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1月02日】
由來
《大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第四十二篇,《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第三十一篇,在北宋以前,並未單獨刊行,僅包含在《禮記》之內而已。歷來相傳《禮記》各篇皆孔門弟子所記。《大學》章句序云:「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史記・孔子世家》云:「嘗困於宋,子思(曾子)作中庸。」後人乃有《大學》、《中庸》,皆出於曾子之說。
迨至北宋仁宗,進士王拱辰殿試第一,仁宗十分賞識他,親筆御書了《禮記》中的大學一篇賜予他。從此三年大比,凡進士及第者,例請皇上鈐印御書贈予大學或中庸一軸。社會上士大夫間及儒家師生亦相效成風,書贈大學、中庸互勉。自是大學與中庸乃脫離《禮記》單獨流傳,而相沿成習矣。
洛學兩程(程頤、程顥)一致推崇《大學》與《中庸》,認為《大學》為初學之士「入德之門」。非以大學為起步,不足言修、齊、治、平之一貫大道。同時也以《中庸》為「儒家之心法」,非以《中庸》為訣竅,也不足以深悟天下正理正道之聖賢道統。據說古本禮記中之大學,其中文字與現傳者次序不同,亦是程子所訂正,始改為章句。而《中庸》章句,則為朱熹所編定。
程門再傳弟子婺源朱熹歷仕南宋四朝,講學於考亭。將《大學》、《中庸》合併《論語》、《孟子》四者,分別加予集注,於是風行天下,稱之為「四子書」或「四書」,一時士林推崇,天下無不是從,人人皆讀四書矣。明代科舉且明訂以朱注四書為限。明清四百年來鄉鄙私塾中,村童豎子,於是皆囫圇吞棗背誦四書。但歷代士林中,也因為這個緣故,從而融會貫通,得臻儒學正道者,亦無代無之、比比皆是。
大學之內容
朱熹大學章句序云:「大學者,古之太學所以教人之法也。」又云:「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清王夫之則云:「十五入大學,教以內聖外王之道。」自此,大學與小學相對。凡內聖外王之義理之學,天人之學,聖賢之學,明德之學,修己治平之學,即均稱之為大學;凡一般詞章之學,考詮之學,訓詁之學,技藝之學,記誦之學,言語文字之學,皆成了小學。宋人重在義理,故宋學又稱理學;漢人重在訓詁,故漢學又稱小學,或樸學。皆因大學一名分別而來。
《大學》有三綱八目之說。循序而進,深淺始終,血脈貫通,文理相成。三綱者,即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乃弘揚至善之德。至善之德者,存乎天性良知,故引書經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診天之明命」,帝典:「克明峻德」。由內心明悟本有之德性,而發揚光大,行之於外。此正是內聖外王之第一步。重在「自明」而「明人」。
在新民──乃革故鼎新之義。易經序卦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非去陳腐,不足以日新,故亦引書經盤銘曰:「妻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及康誥曰:「作新民」。道德日有進境,推己及人,始有一片蓬勃新興之朝氣。其國其民,才能日進千裡,無所止境。所以引詩經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此為內聖外王之第二步。重在「自新」而「新人」。
在止於至善──臻於最完美最超群之境地。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為國人交止於信,而止於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天下萬民各得其所,各安其生,各樂其樂。這是內聖外王之第三步。重在「自止於至善」而後「兼善天下」。
至於八目,乃是由「成己而成物」,「修己而安人」,「內聖而外王」的順序與要目。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自天子以至庶人,壹皆以修身為本。所謂八目,即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亦由此可見,儒家修養不是出世的,不是自私的,不是虛無的,不是玄妙怪誕的,也不是獨善其身的;至終鵠的乃在治國平天下。使寰宇之中,四海之內,無不於王道仁政下,郅(完美到極點)治太平,共享安和樂利,以進大同。且為此成仁取義,在所不惜。
中庸之內容
◎書經大禹謨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庸正是由此衍化而來,故有云:「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方是常理與正道。程明道所謂:「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正是此意。儒家道統,不在乎標新立異,故趨極端;也不許可悖乎常情常理,流於偏激怪誕。以其平易,故能普及實行;以其中和,故能永恆不渝。此正是儒家道統之心法,終身進德之門徑也。
◎朱熹分編中庸章句為卅三章,首章由「天命之謂性」開始,天道蘊乎人性,天理存乎人道,故強調君子存心修身之重要,戒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主張君子慎其獨,由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做起,絕非虛偽、矯柔造作。否則自欺欺人,因為此心不可昧,天理良知不可欺呀!
◎中庸由本身之修養說起,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並以中庸為君子小人之分野,所謂:「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再推而行道;又謂:「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
◎修身在於「好學、力行、知恥」三目,不可過與不及。中庸以為大道之不明與不行,均在乎過與不及。立身處世,為人做事均當力守中庸之道。有立場,有原則,有始有終,始可自立自強,雖有變亂,而仍不便,故曰:「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強過被人糾正);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中庸以天下達道有五: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兄)弟也、朋友也。即世稱五倫。
而所以行之有三:即智、仁、勇三達德──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所謂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而為天下國家,則有九經:修身、尊賢、親親、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所以行之者一也:就事言,凡事豫(事先做好規劃)則立,不豫則廢;就心言,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擇善固執,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此均為當盡之人道本分與誠之者的工夫。故云「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由此一念之誠,上符天理,下合人倫,故最後歸結於:「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而至於「盹盹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即已合天道與人德為一,天人相通合一矣!
結語
《大學》、《中庸》,非僅為儒家入門初學之基石,亦為君子終身奉行之準則,與儒家中心宗旨之所寄。大學以明德為始,新民為明德之行;止於至善,為明德之的;八目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明德之過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明德之實用。故大學之宗旨在明德,至明且顯也。
而《中庸》則以至誠為經,不偏不倚,貫穿各章,唯誠始能知天命、率天性、盡人事、重人倫,由五倫、三德,而演繹至天下國家九經。終於天下至聖及天下至誠,可合天人之道於一。誠者天道,誠之者人道。本乎至誠,行乎中庸。
無怪程子以《大學》為入門之學;學者以《中庸》為儒家正統之心法。由是觀之,中華文化之璀璨光輝,四海皆準,萬古常新,至聖無極,徇當永垂萬世不朽,因為他是神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