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笛飄飄繞樑不絕-笛

古音


【正見網2009年01月16日】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這首《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的作品。笛子的樂聲清揚,具有開闊的空間感及很強的穿透力,當您聆聽笛聲時,是否覺得它正引領您飛向遙遠的天際呢?

考古學家發現了笛的歷史遺蹟,是在河南舞陽賈湖裴李崗文化墓葬出土的骨笛,這是一種以鳥禽肢骨所製成的笛,距今已有八千年的歷史。東漢.應劭《風俗通》中記載:「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雅正也。長尺四寸,七孔。」意思是說笛,又稱滌,可以滌盪邪氣,古代將笛視為正邪氣、揚正聲的雅正之音。根據《史記》中的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溪,斬而作笛,吹之作鳳鳴。」從這段文獻資料,我們得知遠在四千多年前,竹已被選用作為制笛的材料。因此,笛歸為「八音」中的竹類樂器。

在古代不論橫吹還是豎吹的竹管,多以「笛」通稱,就如同一些彈弦樂器在魏晉時期皆被通稱為「琵琶」。所以,在文獻史料中關於笛子的起源一直是眾說紛紜。

西元前119年,西域的音樂文化經由張騫的絲路之旅傳入了中國,丘仲在吸收胡樂橫吹的優點後,製作了新笛。「橫笛豎簫」的確切名稱,約在南北朝以後才逐漸分開,將笛稱為「橫吹」或「橫笛」。

中國笛之所以能產生出輕亮又具有民族韻味的音色,是因為它有一個很不一樣的特點,那就是笛膜的運用。這也是中國笛與西洋長笛最大的區別。至於中國笛是何時開始有膜孔,貼以笛膜的呢?在陳.D的《樂書》中提到了「唐之七星管古之長笛也,其狀如篪而長,其數盈導而七竅,橫吹,旁有一孔粘竹膜者,藉共鳴而助聲,劉系所作也……」從文獻資料顯示,我們可知至少在唐代時,就已經有膜笛了。

宋以後,笛在民間音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在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作品中,可以一窺橫笛與當時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情境,例如《舟人吹笛》所敘述:「船上兒郎不耐閒,醉沾橫笛吹雲煙;一聲清長響徹天,山猿啼月澗落泉。更打羊皮小腰鼓,頭如青峰手如雨,中流忽有一大魚,跳破玻璃丈擊許。」這些詩句充分反映出笛子的演奏廣泛流傳於民間的情形。

明清以來,中國竹笛的形制已趨於穩定,除了廣泛運用於說唱曲藝與戲曲伴奏之外,並逐漸成為江南絲竹、西安鼓樂、十番鑼鼓以及北方鼓吹樂等民間樂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樂器,在吸取了民間器樂合奏與戲曲聲腔伴奏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它的獨奏藝術,分別有主要伴奏崑腔的曲笛(或稱昆笛),以及主要伴奏梆子腔的梆笛兩種。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