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健康成長(二十七):禮貌待人 言辭謙遜

金蓮


【正見網2011年02月03日】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古人非常講究禮節禮貌。據司馬遷《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記載:“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燕莊公遂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無禮於燕’。於是分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命燕君復修召公之政,納貢於周,如成康之時”。

春秋時期,燕國受到山戎的進攻,燕莊公向齊國求救。齊國當時是桓公在位,在管仲的幫助下,經過改革,國力強盛,因此很爽快的接受了燕國請求。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大敗山戎部族,追擊至孤竹(今河北盧龍)。齊桓公幫助燕國打退山戎,領兵回國時,燕莊公因對齊桓公非常感謝,便遠送桓公到了國境,不知不覺又進入了齊國領地五十裡的地方。桓公說:“按禮儀來說,如果不是送天子,送諸侯不應該出國境。你送我到這裡,我不能對燕國不講禮節,那麼從今以後,我們兩國的國界就從這裡劃定吧。”於是以燕莊公送他所到之地為界,把齊國北邊五十裡以外的領土都劃歸燕國管轄,並誠摯的要求燕君學習召公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時一樣給周朝進貢。

燕莊公的優厚禮節換來了齊桓公的慷慨贈地,不失為燕、齊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對齊桓公所割之地,燕國曾經築城以示紀念,後世稱為“燕留城” (今河北滄州一帶)。後人對此事評論說:桓公這樣按禮節辦事影響很好,諸侯知道後,紛紛追隨齊桓公,桓公因此建立了霸業。

相傳禮為周公旦制定,東周時“禮崩樂壞”,孔子為了教育弟子,重新對禮進行了整理,到漢代禮就成為“六經”之一了。“禮”是華夏民族道德規範的重要工具,歷史上闡述禮儀之書的“三禮”:《周禮》、《儀禮》與《禮記》,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影響,各個時代的炎黃子孫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禮記》開篇就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紛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可見禮的作用很大,它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唐朝孔穎達所寫的《禮記正義•序》又說:“夫禮者,經天緯地,本之則大一之初;原始要終,體之乃人情之欲。夫人上資六氣,下乘四序,賦清濁以醇醨,感陰陽而遷變……故乃上法圓象,下參方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禮是治理國家的制度規範,進一步闡明了禮的重要性。

“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規範華夏民族言行舉止方面起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今天我們已進入二十一世紀,雖然不再有古人那麼多禮節,但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應該發揚光大的,我們還是應該講究禮節禮貌,因為禮節禮貌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體現。作為父母,我們應該重視孩子文明禮貌的培養,教育孩子待人要親切、說話要和氣、做事要講禮、儀態要端莊,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懂禮貌、講友誼的好習慣,使孩子成長為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的好人。

家庭是培養孩子禮節禮貌的重要場所,家庭氣氛溫馨、家庭成員相互關愛,孩子在這樣環境中受到良好的薰陶和感染,就會形成講禮節禮貌的的良好習慣。我們家歷來重視父母的表率作用,我們夫妻之間雖然不能像古人那樣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但大家都能真心相愛,關心體貼,行為文明,說話禮貌,絕不惡言相向,諷刺挖苦對方。我們尊敬長輩,孝順父母,關心兒女,平等相待,為孩子們樹立了一個可以模仿、學習的榜樣。孩子們在父母的影響下,也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孩子早上見到父母,會叫一聲“爸爸(媽媽)早上好”,父母為孩子做了一點事,孩子會說一聲“謝謝”,上學讀書離家時,會給爸爸、媽媽說“我上學去了”,放學回家會對爸爸、媽媽說“我回來了”,如果不能按時回家,會給家裡打個電話說明原因,出遠門到達目地地後會給家裡來電話報個平安。雖然這些事情看上去都是很簡單的事情,話語都是很常見的話語,但是它們都真實的表達了孩子們對父母關愛之情,所以我們聽到後心裡都感到很欣慰,很高興。

孩子年少時,我們主要教會他們掌握一些必要的禮節禮貌常識。比如,見到熟人要主動打招呼,給別人添麻煩要說“對不起”, 別人向你道歉要說“沒關係”,請求別人幫忙要說“請”,別人幫你做完事要說“謝謝”等。在接待客人方面,我們要求就更細一些:客人來了要熱情迎接,如果坐車要主動為客人打開第二排車門,讓客人坐第二排右邊位置,客人坐好後再為客人關上車門,下車時要為客人開車門。客人進屋後要請坐,客人坐好後要倒茶,要主動與客人談話,要大方的回答客人的問題。客人走時要送出門,並歡迎下次再來做客,與客人說“再見”。客人走後,要目送客人走出自己視線之後再轉身,不然客人回頭不見主人,就顯得不夠禮貌。

孩子成年後,我們主要在語言交際的禮節禮貌方面提出了高一些的要求。比如,人都有希望別人尊重,希望別人讚美的思想,我就要求孩子們說話時儘量滿足對方這種心理需要,使對方增強自信心,融洽雙方的關係,使談話取得好的效果。但是,讚美對方,一定要注意讚美的時間、地點,考慮對方的文化素養、心理狀態、性格、習慣、身份、年齡、職業等等;讚美一定要真實,要適度,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真切恭維。如其不然,讚美如果使對方感覺是在曲意逢迎,那就不是尊重對方,就顯得不夠禮貌了。

任何人都可能遭遇不幸,當親戚、朋友、同學、熟人遭遇不幸的時候,安慰別人是我們的義務。那麼,怎樣說安慰的話才會獲得最好的效果呢?我要求孩子們安慰別人時話語要委婉,同情心要真切。比如,同學病了,看望病人時就要講病人平時感興趣的話題,講述一些有趣的社會新聞,或者說個笑話,不要講憐憫的話,給病人營造快樂的氛圍,讓病人思想放鬆,心情舒展。

一般人都討厭那種高傲狂妄的人,不喜歡聽這種人講話,如果我們言談的話語、語氣、甚至我們的手勢、表情都使對方覺得我們認為自己比他們知道更多一些,智慧更高一些,知識更豐富一些,那就達不到禮貌交流的效果。所以,我要求孩子們記住:在人際交往中,要有虛懷若谷的胸襟、和藹可親的態度、敢當學生的心態、永不自滿的精神,沒有高高在上的心理、搬弄謙虛的套話、訓人的口吻,話語是樸實無華的,言辭是謙虛可信的,因為,只有謙虛的語言才是最受歡迎的語言,謙虛的人才是受歡迎的人。

在父母的耐心教育和嚴格要求下,孩子們都養成了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受到了親戚、朋友、鄰居們的好評。二零零六年,我們家鄉一位大學生畢業時到我們居住的城市來找工作,住在我們家裡,我們熱情周到,禮貌接待,盡力幫忙給她聯繫工作。我們還給這位學生講了法輪功受迫害的真相,讓她認清中共的邪惡,並給她及其家人做了“三退”。這位學生走時,兒子把她送到車站,等到車開走後,兒子才離開車站回家,總共花了半天時間,對方十分感動。二零一零年初,家鄉兩位學生來我們家,托我們幫忙辦事,我們都盡心盡力去辦,並給他們看真相資料,讓他們退出中共邪黨的黨、團、隊等組織,使他們得到了救度。兒子在繁忙中還擠出兩天時間陪他們玩耍,他們離別時,兒子又花上時間把他們送到車站,並花一百多元錢給他們買上回家的長途車票,他們非常感謝。

在《二零零四年紐約國際法會講法》中,有弟子問:“(師:這個字很多啊。)中西方學員在派發真相材料時表現方式不同,如西方學員總是手舉著傳單靜靜的站在那等人拿,但主動過來拿的很少。而特別是台灣來的學員總是禮貌而又熱情的遞給對方,往往派發的多,但總遭到西方學員糾正,而在酷刑展現場講真相更是。我們多方希望他們能主動去講真相,不必等人。”
 
  師父回答說:“我想,西方學員他肯定是有這樣的想法,他覺的我們修真、善、忍的應該對人禮貌,應該表現大法弟子的善。他們肯定是這樣想的,所以他不去直接找人,等著他們自己來拿。我想你們的想法是沒有錯,但是救人也很急。大法弟子舍家、撇業,克服了種種困難,經濟條件也有限,來到這裡講真相、救人,實際上是很不容易的。既然是救人,我們就主動一點還是好,但是要禮貌。

  禮貌一點,主動一點,別人也不會反感,我們把資料又遞給了他,我覺的這樣好。等人來拿的話,也許你在意念中在想救他、叫他來拿,可是人這一面要強起來明白的一面也不起作用。比如說在曼哈頓的人都很忙,他們腦子在想賺錢的事,要去見一個什麼人,要做成一件什麼生意,他匆匆忙忙的在走,他在思考東西的時候,你發出的那個念使他明白的那面想要過去接,他人的這面也很強,也會錯過。所以我想呢,還是禮貌的打聲招呼,主動一點比較好。
 
  我知道這樣做對於西方學員很為難,因為他們覺的打擾別人、主動打擾別人總是過意不去。不是的,你要想你是在救人哪,就沒有問題。(鼓掌)”

師尊在這段講法中要求弟子救人時,要“禮貌一點,主動一點”,不然的話,就可能讓對方錯過機會,得不到救度。作為大法弟子,我們當然要謹遵師尊的教誨,救人時要禮貌的打聲招呼,要主動的講清真相,不然的話,就可能完成不好助師正法、救度眾生的神聖使命。作為養育孩子的父母,我們應該發揚光大祖先傳承下來的“禮”文化,在自己做好文明禮貌的表率的同時,應該教育孩子規範自己的言行,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對父母、對親人、對朋友、對他人都講禮節禮貌的人。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