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6年06月25日】
《論語》第十七《陽貨》中,記載了孔子關於「君子亦有惡乎」的談話。這個問題是子貢提出來的,孔子回答說,「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這裡就談談關於這段話的認識,不一定是孔子原意。
君子亦有惡乎?一般人可能把君子想像的很死板,象木頭人一樣,是好好先生。實際上並非如此,君子是有很高的修養。但道德修養是以明是非、辨善惡為基礎的,決不是好壞不分。所以,君子也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等等,這些不好的現象都是君子所惡的。這些現象不是隨便列舉,每一種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對應。這正好和某些人的認識相反了,這些人說:不是講忍嗎?那還幹這個事、那個事?好像忍的意思就是忍氣吞聲,其實不是。這和對「君子亦有惡」的誤解是一樣的。抑制不好的現象,使正氣得到弘揚,這是君子所為。
《論語》是一條一條的記錄,從這段話往前後看,可以發現一些問題。
《陽貨》這一章中記載了許多權貴人物叫孔子出來做事的例子,陽貨、公山弗擾等等。但在孔子和他的弟子看來,這些人不是真正贊同孔子,因此就想辦法「遠之」了。孔子不看重權勢,所以這些事很快就過去了,沒有什麼更多議論。但是後邊發生的一件事有些不同尋常。宰我-孔子學生,問治喪之禮,他認為三年之喪太長,一年就好了。孔子不同意這個觀點,但叫他自己看著辦。當時宰我的表現很「不遜」,所以子貢看不下去了,就提出了上面的問題:君子亦有惡乎?引出上邊的議論。不一定是當時的場景,但《論語》是這樣的編次。
交代了背景,接下就是這句引起很大爭議的話了,「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女權運動興起,誰贊同這句話好像就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意思了。實際上這句話並沒有錯。
首先,我們忽略主語,看看這句話本身有沒有道理。平心而論,「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概括的現象很準確,也很廣泛。不只是指男女之間,很多方面都適用。按中庸思想,過遠和過近都是有問題的。所以如何掌握處理問題的分寸,才是關鍵所在,而不是褒貶誰。
其次,為什麼把女子與小人並列?很不應該啊!應該說明的是,在孔子那時候,並沒有把小人看的不可救藥。上邊提到的,陽貨、公山弗等人,都算不得君子。但是,「公山弗擾以費釁,召,子欲往。」欲往不是準備同流合污的意思,而是選擇機會推行其主張。
邵康節先生說,「自古聖君之盛,未有如唐堯之世,君子何其多耶,時非無小人也,是難其為小人,故君子多也。所以雖有四凶,不能肆其惡。自古庸君之盛,未有如商紂之世,小人何其多耶,時非無君子也,是難其為君子,故小人多也。」所以掌握了關鍵,小人並不可怕。能稱得上君子的有多少?
人就是有好有壞的,所以孔子提倡君子,但提升道德主要靠自覺。「人人皆可為堯舜」也是不可能的,而後來儒學真的就發展到了這一步,我認為偏離孔子本意了。過高的要求使大多數人達不到標準,索性破罐子破摔。或看到了小人或看到犯錯誤的人,簡直了不得,不講寬容,不給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