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3月03日】
周朝(西元前1066年-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國祚最長的朝代,也是中華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產生的儒家、道家思想貫穿並影響了後世的中國歷史,城鎮設計的觀念也成為後世興建城鎮的指導原則。就都市的建設與發展而言,周朝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公劉遷豳(bin,彬,今陝西彬縣、長武、旬邑一帶)
圖:淳化縣棗樹溝腦自然村出土的豳地民居遺址。西北大學考古系供圖
周的先祖棄是五帝中帝嚳的後裔。棄喜歡耕田種穀,堯帝任他為農師,教導民眾種植莊稼,使人民受益良多。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舜帝以官為號,封棄為“后稷”。周人代代繼承祖先的事業,不作官後仍從事農業生產。《詩經·大雅·公劉》中描述了周的先代公劉率族遷移的過程,其中數段記載了公劉相土建城,造屋安民的經過,是傳世至今中國最早的城鎮建設的實踐記錄:
篤公劉,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嘆。陟則在巘,復降在原。(忠厚的公劉啊,相中這塊平原,百姓越聚越多,個個都覺得順遂滿意,沒人失望嘆氣。公劉一會登上山崗,一會又步下平原。)
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於京,京師之野。(忠厚的公劉啊,走到很多的泉水邊,觀視廣大的平原,登上南邊的山崗。發現一個叫做“京”的地方,就在京城的曠野。)
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忠厚的公劉啊,開墾的土地既寬又長,觀測日影上山崗,勘察南北陰陽,看著泉水的流向。他的軍隊分成三班,丈量著窪地與平原。辟出的田地生出食糧。丈量延伸到山的西邊,豳的土地真是寬廣的可居之處。)
篤公劉,於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乃理。爰眾爰有,夾其皇澗。溯其過澗。止旅乃密,芮鞫之即。(忠厚的公劉啊,在豳興建宮室房舍。橫渡渭水,採集磨石與碫石,修築房基牆腳。移居的人多起來了,帶著許多東西,住在皇澗的兩旁。順著過澗往上發展,居所繁密,一直到芮水的曲灣邊。)
根據學者推測,公劉遷豳的年代約在夏朝末年。從周人歌詠先祖遷居的史詩裡可以得知數千年前城鎮的創建過程,以及先民對一個理想的居住環境的條件要求。勘察地形地勢、山的向背與水的流向,測量並劃分土地為耕地與建地,要考慮到居住環境的舒適便利、也要顧及建築材料是否容易就地取材,使百姓能在肥沃的原野耕作,有足夠的泉水可供灌溉,有充足的日光照射,房舍依傍著山坡、順著河流蜿蜒而建,既有材薪取水之便、又可免於水淹之患。經過如此選址擇定的環境,是先民安居樂業的理想家園,也成為後世心目中的桃花源,在西方城市化社會形態進入中國前,一直是神州大地上無數城鎮的輪廓線。
圖:中國傳統的理想居住環境
周族興於周原
周族自公劉遷居豳地後逐漸繁盛,到古公亶(dan,膽)父成為氏族領袖時,為避狄戎侵犯,從豳遷移到岐山下,由於他仁德好善,鄰國百姓多來依附。古公亶父便效法先代事績,在岐山下的周原上擇地營城。這段過程也經由詩經的傳誦如實的記載下來。
從《詩經·大雅·緜》的記述,周人在豳時由於身處狄戎之地,屬黃土高原,依照當地習俗,“陶復陶穴,未有家室”(掘地挖穴,沒有屋舍)。來到周原後,“愛始愛謀,愛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又籌劃又商量,又灼龜殼占卜象,神指示立停於此,於是在此建屋室)。
決定地點後,接下來就是劃分土地田界、開溝挖渠;拉直繩來衡量平準,用版築來建造屋牆,完成的宗廟威嚴壯盛。然後修築城牆城門、宮門,以及土地廟。等到雜樹被清除乾淨,道路就通暢無阻。鄰國的紛爭因為受到周人先他後我的民風感召而平息,想要入侵的異邦聞風而逃。
古公亶父以新居的地名為族名,周族便在神州的西部地方慢慢興起。當時是商朝,以王朝首都為中心來看,周族所在的地區相對偏西。在歷代領袖仁善的帶領下,周族成為地方安定的力量,周的領袖也被擁戴為一方之長,等到古公亶父的孫子姬昌繼任時,被商紂封為“西伯”侯,他也就是聞名後世、作“文王八卦”的周文王。
現代考古在岐山四周發現數處周族在建立王朝以前的遺址。在約20平方公裡的範圍內,民居與作坊零散分布。出土的城牆遺蹟依著山勢建立在坐北朝南的坡地上,東邊臨近甘河溝,城牆內的總面積約1.4平方公裡。鳳雛村出土的四合院遺蹟為這個時期的宮室建築提供了重要的資訊。
發現中土最早的四合院
鳳雛村四合院遺蹟平面圖
鳳雛村四合院約1500平方公尺,由庭、堂、室、塾、廂房和迴廊組成,正門朝南,入門後依序為庭、堂、室,整體呈現出“前堂後室”的結構,堂的左右各有一間夾房,兩側是廂房,四周以迴廊環繞。房屋基址下設有排水陶管和卵石疊築的暗溝,以排除院內雨水。屋頂採用的瓦和瓦當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瓦類材料。這種格局成為周朝以來中國傳統建築的基本架構,陝西關中一帶的民居至今仍保持同樣的形制。而北京的四合院,更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
四合院最簡單的結構是集三間而為“房”,北房為正房,是長輩或家長的居室,正房中間有堂,是家庭成員集會活動之處;東西兩側為廂房,是子女晚輩的居室;南側的下房間數不等,為僕人居所或作為堆疊什物的倉房,中間的庭院植木辟池,自成微觀的山水。平時各房關起門窗來,便是一個獨立的居住空間,打開門窗,就形成一個更大的生活空間,裡面有山有水,儼然是一個小世界。若居住人口增多,可以在基本的結構上擴大發展,變化雖多,總體仍然保持著形式上的四方格局與精神上的對稱和諧。
四合院的基本結構可以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建築群,寺院道觀、官署王府,乃至朝廷宮殿,雖然規模不同,性質不一,道理則一。建築格式歷經數千年而不變,通過了時間的考驗,除了顯示出中國傳統居住空間的人性化是超越時代限制之外,更意味著其背後蘊藏的思想內涵是有它永恆的合理性。
周朝建立
圖:周文王
姬昌修德行善、禮遇賢士與修煉者、善待人民萬物,諸侯及百姓多服從他的教化,尊之為王,眾望之所歸,史稱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建立豐為都城後不久即去世,武王即位,建鎬為都城。在周公旦與姜子牙的輔佐下周的國勢鼎盛,此時商紂迫害臣民、親近奸佞,已到眾叛親離的地步。武王率領諸侯討伐紂王,商的軍隊雖然人數較多,卻都痛恨紂的暴虐,起而反戈助周,終使周代商而有天下。
周武王建立周朝後,仍以鎬為都城,但由於鎬遠離作為商朝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為了方便管理商朝遺民,武王視察各地後,認為洛依地區,也就是夏朝故都斟郡一帶,“居易毋固”(平坦居易無險阻)、“毋遠天室”(離天帝的居室不遠),可以作為都城所在,遂命周公旦在洛水附近擇地,計劃作為周朝的都城。
豐鎬兩京遺址位於西安市西南灃河兩岸,呈雙子城形式。南臨終南山,北靠渭水,豐京遺址約6萬平方公裡,鎬京約4萬平方公裡,兩城的規模格局都比周原上的都城大。《詩經·大雅·文王之什》中有兩段歌頌文王建豐、武王建鎬的詩句:“築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王后烝哉!”(築城掘溝作護城河,要匹配豐京的規模,並非急圖私慾,是為敬祖興邦,文王真是好君王);“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武王占卜問神明,可否定都於鎬京,龜甲占卜的結果是允許的,武王便建成了城,武王真是好君主)。
圖:西周都城位置圖
豐鎬兩京的建立,開啟了中國朝代以長安為首都的歷史,自此關中地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是謂“得關中者有天下”。
周公營洛
周武王大業未竟即已辭世,成王即位時尚年幼,由周公輔政。周公繼續武王遺志,史書稱“使召公光相宅”,再多次占卜後確定城址,與召公一起營建洛邑,稱為“成周”。召公的“相宅”,即是古代風水學的由來。據《逸周書.作各隹解》記述, 新城“堀(內城)方千七百二丈,郛(外城)方七七裡,以為天下之大湊”,“設丘兆於南郊, 建大社於國中”(在南邊城郊設祭壇,在城中建宗廟)。
圖:周公營洛圖
洛邑繼承歷來都城以宮廷為中心的原則進行規劃,採用方格網絡系統設置道路,城內的主要建築有太廟、宗廟(文王廟)、考宮(武王廟)、路寢、明堂等“五宮”。 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才建成,完成後,將九個象徵天下的大鼎放在這裡,因為洛邑是“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裡均”(位於天下的中心,各地前來納稅的路途約同樣長)。成周由於其先天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後天的不斷加強建設,逐漸形成集政治、經濟與軍事於一體的大型城市,奠定中國歷史上以長安地區及洛陽地區為兩京並立的局面。在後來的東周時期洛邑成為周天子之都,惟彼時周室衰微,天子之都的特殊地位遂被陸續興起的強權諸侯的國都所取代。
《周禮・考工記》──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
周公營建洛邑後,在周族原有體制的基礎上,參酌商朝制度,建立各項典章制度,是為禮樂制度。行禮儀時要配樂,不同的禮儀演奏不同的樂章。禮用來分別身份;樂用來求同取諧。周朝依禮治國,人或事不分大小貴賤,皆依禮制而行。周朝的百工技藝亦各有其典範制度,其中也包括城鎮建設的指導原則,總結在《周禮・考工記》的匠人篇裡。
《周禮・考工記》除了規定工藝產品的尺寸類別外,更重要的是強調創作和製造時應抱持的態度。周人認為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亦即各項手工藝技術,無論是造船、作車、建築、制樂器等,都是神以聖人的身份現於世間,為完善人類的生活而發明出來的。聖人發明出各門技藝後,“知者創物”有智慧的人設計製造,再由“巧者述之守之”聰明的人加以傳承推廣。
《考工記》開宗明義便點出創作的精髓,深知技藝來自神傳,人在創作時應謹記神傳文化之原意,製作出良好的物品來;而好的傳統要維護並且推廣,使更多人能受益。另一方面,人在創造時保持的正確心態會使自己的技術不斷進步,因其為人為公的創作態度上合天意,在天人合一的感應下,自有神助,當然能製作出更好的東西來,而自身也會從中得到昇華。在技藝的提升中悟道,這也是一種修煉得道的方法,在中國特有的修煉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掌握創作的精神後,還要注意製造的過程須結合“天時”、“地氣”、“美材”及“巧工”,才能創造出優良的作品。基本的原則要求創作者需考慮作品的尺度以實用為前提,造型則要符合美的要求,數字可以賦予象徵性的意義,而規格標準化可以保證品質與完成的速度。
中國很早以前就設立了專門官職掌管城殿營建事宜,這個官職在帝堯以前叫“共工”,上古時期怒撞不周山導致天穹破裂、才有後來女媧補天的故事,就是當時的共工引起的事端。到了帝舜時代更名為“司空”,大禹在尚未受禪帝位前,曾任司空,即位後,又把司空改回共工。西周則專門為修築城廓溝池設立“掌固”一職、並設“司險”一職以測量繪製天下地圖。
《周禮・考工記・匠人篇》──中國城鎮設計的指導原則
圖:三禮圖中的王城圖
這些基本原則落實在城鎮建設的具體技術方面,就是記載著大到都城營建、小到門寬尺度的規章制度的《考工記·匠人篇》。在《匠人篇》裡,將工程分為建地測量、城鎮規劃與排水系統設計三項,為使讀者方便閱讀起見,以下節選有關城鎮建設部分的原文與譯文對照: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工程師建設王朝的都城,正方形的城每邊寬九裡,約等於3742.2公尺,每邊各開三城門,城中有九條東西向、九條南北向道路,路寬九軌,約等於16.6公尺,也就是可同時容納三輛馬車行駛的寬度)。
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宮廷的左側設祖廟,右側立社稷壇,前面是朝廷,後面是市場,市場與朝廷的面積長寬各百步)。
夏後氏世室.堂修二七.廣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階.四旁兩夾窻.白盛.門堂三之二.室三之一.(夏朝的宗廟稱為世室,其堂的深度為二七十四步,寬度為十七步半;五室象徵五行,四邊四室深度各三步、寬度為三尺,中間大室深四步、寬四尺;由外入堂有九個階梯;每室有四戶,每戶有二窗;以白蜃灰塗牆,門側之堂即為塾,大小是正堂的三分之二,亦即深度為九步二尺、寬度為十一步四尺;門堂有二室,與門各占三分之一。)
殷人重屋.堂修七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殷商的宗廟叫重屋,其堂深五丈六尺,高三尺,形式為四阿復榫式之重檐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周人的宗廟叫明堂,房子的度量衡以筵為單位,一筵為九尺;堂寬九九八十一尺、深六十三尺、高九尺;五室長寬各十八尺)室中度以幾.堂上度以筵.宮中度以尋.野度以步.塗度以軌.(室以凴幾為度量單位、堂以筵為度量、宮內合院用手的尋、在野外用步寬測裡數、路用車軌寬度為單位)廟門容大扃七個.闈門容小扃參個.路門不容乘車之五個.應門二徹參個.(宗廟之門為七個牛鼎之扁寬,一大扁有三尺,即二丈一尺寬;廟中之門有三個小扁寬,一小扁有二尺,即六尺寬;大寢之門一丈六尺五寸;正門也就是朝門寬二丈四尺)
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國以為九分.九卿治之.(路寢之內有九內室,設置九嬪女官,以教導婦學;外九室設置九卿來輔佐朝政;將國家大事分成九種類別,使九卿各司其職)王宮門阿之制五雉.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雉長二丈、高一丈,王宮宮門的屋脊高五丈、宮門的屋脊高七丈、城門的屋脊高九丈)經塗九軌.環塗七軌.野塗五軌.(城中道路寬16.6公尺、環城道路寬約13公尺、城外郊區道路寬少於10公尺)門阿之制.以為都城之制.宮隅之制.以為諸侯之城制.環塗以為諸侯經塗.野塗以為都經塗.(諸侯的都城依天子之都的比例縮小其規模,宮門的屋脊高五丈、城門的屋脊高七丈;諸侯都城裡道路的寬度等於天子之都裡環城道路的寬度、環城及郊區道路皆為三軌)綜觀匠人營國之篇旨,簡言之就是要求在營建前需先經過構思規劃,城的規模大小應考慮未來的發展及人口容納量;布局要講究中正規矩的平衡與協調;以標準化的度量單位作為營建基礎,如道路以車軌寬度、庭院用步長、室用幾(小桌)長、堂用筵(草蓆)長、門用 (鼎)寬、牆用雉(夯土板) 長寬等。而每種標準尺度又都力求符合模數,比較常用的是3,如路寬9軌、筵長9尺、王城方9裡(根據《春秋穀梁傳》宣公十五年記載周代一裡為300步,據《論語》馬融注引《司馬德》一步為6尺)等等,如此的數字便具有象徵性,例如三代表天地人三才、三的倍數九為數字的極限,象徵極致;用圓頂以象“天圓”、用四方地基以象“地方”等。
根據後人研究,傳世的《周禮·考工記》可能已經不是西周時期的原文,但因其書尚可見古制,仍可從中得知周時期城鎮建設的指導原則及經驗總結。從目前考古發現的周朝遺址來看,古城的大小雖非全然符合《考工記》中的規格,不過城市的規劃與布局大致遵循著《考工記》的設計原則。就城鎮建設而言,《考工記》的成書為周朝大量開發新城市的現象提供了最佳的說明。今日許多城鎮如曲阜、臨淄、北京等皆從此時開始其悠久的歷史。另一方面,《考工記》對中國傳統城鎮設計產生了深遠巨大的影響,其中記載都城的布局原則,例如“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等,皆成為後代城鎮規劃的準則。
封邦建國,城鎮興起
周朝取得天下後,封邦建國,“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呂氏春秋。觀世篇》),將領土分封給姬姓子孫、功臣及賢王后代,擁有土地的各國諸侯又將其領土分封給其下的士大夫,是為封建制度的開始。封建制度開啟了周朝第一波的造城風潮,得到領地的諸侯廣為營建國邑,這些城市的規模大小與其中宮邸所占比例皆依諸侯等級而定,超過這個定製便被視為不遵守禮制,而逾制非禮在當時社會裡那種講究道德禮節的環境下,是件很嚴重的事情,人們都會自覺地在約束著自己不逾矩。《左傳》裡記載了大小四級的城市規模:“王城方九裡,長540雉,公城方七裡,長430雉,侯伯城方五裡,長300雉,子男城方三裡,長180雉。”雉是專門度量城牆的單位,一雉長三丈高一丈。天子之都的王城方九裡,約等於今日的10.4平方公裡;最小的子男城約1.5平方公裡,若住滿人的話大約可以容納2萬人口。
子男城方三裡 侯伯城方五裡 公城方七裡 王城方九裡
圖 《左傳》裡記載的大小四級城市規模
除了各諸侯國的國都根據諸侯的等級而分大小外,在一國內所興建的城邑也依照其是否有宗廟的設置而分為都與邑。“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邑曰築,都曰城。”(《左傳·莊公二十八年》)。無論都或邑,城市皆大分為內城外郭二部分,內城是宮城,通常位於全城中心,由一道宮牆圍起,是領主家族居住之處與行政中心;外郭介於宮牆與城牆之間,為庶民住宅區,居於其中的人稱為“國人”;城牆外的領地稱為“野”,住在那裡的百姓是為“野人”,他們耕作著劃分成井字的田地,向領主交納十一稅並負擔徭役。
西周的城市人口多由領主的家族、僕役、衛隊、行政人員,以及支持這些人口的手工業者組成,與城外封邑內務農的百姓共同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活圈。根據《國語·周語》記載,周時封建制度下的領主家族成員並非只靠稅收與百姓提供的勞務來維持生活,他們也參與農耕勞動,而其女性成員雖貴為“命婦”,卻也親自織布縫衣,從事生產工作。
依照《考工記》,西周城市的北邊為固定的市場用地,此外市場還按照對像的不同而區分出不同的交易時段,在《周禮》其它地方記載,“大市,日員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早上的市場以大宗批發為主;午市最大,可以購買到各種奇珍異果;黃昏市場則為從農村挑擔進城的小商販或農人而設,主要販賣日常所需之物事。市場設置專門的官衙進行管理,以防止物價哄抬、偽劣或禁品流通、維持度量衡的準確並徵收稅負。
西周初年由於君主遵循先代賢王的德治與周公制定的典章制度,使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手工業、農業、商業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可以說是西周的黃金時代。根據史書記載,在成王康王時期,百姓富足、社會安寧、全國有40餘年不曾動用刑罰,史稱“成康之治”,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盛世。
西周維持了200餘年後盛極而衰,末期繼位的幾任君王不能延續德政,天災如地震、旱災、異常的氣象等接踵而來,三川枯竭斷流,周幽王的大臣伯陽甫從夏商時川流竭而國家亡的史實來預言周朝的將亡,因為天地的秩序被打亂,水源就會被阻塞,使土地得不到滋潤,農作物歉收,百姓無以為生的情況下,社會必然產生動盪,國家隨時會傾覆。
周幽王不聽勸阻,任用奸佞,又為了婦人棄後廢嫡、戲點烽火台,導致真有外敵入侵時諸侯不再前來相救,周幽王被殺於驪山下,城池被掠奪一空,關中殘破不堪。繼位的周平王將都城東遷洛邑,西周結束,開始了神州歷史上列國群雄並起、諸子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周代建造新城的腳步並未隨著周王室的衰微而止歇,造城這股風潮,浩浩蕩蕩的延續到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