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專業

默想


【正見網2009年09月18日】

戴嵩畫牛 宋 蘇軾

蜀(四川)中有杜處士(有道德學問而未作官或不作官的人),好(喜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所收藏的書畫有數百件)。有戴嵩《牛》一軸(有一軸戴嵩畫的牛),尤所愛,錦囊玉軸(以「錦」為囊,以「玉」為軸,裱裝精美),常以自隨(經常隨身攜帶)。一日,曝(曬)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撫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用力夾)之兩股間;今乃掉尾(舉尾)而鬥,謬矣(失真謬誤)!」處士笑而然之(強笑表示贊同)。

古語有云:「耕當問奴(農夫),織當問婢(織女)。」不可改也(是顛撲不破的名言)。

這篇短文很像一個短小精悍的寓言。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牧童,評論唐代著名畫家戴嵩所畫的牛的失誤處的小故事中,寓含深刻的哲理,啟發人們不同角度的深思與自省:

即使名家高手,要想正確的表現生活,就必須深入生活,細緻觀察生活和熟悉生活,否則就會脫離現實,被熟悉的明眼人所恥笑,如此有成就的大畫家,還免不了出現錯誤、缺失,何況一般人呢?從這兒我們也該聯想到,長期生活在某個領域的人,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他們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具有這方面的專業長才,如農夫之於「耕」,織女之於「織」,牧童之於「牛」,他們最有發言權。因此人類各行各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他們都掌握著不同的專業知識,並無尊卑貴賤之分,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是你我有需要時,請益求教的對像。

牧童看見這軸畫牛的名畫,不假思索,順口評論說:「此畫鬥牛也。」由於他熟悉牛的習性,一語肯定指出此畫是「鬥牛圖」,他更了解「鬥牛」時牛尾所在的位置,接著說:「牛鬥,力在角,尾搐之兩股間;」而畫中的「鬥牛」則不然,與「鬥牛」的常態不合,違背生活現實,畫的是兩牛舉尾相鬥,明確的指出名畫家的失真,這是內行話,是其他行業的人所講不出來的,在「知牛」這一點上,可高於畫家多多,所以他的批評得當,讓杜處士只能苦笑認同。

其實,生活處處是知識,人人個個是老師,每個環境都是學習的場所,就看你的著眼點,就看你的用心處,就看你是否敬重、看重與尊重不同的專業領域與專業知識!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