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與大臣論王朝之興亡

心緣 整理


【正見網2006年05月11日】

唐朝歷史學家吳兢在《貞觀政要》第三十四篇《辯興亡》中記述了唐太宗與大臣對以往王朝滅亡的看法。

貞觀初年,唐太宗問大臣們:「周武王平定了商紂王的混亂,因而擁有了天下,秦始皇乘周朝衰弱之機,吞併了六國。他們的得天下並沒有什麼不同,帝業的長短卻怎麼如此懸殊呢?」大臣蕭?認為是人心向背的不同。但是太宗不同意他的看法,說:「周已取代殷之後,更努力弘揚仁義;秦一達到目地,就專行欺詐與暴力,他們不但取得天下不同,而且維護江山也不同。帝業的長短,我想道理就在這裡。」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大臣王?說:「隋文帝開皇十四年大旱,百姓大多飢餓睏乏。當時糧倉盈滿,但卻不許發放賑濟,還讓百姓逃到有糧處去逃荒。隋文帝不愛惜百姓卻愛惜倉裡的糧食,到他晚年,其積蓄的糧食,可供全國食用五六十年。隋煬帝仰仗這樣的富裕,所以奢華無道,最後導致滅亡。……凡是治理國家的人,必須藏糧於民,不在於裝滿朝廷的倉庫。古人說:百姓饑寒了,國君從哪兒得到飽暖?只要使倉庫的積蓄可以應付荒年,就何必勞動積蓄呢?後代子孫如果賢明,自然可以保有天下;如果不肖,過多的積蓄倉儲,只會增加其奢侈,這是亡國的禍根啊!」

貞觀五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上天的意志使善人得到福報,使惡人得到惡報,這就好像如影相隨,有因必有果。當初啟民可汗亡國來投奔隋朝,隋文帝不惜糧食布帛,還動用大量士兵幫助其安頓下來,使他們生存下來。後來他們強盛了,本該子子孫孫都想著報答隋朝,但剛到始畢可汗,就起兵把隋煬帝圍困在了雁門關。後來又趁隋朝大亂,深入隋朝境內,殺害他們恩人的子孫,現在他們國破家亡,難道不是忘恩負義的報應嗎?大臣們都同意太宗的看法。

貞觀九年,唐太宗對大臣魏徵說:「近幾天讀了北周、北齊的歷史,末代亡國之君,其作惡的情況都差不多。北齊皇帝高緯特別醉心奢靡,所有府庫資產,差不多都被他掏空了,以至於沒有哪一道關卡不盡力徵收稅金。我常打比方說:這就好比饞人自食己肉,肉吃沒了一定就死了。國君不停的收稅,百姓一旦被榨乾了,國君也就完蛋了。北齊皇帝高緯就是這樣。不過,北周的天元皇帝和高緯比起來,哪個好些呢?」魏徵回答說:「兩個人雖然都亡了國,但他們的行為還是有區別的。北齊高緯懦弱,政令由好幾家大臣掌控,國家缺乏必要的政治秩序,所以最終滅亡了。而北周天元皇帝性情凶暴剛烈,威福自用,亡國的事情,都是他一人造成的。從這個角度上說,北齊高緯更差一些。」

評: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興衰、更迭已經上演了無數次,亦為後世留下了諸多的經驗和教訓。興國者,必興仁義;興仁義,才會得到上天的護佑,才會國運長久。反之,專行欺詐與暴力,必將導致國亡。當今中共政權,不僅長期欺騙民眾,而且使用暴力等殘酷手段鎮壓良善民眾,特別對信奉真、善、忍的法輪功學員更是實施了殘忍的滅絕計劃,包括有計劃的活體盜取被非法關押的法輪功學員的器官。其行徑已斷無可恕之處,並遭致天怒人怨,其滅亡之日肯定為期不遠了。可憐中共現今的黨魁胡錦濤,雖不曾參與以往中共內部邪惡之人的邪惡行徑,但如果一味軟弱,不能鼓足勇氣,另闢新徑,其下場將與北齊高緯無二。歷史上的教訓還不足以讓人們思索和警醒嗎?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3988)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