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周嘉謨惟才是任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10月27日】

【原文】

神宗末,齊、楚、浙三黨(1)為政。黜陟(2)之權,吏部不能主。及嘉謨(3)秉銓(4),惟才是任。光、熹相繼踐祚(5),嘉謨大起廢籍,耆碩(6)滿朝。向稱三黨之魁(7)及朋奸亂政者,亦漸自引去,中朝為清。已,極陳吏治敝壞,請責成撫、按、監司。上官注考,率用四六儷(8)語,多失實。嘉謨請以六事定官評:一曰守,二曰才,三曰心,四曰政,五曰年,六曰貌。各注其實,毋飾虛詞。

(出自《明史・卷二百四十一・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注釋】

(1)齊、楚、浙三黨:明代自神宗萬曆後開始,朝廷內部黨派林立。以內閣輔臣沈一貴、方從哲為首的稱浙黨;給事中元詩教為首的稱齊黨;給事中官應震為首的稱楚黨,他們互相攻訐,紛爭不休。
(2)黜陟(音處治):黜,降職或罷免。陟,晉升,進用。
(3)嘉謨:周嘉謨,字明卿,漢川人。隆慶五年進士。除戶部主事,歷韶州知府。
(4)秉銓:掌握任免官吏的權力。秉,掌握。銓,古代稱量才授官,選拔官吏。
(5)踐祚(音作):皇帝登臨皇位。祚,皇位。
(6)耆碩:年長德高的人。耆,在社會上有名望的老人。
(7)魁:為首的,居第一位的。
(8)儷:文字成對偶、對仗的。

【語譯參考】

神宗末年,齊、楚、浙三黨執掌政權。升免官吏的權力,連吏部也不能作主。等到周嘉謨掌握任免官吏的權力後,只任用有才幹的人。光宗、熹宗相繼即位,周嘉謨大量起用業已免官的人,年長德高的人充滿於朝廷。過去稱做三黨的首領以及勾結弄奸而擾亂政事的人,也逐漸自動引退而去,朝中為之一清。不久,又極力陳述吏治敗壞,請求責令巡撫、巡按御史、監司整治。上級官吏考核屬官,通常用四、六對偶詞句,大多沒有實際內容。周嘉謨請求用六事確定對官吏的評價:一是職守,二是才幹,三是心思,四是政績,五是年齡,六是儀表。都注重他們實際的情況,而不用那些虛假的言詞來修飾。

【研析】

一個團體最怕黨派林立,因它會形成紛爭不休,嚴重內耗,造成各項運作困難重重,政令無法推行。不幸的是明神宗末年,正處於此種狀態,幸好周嘉謨掌握任免官吏的權力後,匡正了三黨執政的弊端,只任用有才幹的人,讓年長德高者得以出仕,一時朝中為之一清。而上級考核屬官的標準,也認為不切實際,請求另訂六事對官吏進行評價。他所訂的「守、才、心、政、年、貌」六項指標,的確從務實的角度考量,真正落實能達到考評官吏升貶的公平性。因為此六項均是影響政令推行成功與否的要素,環環相扣著。尤其是前三項是否稱職,關係著政績的好壞。試想,如果國家有一套良好的制度,且落實的去執行,還擔心招募不到人才嗎?可見事在人為,端看領導者是否用心罷了。

【延伸思考】

1.有才能不見得品德高尚,你認為任用一個人,該如何去衡量較好?
2.有些政令政策,是為因應當時社會狀況而制定,隨著時間推移,到了某一時代可能就不適宜了。但自古流傳的文化,卻不會隨著時代洪流而淘汰,你認為哪些道理是在官場上永不泯滅的呢?
3.上級官吏考核屬官,如果不切實際,只是流於形式,會產生什麼弊端?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