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囫圇吞棗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1月11日】

【原文】

若是知有底人(1),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2)吞個棗。(《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卷三.趙州大蘿蔔頭》)

【註解】

(1)知有底人:有智慧的人。
(2)渾侖:也可作「囫圇」、「渾淪」。指整個、完整的。

【故事闡述】

曾經有位僧人問一名叫趙州的和尚:「是否曾親眼見過當代出名的南泉大師?」趙州回答說:「鎮州生產大蘿蔔頭」。聽了趙州的回答後,這位僧人自覺無趣就走了!但是趙州此番回答,若是換做傳入有智慧的人耳內,那就不一樣了。鎮州出產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不正如趙州這名和尚會去參見南泉大師一樣,也是沒有什麼好問的嗎?

這件事就像曾經有僧人問過九峰和尚:「您是否親眼見過延壽和尚?」九峰一句話便回答:「你認為山前的麥子成熟了沒?」

這兩個問答聽在有智慧的人耳裡,可以細嚼慢咽,回味無窮;若是聽在沒有智慧的人耳中,可能就會像把棗子沒有咀嚼,整個吞下肚,絲毫沒有趣味。

後來原文中的「渾侖吞個棗」就演變成我們今天所說的成語「囫圇吞棗」,用來比喻理解事物非常的籠統含糊、不求甚解。

【討論】

(1)僧人問趙州的問題,為什麼趙州的回答從表面上看,令人摸不著頭緒呢?
(2)趙州和九峰的回答有什麼異曲同工之妙的地方呢?
(3)同樣一句話,聽在不同人的耳裡,就會產生不同的解讀內容。請你回想一下,不管是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也好,和同學之間的約定也好,有沒有類似的情形發生呢?

【造句練習】

例:你總是把書本上的知識,不管三七二十一、囫圇吞棗的快速讀過就去應考,難怪總是得不到好成績。
例:凡事理解透徹才動手去完成,你就不至於會被人說成做事囫圇吞棗了。

【相似成語】

不求甚解、生吞活剝

【課後時間】

中國字中,把同樣的字上下迭在一起變為另一個字的例子很多,請你想想看,舉出三個例子。

【參考解答】

◎ 棗
◎ 出
◎ 多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