龐涓將「遇馬而瘁」的預言。

鬼谷子悲嘆其道將會失傳,當孫臏、龐涓下山後,常常流著淚給蘇秦、張儀講學,希望他們二人能悟道。但二人終因根基太淺,始終未能開竅。後來他倆下山時,鬼谷先生也為他倆占卜前程,後均應驗無誤。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4003)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