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10月22日】
前言
中國古代所稱的疫病(瘟疫)多數是指傳染病。造成疫病流行的因素十分複雜,以二分法來分,可概分為社會因素(人禍)及自然因素(天災)兩大方面,而前者常起到主導作用,往往在疫病流行之後決定其流行程度與後果的嚴重程度。分析古代疫情發生的時代背景、嚴重程度及當時醫家關於疫病的論述與醫學發展,將有助於我們對疫病的發生做深刻的省思,希望藉此提供有效的預防之道,以為今鑒。
古代疫病流行概況討論
古代疫病流行的因素相當複雜,以下將疫病的發生原因分成以下二點來討論。
一、昏政、戰亂與災荒
從整個古代歷史及疫病流行的概況來看,疫病的流行與當代政治清廉與否有相當大的關係。一個相對賢明的王朝,往往推行禮教、崇尚道德倫理,發展農業經濟,百姓們安居樂業,高下不相慕,局勢較為穩定,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這樣的時期內,疫病的流行較為緩和。反之,昏亂腐敗的王朝,為官者窮奢極欲、揮霍無度,整個統治階層貪得無厭,不安的局勢甚至引發戰亂,破壞了人民的生活環境,人民流離失所,饑寒交迫,健康備受摧殘,一旦疫病流行,傷亡相當慘重。
如西漢昭、宣時期,政治較為賢明,修訂耕作制度,發展生產政策,減少徭役和賦稅,放棄酒榷政策,改歸民營,又在首都長安和各郡縣廣置長平倉,控制物價,還將朝廷擁有的土地出借給貧苦的農民耕種,不收租稅,促進了社會的安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史稱「昭宣中興」。而在西漢末年,元、成、哀、平四帝皆荒淫奢侈,昏庸無能,統治階層貪得無厭,政治十分黑暗,土地兼併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極端困苦,整個社會局勢動盪不安。據《漢書》記載,昭宣二帝37年僅有一次疫病流行,而元、成、哀、平四帝53年中,卻有從前48~前44年、前32~前19年、前6年、公元1~5年等多次連年疫病流行。
又如前唐時期,朝廷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治措施,並注意兵役、徭役的徵發不奪農時,鼓勵農民從狹鄉遷往寬鄉,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恢復較快,社會秩序比較安定,是我國歷史上較為強盛的時期。唐高祖、太宗、高宗三代共60年,僅有5次疫病流行的記載。到唐中宗時期,暴戾的韋後及太平公主專權,宦官激增至3000多人,他們分黨結派,營私舞弊,政治腐朽混亂,經濟遭受破壞,民不聊生。短短的6年之中,竟三度疫災為患。
在歷代政治黑暗、局勢動亂發生嚴重疫病流行史中,傷亡最為慘重的要算是東漢末年。東漢末年,平庸無能的桓、靈二帝沉湎於酒色歌舞之中,當時宦官專權,權傾海內,他們肆意侵奪民財,虜掠民眾以為奴僕婢妾。人民生活困苦,被迫揭竿起義,戰亂四起。至獻帝時期,東漢王朝已名存實亡。在這一時期疫病流行之嚴重幾乎是舉世聞名的。從歷代文獻記載來看,桓、靈、獻三帝共70多年中,有疫病流行記載17次之多,並且其中多次是連年的疫病大流行。當時的疫病流行不僅是次數頻繁,而且是疫情慘重。自然災害如水澇、乾旱、地震、蝗蟲、淫雨、雹災、海水倒灌等,連年發生。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白骨委積,人相食啖」時有耳聞。王粲敘述此時之情景云:「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曹植《說疫氣》云:「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註:本文所有圖表均引自張志斌《中國古代疫病流行年表》
戰爭的發生,對疫病的流行往往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從正史的資料來看,與戰爭有聯繫的疫病流行為數不少。從以上的唐以前歷代戰後(中)疫病流行頻數比較圖及占總頻數百分比表來看,發生於戰爭之中或之後的疫病流行頻數占疫病流行總頻數的1/4。歸納而言,戰爭對疫病的影響,主要有發生於軍隊中的疫病,會隨著軍隊流動而四處傳播,尤其是遠距離的戰爭,常造成疫病四處擴散。另外,隨著戰亂的進行,生活、飲食、物資條件嚴重的不足,所引發的疾病傷亡,亦是相當慘重的。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中記載:「向者,壬辰改元,京師戒嚴。迨三月下旬,受敵者凡半月。解圍之後,都人之不受病者,萬無一二,既病而死者,繼踵而不絕。都門十有二所,每日各門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凡三月。」以此計算,總計死亡者當有一百六十二萬之多,死傷之慘重,令人痛心。
二、地理環境與交通發展
從以上的歷代南北地區疫病流行頻數比較圖來看,自東晉之後,南方疫病流行頻數已開始高於北方。這主要是與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經濟、文化、人口重心由北往南轉移有關。此外,由於南方水陸交通便利,氣候潮濕溫熱,容易助長疫病的流行與擴散。尤其是明清以來,水陸交通更為發達,疫病易四處擴散,長江中下游及運河流域的江蘇、浙江、湖北三省更是明清兩代疫病流行頻數最高的省分。交通發達對疫病擴散與流行的影響,亦可從下圖歷代疫病流行每次超過五地(或三省)的頻數圖可見一般。
古代溫病理論發展概況討論
醫學的發展是建構在臨床之上,臨床實務的需要,常常會推動醫學的高度發展與創新。古代醫家在疫病肆虐的年代,為了拯救百姓免於病痛,無不竭盡思慮,總結歷代醫學的成就,繼承並創新地發展醫學理論,落實臨床。在歷代中國醫學的發展過程中,有兩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溫病理論創新與發展,是發生在東漢末年及明末清代時期。這兩個時代,恰好是瘟疫流行最為嚴重的時期。
第一個最偉大的成就,是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問世。他在《傷寒雜病論.序》中描述:「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註:漢代傷寒一詞即外感發熱疾病的總稱,亦包括了現在的傳染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全面系統地整理古代醫學,歷經數年終於撰成了曠世巨作《傷寒雜病論》。
第二個溫病理論高度發展的時代,是發生在明末清代,這個時期疫病的流行相當地嚴重而且頻繁。溫病學說的創始人吳有性(字又可)是江蘇省吳縣人。據《吳江縣誌》記載,在《溫疫論》成書的1642年前後,吳縣連年發生疫病流行,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倖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口倖存。吳有性《溫疫論.原序》云:「崇禎辛巳,疫氣流行,山東、浙省、南北兩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闔門傳染。始發之際,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醫者傍徨無措,病者日近危篤。病癒急,投醫愈亂。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不死於醫,乃死於聖經之遺忘也。」吳又可在這樣的環境中,深感當時醫學的不足,於是「靜心窮理,格其所感之氣,所入之門,所受之處,及其傳變之體」,集合了平常試驗有效的方法,著成《溫疫論》,提出必須對溫病與傷寒作明確區分,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溫疫論》的刊行標誌著溫病學說的形成。至清代,由於救疫的需要,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等溫病四大家及多位溫病學家更加發展與完善溫病理論,使疫病的治療得到更多臨床治癒的效果。
中國傳統醫學預防及治療疫病方法之探討
從以上的討論可知,中國古代二千多年來發生了許多疫病,歷代醫家為了治療這些疾病,不斷地發展和補充預防及治療疫病的方法,這些經驗都是非常珍貴的,都是真正臨床試驗的結果。以下就五個要點說明。
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句話出自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註:《黃帝內經》漢代成書,分為《素問》與《靈樞》兩部,各八十一卷,共一百六十二卷。)。這句話在原文裡講的就是如何預防疫病的方法。
《黃帝素問・刺法論篇第七十二》云:
「黃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干。」
(註:「天牝」,是指鼻子,老子謂之玄牝之門,毒氣從鼻來,可嚏之從鼻而出,這裡明確地提到疫病是經由空氣傳染而來的。)
黃帝問疫病發病時都具有傳染性,不論大人小孩,凡感染後所表現出的症狀都相似,要用何種方法才可以不用救治,而讓人可以不染上疾病。岐伯回答說不被傳染的人,都是有將正氣充實於體內,所以不受邪氣的干擾。同時,他們也講究避免毒氣的方法,邪氣從鼻孔吸入,又可以將它從鼻孔排出。欲提高正氣,具體而簡單的做法是「氣出於腦,即不邪干。」也就是將五臟的正氣在腦中一一想過,在身體上形成一道防禦系統,即可預防疾病的入侵。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人的精神意念可以提高或減低身體的免疫能力,端看他是否保持正念。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了只要病人在心理上確信被治療,而且深信該治療可以改善病情,就能對自身產生治療作用。
如1978年,Simontons等人使用放鬆與心像冥想治療法,輔助治療159位臨床上被判定無救且不可能活過一年的癌症病人,結果有63位病人成功地活過兩年,其中22%的病人完全檢查不出任何的癌細胞,19%病情大幅改善,32%則維持穩定的病情。他們發現,病人康復的比例與其心像的能力有關。這個例子說明了心智或心靈的力量足以驅動免疫系統,命令其打退癌症大敵。
同樣的概念,《松峰說疫》一書記載了一則正念、正氣防疫的故事:
晉陵城東邊遭到瘟疫流行,得到傳染病者,人們都不敢過問。有熊禮妻錢氏,回娘家後聽到公婆得了瘟疫,想要前往探視,她的父母不允許,錢氏說:「做媳婦的原本就是要服侍公婆,今天我的公婆得了重病卻不回去照顧,那與禽獸有何差別?」隨後便單獨前往,剛一抵達住處,她的公婆看到邪鬼互相告知說:「諸位神明都相當保護這位孝婦,我們如果不趕緊迴避,將會被嚴重處罰。」自此,錢氏的公婆疾病都痊癒,全家都沒有被傳染疾病。
松峰評註說:「邪不侵正,孝可格天,真?疫之良方也。」
二、德全不危
古人非常注重道德修養,為人處事常告誡人不可損德,要多行善積德。其實古代人們道德水平較高,尊天地、敬鬼神的思想早已融入人們的信仰當中。現代人不相信鬼神,認為是迷信、是不科學的,但不相信的東西或科學無法證實的事物不一定不存在,只是現代科學所能證實的東西實在太少了。
《松峰說疫》記載了一則積德保身的故事:
以前,京城中發生嚴重的瘟疫,有一位白髮老人,教一位富人買藥救助城中的人,得了疾病的人全都痊癒了,而這位富人的家人亦全都免於疫病。後來有人見到二個疫鬼經過富人的家門,互相說道:「這個人陰德無量,連神明都保護他,我們那敢進入!」
松峰評註說:「陰德無量,誠?疫之良方,世人所當著眼。」
三、燒香、香包辟疫
古人對預防疫病還有一簡單的妙招,就是焚燒或配帶揮發性很強的辛香藥材來防疫。它預防疾病的原理,就如同是現在流行的香精療法,靠聞著香氣來預防疾病。
松峰家裡曾經有十多人感染瘟疫,每天與病人相處卻未染病,即是得助於每日焚香辟疫。以下為他的記載:
余家曾有患瘟症者十餘人,互相傳染。余日與病人伍,飲食少進,旦夕憂患所不待言,而竟免傳染。偶一日,一入疫家,即時而病,求其故不得,因憶伊時舉家患病,余忙亂終日,夜來獨居一室,閉門焚降真香一塊,想以此得力耶。
四、中醫溫病理論治療瘟疫療效卓越
中國傳統醫學在漢代以前就相當發達了,東漢時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記載了傳統醫學對天人合一的理論與應用,內容涵蓋的層面相當地廣,舉凡修煉、養生、治病、防病,乃至天文、地理等知識理論,均鉅細靡遺的描述,內容相當完整而豐富。由於中國古代的醫學理論,是直接針對人體去觀察,並強調大自然對人體的影響。《黃帝內經》記載的許多醫學理論與診治方法,已遠遠的超出現代科學的認識,現代的醫學亦難以望其項背。二、三千的醫學發展,逐漸地完善了中醫學的理論,當然也包括了現代所謂的流行傳染病的治療。明清溫病理論的發展,完善了中醫對流行傳染病的卓越療效,SARS流行時已向世人證明了這一點。
五、中醫對疫病治療方式探討
現代醫學治療傳染病的方法是針對不同的傳染病病原施以不同的抗病原藥物,一旦尚未發現感染的病源是何種病原,或是病毒發生突變,便束手無策。中醫治病則強調「四診合參」,透過「望」形態氣色、「聞」氣味聲音,「問」疾病的病情、症狀表現,「切」脈診腹等四診來直接掌握疾病的發展,並歸納出中醫的疾病證型,予以適當的治療方藥。這樣的診治模式對於傳染病的治療相當有效,因不需耗費太多的時間在尋找病原以延誤病情,可以直接針對感染病原的不同體質、不同嚴重程度的患者直接予以適當的辨證治療。而且這種「辨證施治」方法的另一優勢是,即使是感染了不同的病原,只要臨床表現的證型是相同的,便可施以相同的藥物來治療,不會因為病原不同就無藥可醫。這種「辨證施治」的方法是中醫的精髓,是中醫經過二、三千年臨床嚴格的考驗後所流傳下來的最佳治病模式,不禁讓我們佩服古人的智慧。
另外,從治療藥物的角度來說,傳統醫學治病時所使用的藥物都是天然的藥材,而非化學合成的藥物,而且中醫治病強調藥材的配伍,藥材之間的交互作用可使處方的毒副作用減低,甚至是無副作用。人體是很奧妙的,對於天然的食物、藥材,可以很快的吸收而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對於化學合成的食品及藥物,則易產生排斥現象,即一般所謂的毒副作用。中國傳統醫學經過二、三千年的臨床嚴格考驗所流傳下來的藥材、處方,都是療效確實而且安全的。而且,說白了,是經過長期「人體試驗」有效安全的藥物,非許多現代醫學尚未完整經過長期人體試驗毒副作用評估的化學合成藥物所能相比的。
結語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疫病的大流行經常是發生在道德水準低下、政治昏亂腐敗動亂的年代。老一輩常告誡我們:「積德啊!積德!」這並不只是個口號而已。古代醫學對於疫病的流行,早已注意到會經由口鼻飛沫傳染,也注意到交流發達對疫病擴散的影響。古人早已教導我們如何防疫,如:時時保持正念,不為疾病所恐懼;行善積德;焚燒或配帶揮發性很強的辛香藥材。更珍貴的是,古人也早已留下了許多治病的理論與方藥。我們千萬不可受限於現代狹隘的科學認識,而輕忽了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智慧寶藏。
參考文獻
[1]《黃帝內經》 漢
[2]《傷寒雜病論》 漢 張仲景
[3]《內外傷辨惑論》 元 李東垣
[4]《溫疫論》 明 吳又可
[5]《松峰說疫》 清 劉奎
[6]《腦內革命》 春山茂雄 著 魏珠恩 譯 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2年5月二版十四刷
[7]《中國古代疫病流行年表》 張志斌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