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0年11月25日】
老子,又名老君、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一說是李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裡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即管理藏書的史官。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著《老子》。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生卒年月均無記載。這裡將史書所載老子的資料收集整理於後,供閱者參考。
老子誕生之神異
漢・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晉・葛洪《神仙傳》卷一:「老子者,母懷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時剖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謂之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以此為我姓。」唐・李堅等《初學記》卷二三引《老子內傳》:「太上老君姓李氏,名耳,字伯陽;其母曾見日精下落如流星,飛入口中,因有娠,七十二歲而生;常有五色雲氣繞其形,五行之獸衛其堂,於陳國渦水李樹下剖左腋而生。」唐・李冗《獨異志》卷上: 「老君耳長七尺,在母腹中八十一年,剖左腋而生,及生鬚髮皓白。」
老子與關令尹喜
漢・劉向《列仙傳》卷上:「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喜內學,常服精華,隱德修行,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授之。後與老子俱游流沙,莫知其所終。」又《初學記》卷七引《關令內傳》云:「老子度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內),關令尹喜先敕門吏曰『若有老翁從東來,乘青牛薄板車,勿聽過關。』其日果見老翁乘青牛車求度關。授喜《道德經》五千(言)。」魏・曹丕《列異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其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宋・李.P等《太平御覽》卷一九一引《蜀本紀》:「老子為關令尹喜著《道德經》,臨別曰:『予行道千日後,於成都青羊肆尋吾。』今為青羊觀是也。」明・曹學?《蜀中名勝記》卷二引《古今集紀》云:「老子乘青羊降,其地有台存。」
老子與成都青羊宮
青羊肆,亦為青羊觀,今名青羊宮,祀李耳。青羊宮有講經台、降生台,相傳為老子故跡。該道觀始建於唐代,現存殿宇建於清代。主要建築有靈祖樓、八卦亭、無極殿(即三清殿)、鬥姥殿等。無極殿最為宏偉崇麗,供三清貼近泥塑坐像,左右坐像各六尊,為十二金仙。殿內香案前有銅羊一對,其中單角銅羊為清雍正元年九月十五日,自京移於成都青羊宮,以補老子遺蹟;雙角銅羊為道光九年鑄造。青羊宮門前的遇仙橋以及附近的接仙橋、送仙橋可能也都於老子有關。
老子傳道度人
宋人《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三十引《真誥》云:「傅先生入焦山七年,老君與之木鑽,使穿一石,厚五尺,雲穿此便當得道。其人晝夜鑽之,積四十七年,鑽盡石穿,遂得仙升天。」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亦有此記錄。前面提到的關令尹喜自然也是得道成仙了。
老子治水
《民間文學・鐵鞭打黃河》一九七九年二期講,李耳治水至濟源王屋山(今河南濟源境內),欲略事休息,乃偕其侶下棋于山洞中。不料黃河水發,已由李耳以之遏阻水勢之鳳凰山而西,繞潼關、風陵渡,洶湧奔騰,直趨大海。李耳見狀,即生洪爐,舉鐵錘,於膝上打就鐵鞭數十丈,猛追黃河至中流,大喝;「好爾野水!」一鞭擊下,山動地搖,河水翻滾發岔,遂安流至海。至今濟源黃河有夾河灘長十餘裡,謂之當年李耳鐵鞭打岔之所留;李耳偕侶下棋之山名棋盤山。有學者認為,此文所傳治水之李耳,當是古代傳說之仙人老子。
老子《道德經》
老子所著之《老子》一書,後人又稱《道德經》。《道德經》包括上篇道經,一至三十七章,二千四百八十九字;下篇德經,三十八至八十一章,三千零三十三字,共五千五百二十二字。因其版本甚多,字數略有出入,人們通常說《道德經》五千言。
《道德經》是一本道家修煉的經書,他講述天地萬物的本源、變化及其規律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知迷也,其日固已久矣。
我恆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損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無積。」
《道德經》是中華神傳文化的瑰寶,他教人向善、返本歸真、順應天意,給華夏子孫送來了福音。幾千年來,一直為國人所尊崇,深受其益。而老子自他來到中原大地,橫跨江河,西遊過關,傳道度人,南下蜀國講經救世,以後「老君西越流沙,歷八十一國,烏戈、身毒,為浮屠,化被三千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玉格》)「則其澤惠廣矣、遠矣!」
偉哉,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