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發展史(二):夏商時期

雅慧


【正見網2007年01月27日】

夏朝

夏朝(約西元前2032-1600年)是中國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王朝,它的開創者是治水的大禹,雖然他原本將帝位禪給別人,但因為他的兒子啟也有賢德,受人民的愛戴,所以帝位後來還是回到啟的身上,從而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家天下」的朝代史。從禹到最後的桀,夏朝經歷了17位帝王,國祚約四百七十餘年。

大禹治水

在歷史上,禹和他的父親鯀都以治水留名於世,相傳在堯的時候有場大洪水將大部分土地都淹沒了。眾人推薦鯀去治水,堯雖然不同意,但還是順從眾意派鯀去治水。鯀採取圍堵法,花九年的時間但沒有成效。舜讓禹繼任父親的工作,用13年的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使用疏導的方法終於使大水退回水域,土地得以耕作,百姓得以安定,禹也因如此大功與其勤儉賢德而獲得舜與全民的信任,在舜之後成為君主。

圖:大禹治水

禹在治水時首先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地貌。為此,他不辭辛苦,一路上穿山越嶺,樹立木樁作為標誌,以測定高山大川的狀貌。他常常左手拿著准和繩,右手拿著規和矩,身上還裝載著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開始逐步開發土地,疏導九條河道,修治九個大湖。

禹將土地分為九州,古時,州和洲本為一字,即今天的島字。而州、島二字古時音是相同的。《說文解字》對此的解釋是:「州,水中可居者。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後來 「九州」也泛指中國。

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地圖的能力。傳說大禹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繪有各州的山川風土、草木禽獸,可說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中國最早的一本地理文獻《禹貢》相傳便是大禹治水所累積的經驗總結。

夏的土地制度

根據《禹貢》記載,禹還制定了貢賦的制度,將九州的土地依照其肥沃程度區分為上中下三等,並依照交通便利與否及距離都城的遠近來規定貢賦的等級,由此可以看出夏朝的區域規劃與土地使用已形成一套體系。

圖:五服圖

以天子之都,也就是「中國」為中心,每五百裡為單位,天子國都以外五百裡的地區為「甸服」,即為天子服田役納谷稅的地區:甸服以外五百裡的地區為「侯服」, 即為天子偵察順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區:侯服以外五百裡的地區為「綏服」,即受天子安撫,推行教化的地區:綏服以外五百裡的地區 為「要(yao,腰)服」,即受天子約束服從天子的地區:要服以外五百裡的地區為「荒服」, 即為天子守衛遠邊的荒遠地區,那裡荒涼落後,人民可以隨意居處,來去不受限制。

城牆的出現

大禹治水所代表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對自然環境的整治與利用,當時人們掌握的相關技術也同時運用到人造的城鎮及建築物當中。在城鎮建設方面,出現了城牆與城池,根據《史記》,「鯀作九仞之城,以障水。」;在《博物志》裡,也記載著「鯀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原來聚落的周圍雖然多有道防禦用的土堆,惟其結構並不堅實,遇到大水衝激動輒崩潰流失,並無法起到防止洪水淹入聚落的作用。鯀使用圍堵法治水,在想到把水圍起來的同時,也想到可以把城鎮圍起來來避免水患。起初的城牆是作為防水之用,等到禹平息水患後,人們發現,城牆除了可以防止水災外,更可以保護城鎮不受外患入侵,城牆便成為往後城鎮建設的基礎設施。

磚瓦的發明

城牆的出現與磚瓦的發明息息相關。《古史考》記載,「夏禹時,烏曹作『磚』」,而據《本草綱目》:「夏桀,始以泥壞燒作『瓦』。」,瓦的發明則已在夏朝末期。磚瓦也使用在房舍建築上,使建築物更加堅固。在夏朝之前,房舍的屋頂皆以茅草混合樹葉、草莖土或黏土作成,無法有效阻隔氣候的侵襲,也容易損毀。磚瓦作為建材,使建築物更為堅固耐久,數千年來廣泛運用在各種建築物上,木架瓦頂成為中國建築的特色之一。

排水溝渠的發明

夏朝的另一創舉是排水溝渠的發明,這也和大禹治水使用的技術有關。禹採用疏導法治理水患,利用同樣的原理在城邑裡開溝挖渠,除了遭逢大雨時可以調節宣洩,平時還可以疏清生活用的廢水。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排水設施為陶質和石板砌成的管道,出現在河南偃師二裡頭遺址的二號宮殿底下。

尋找夏都

根據史書記載,禹先建都於陽翟(di,今河南禹縣),後又在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陽建都。當今的考古界尚未找到夏朝的都城,目前探索夏文化的主要線索來自上個世紀陸續出土的古城遺址,如二裡頭遺址和龍山文化等。

圖:二裡頭遺蹟想像復原圖

在龍山文化的遺址裡除了出現城牆與排水設施外,令人注意的是方形的城址多呈坐北朝南的方向,且城內出現成排相連、坐北朝南、房門開在南面中間的建築(平頂山蒲城店遺址)。 這個發現為中國傳統房舍聚間成房、方位坐北朝南的歷史往前推至夏代。

二裡頭遺址的年代晚於龍山文化,因首先在當今的洛陽偃師境內伊洛二水交匯處上游的二裡頭村一帶、也就是古史中記載的夏都斟?的地點附近,發現夏朝遺址,所以稱之為二裡頭文化。在其中已可發現最早的宮城、最早的車轍痕跡以及最早的城市道路網。有學者認為,二裡頭遺址可能是夏朝的都城,惟此推論尚未得到普遍的肯定。

宗廟的建造

許慎在《說文解字》裡將「都」解釋為「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在夏朝的都城裡,宗廟的地位高於宮殿。宗廟亦即祖廟,是祭祀祖先的場所,根據古籍記載,最晚在五帝的堯時代就有宗廟的存在。宗廟的興修是與國家政權的建立聯繫在一起的,這也許源於古代的「君權神授」思想。

黃帝一統中土,承天命為天子治理天下,黃帝以降的歷代帝王乃至夏後,不論是禪讓還是家天下,即帝位者皆是黃帝的後裔子孫,立廟祭祖以表明統治天下的權力來自承受天命的先祖,有不可置疑的正統性。

《墨子・明鬼篇》曰:「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其始建國營都日,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為宗廟。」在建都之始便選擇都城正中的位置興建宗廟,可見宗廟在古代統治者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據《周禮・考工記・匠人篇》記載,宗廟在夏代叫「世室」,既是夏後祭祀祖先的處所,又是重要的行政場所,是政權的象徵。

夏朝的滅亡

夏朝的歷史至桀而亡,桀之前的幾個君王即已不修德,致使夏後的威德日漸衰微,並且引起了諸侯的反叛,夏王朝也逐漸走向衰敗。夏桀暴躁殘忍、奢侈無度。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為了享樂把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相反的民眾的生活則十分困苦。

就在這種情形下,夏王朝星隕地震,河水斷流。夏朝末,又發生過兩次大地震。天災是上天對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與懲罰。夏桀多行不義而天亡之。

商湯見夏桀已是天譴眾離,乃以「天命」為號召,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一個強大的王朝經歷了四百餘年歷史,卻被一個小諸侯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周易•革》認為商湯伐桀滅夏,「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這樣,商湯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領有天下。

商朝

商朝(約西元前1600-1046年)繼夏而起,根據《史記》記載,從成湯建國到商紂亡國,共傳三十代,前後六百餘年。商的祖先是契,因為輔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於商。從契到成湯的十二代之間,曾經八次遷都。到成湯時才又定居於最初的起源地亳(bo,河南商丘)。成湯登帝位後將都城西遷至今日的鄭州,仍命名為亳。大約有150~200年之久,商都一直在亳,僅次定都於殷的時間。

圖:商湯像

之後又遷都六次,在西元前13世紀,商王盤庚遷都於殷,當時並沒有把這個地方叫做「殷」,甲骨文中把它稱作「大邑商」,周滅商後,把商都附近商王的田獵區殷原這個「殷」地名稱呼商人,所以後來才將商稱之為殷,或稱殷商。為擺脫政治動亂和災害困擾,商朝多次遷都,是歷史上遷都最頻繁的王朝。

在甲骨文中有「中商一大邑商居土中」之說,「土中」即四方的中心。傳統的「擇中」思想由精神層面上的「天子所居為中」,演變成選擇物質層面上的領土中央為都城。如前所述,商朝因避動亂而多次遷都,選址以軍事防禦為考量。」

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吳起認為夏桀與殷紂之都皆由山川所環繞,為形勢險要、易守難攻之地。但地理上的優勢並無法庇護暴君之不受推翻,相反的,唯有勤修德政,才能使天下太平,四方來附。

盤庚遷殷

圖:盤庚遷殷圖

例如盤庚是商朝中期的賢君,他遵循商湯以德化人的治國之道後,扭轉了商王朝的頹勢,使之再度強盛,盤庚遷殷是商朝歷史的一個巨大的轉捩點,從此商王朝結束了屢次遷都的動湯歲月,迎來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新時期。考古發現,出土的殷都尚未發現有城垣的遺蹟,首都沒有城牆作保護,卻能屹立約270年之久,由此可知德治始能令國家長治久安。商朝的歷史裡有多次國勢衰微後又重新振興的情形,皆與帝王的修德行善有著直接的關係。

尋找商都

圖:1930年挖掘現場

商朝的都城以早期的亳和後期的殷為代表,現代考古界推測亳就是當今的鄭州,而殷則位於安陽小屯一帶。鄭州商城的面積達25平方公裡,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一座王都,也是歷史上第一座建有城垣的王都。

在鄭州商城發現外、中、內三重相套城牆,布局嚴整,是一座具有一定規劃布局的都城,開創了歷代都城建築的先河。考古發現,鄭州商城不僅有城牆、護城河,還利用湖泊作為防禦設施。內城裡有巨大的宮殿群,可復原為四周圍以迴廊,中間有九室的重檐頂大型殿堂。在城郭內則發現大規模的鑄銅、制骨及制陶的作坊遺址,表明鄭州商城的各種手工作坊已頗為發達。

殷墟根據出土的遺蹟判斷,為沿著洹河兩岸發展、綿延十餘裡的都城,外圍並無城牆,只有一道大溝作為防禦設施,與彎曲的洹河成環狀防護都城。殷墟功能劃分相當明確,具備之前都城的構成要素如宮室、供水設備與排水系統、各式作坊、民居建築等。

都城中心區為宗廟宮殿區,宮殿台基的方位或正南北、或正東西,各座基址大致排列成行,東西南北相對,呈現出四合院的布局格式。圍繞著中心區,呈環狀放射性密布著許多族邑民居及手工業作坊,民居建築群也具備了廳及四合院的特點。

西北方則是王陵區,共發掘十三座王陵大墓以及數千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有座空墓,推測是紂王在生前為自己所建,但因為暴政招致天怒民怨,死不得葬。

圖:殷墟車馬坑

殷墟有發達的道路系統。在殷墟博物苑的展廳裡,八點三五公尺寬的車道上,四道車轍和兩側的便道清晰可見。商代的交通發達,已普遍使用車輛,如此帶動買賣的活躍,貨物交易因而被稱為「商業」、從事交易者則被稱為「商人」。商朝的商業已十分發達,根據《六韜》記載,「殷君善治宮市,大者百裡,中有九市」,「宮中九室,車行酒、馬行灸」。市場內販賣各種來自各地的貨物,玉器的材料被證實來自新疆和田;被稱為「檔案」的刻有甲骨文的龜甲,產地遠在今天的馬來西亞。

商人重卜

根據《尚書・盤庚》記載,盤庚在遷都前作了很多準備工作,包括在確定都城方位時,使用圭臬等測日影的工具定向。此外,由於「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小戴"z•表記篇》),在「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觀念影響下,殷人盛行使用龜甲來求神問卜,舉凡戰爭、動土、遷移、婚嫁、出行等,無一不先通過卜筮徵求神靈的指示。刻於龜殼與獸骨上的問卜文字就是傳世至今最早的中文─甲骨文。

圖:卜筮用的龜甲

建城遷都乃王朝之大事,事關國運興衰與民生大計,更是馬虎不得,必須反覆問卜才能動土施工,所以從流傳下來的商代甲骨上可以發現 「子卜,賓貞,我午(作)邑」,或「乙卯卜,命貞,王乍(作)邑」等的卜??,而史書也記載了盤庚在昭示決定時,強調「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天帝將授命我們在此建立新都,永遠興盛),「非敢違卜」。

商人敬天還表現在頻繁的祭祀上,在開工動土前、房舍奠基、安置城門等等工程大事時,都要舉行祭祀。占卜與祭祀的傳統延續後世,成為擇地建宅的一部份。

史記殷本紀記載了商湯登帝位後全國連年大旱,商湯在郊外設立祭壇,天天派人舉行祭禮,祈求天帝除旱下雨,是為「郊祭」的由來。七年求雨不果,史宮們占卜後說:「祭祀時除了要用牛羊作犧牲外,還要用人作祭品。」 商湯說:「我祭祀占卜求雨,本是為民,怎能去焚燒他人? 用我來代替吧!」

命左右把祭祀的柴火架起來,向上天禱告,然後便坐到柴上去。左右正要點火,突然烏雲四合,大風乍起,大雨驟然而至。這就是歷史上的「湯禱桑林」。人們都認為正是湯的為民犧牲的精神感動了天帝,才使得天降甘霖,旱情解除。

由這段記錄可以得知,商朝存在以活人活物做祭的習俗,雖然商湯賢德愛民,舍己以殉,卻也無法廢除這個惡習。活祭與殉葬的習俗到商代中後期越演越烈,考古發現,甚至連建築物安置地基前都要先以活人獻祭,如此違逆人道的做法,也是導致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殷商的滅亡

同夏朝覆亡的經過極為相似,殷商的最後一個君主紂也如同夏桀一樣,殘暴奢侈、荒淫無度、迫害忠臣百姓。史記記載商朝的都城在紂時「南距朝歌,北距邯鄲及沙丘,皆離宮別棚」。他大興土木建鹿台、做「酒池肉林」以供淫樂,而百姓卻不得安食,民怨載道。紂的暴行,也引起了上天的震怒。據《淮南子》載:「殷紂時,ZA山崩,三川涸。」 史籍在解釋地震原因時說:「紂王無道,故ZA山崩而薄落之水涸。」 此時周武王修德使萬民來附,率領諸侯討伐無道之夫,終於代替商朝取得天下。

在夏商二代的千餘年當中,華夏文明步入了城邑時期,城市與鄉村逐漸區分開來;城鎮之間也因政治因素形成不同的規模;發明城牆、磚瓦、水渠及車輛,規劃整治土地河川,先民的生活逐漸不受自然環境的限制。在精神方面,開始使用大量使用龜甲獸骨進行卜筮;敬天敬神的信仰裡加進了祭祀先祖的習俗,使宗廟建築在都城中占據重要位置。夏商的歷史用「以德治國」及「以暴治國」的對比,揭示著天命與民意的歸屬。朝代興於德、毀於暴,歷史的教訓由此而起。


參考文獻

《史記》
《尚書》
《上下五千年》,正見網
《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一丁/雨露/洪甬
《風水趣談》完顏紹元
《中國城市建築發展史》,董?泓編
《文物中國史》中國國家博物館編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