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4月11日】
一、自家挨餓,讓囚犯吃飽
楊自懲做縣吏時,存心仁良,家雖很窮,但對他人的饋贈,一無所取。遇到犯人缺食,想方設法幫助他們。
有一天,幾個新來的囚犯,等待吃飯。可自己家中又缺米,給囚犯吃,則全家沒吃的;留下自己享用,則囚犯會挨餓。
他與妻子商量,妻子問:「囚犯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楊自懲回答說:「這些囚犯,剛從杭州押來,滿臉菜色。」
妻子就撤掉自己要吃的米,煮粥讓囚犯們吃。
後來,妻子生二子,名字叫楊守陳、楊守覲。他們長大後,都是名臣。
二、謀他人財,害兒子命
有一年,蜀地遭遇災荒。有一客人,扛負五鬥米,經過村裡,來到這家投宿。這家的主人與妻子,密謀在夜裡殺掉這位投宿的過客,以便奪得那五鬥米。
可是他們的兒子,不知道這件事,與客人同住一屋。天快亮時,客人起來上廁所去。主人手持鐵錘,來到客人住的屋裡,黑暗中見一人正熟睡著,就砸碎了他的頭。然後叫他的妻說:「這五鬥米歸我了,真叫人高興!」
妻子舉火,來照客人,原來卻是自己的兒子,於是就大哭起來。客人從廁所返回時,在屋子外面,聽到他們的談話後,十分驚懼,立即逃走。
第二天早上報官,官府逮捕了那家的主人,並對其繩之以法。
三、改錯還債,生二貴子
周才美娶妻後,讓妻子料理商務。給她兩種等級的鬥斛尺秤,並對她講,祖上的做法是:「出輕納重,出小入大,出短收長。」要她遵照這些規矩,去做好生意。
妻子聽後,心中很不高興,馬上要拜見公婆,並要辭別離去。
周才美驚愕的說:「我家雖然不富,但薄有田產,冬夏不愁吃穿,為何這麼快,就要辭別離去?」
妻子回答說:「你父親所作所為,違背天理。我以後,生出的孩子,肯定是不肖之子。我恐怕人家說是我的罪過,我不願受到你們的牽連!」
周才美說:「照你所言,應當全部取消這套方法?」妻子問:「你家用此法,有多少年了?」周才美答:「大約二十多年了。」妻子說:「你若是一定要留住我,就答應我用『小鬥量入,大鬥量出,小秤短尺買物,大秤長尺賣物二十年,以償還以前靠欺瞞獲得的錢物之數。」
周才美有所感悟,欣然答應了她的要求。後來妻子生了兩個兒子,都在科考中及第,成為顯貴。
四、利己害民,雷神取命!
有一年,天大旱,有個叫龍昌裔的人,他的家中有數千斛米,便乘機高價出售糧食,謀取暴利。米糧尚未賣完,這時,天就下起雨來。
龍昌裔恐怕下雨後,米價就會降下來。於是,他就寫了一篇祈禱上蒼繼續乾旱,切莫下雨的禱詞,去到神廟中祈禱,並具體的寫:「祈求天神,再乾旱一個月,不要下雨。」
龍昌裔燒香拜求天神結束後,在返迴路上的亭子裡休息。一會兒,有黑雲從廟後出來,接著,便是雷電交加。一聲炸雷,龍昌裔被雷霆打死在亭外!
官府有關部門,派人來現場察看龍昌裔時,從他的髮髻中,找到一張寫著字的紙,上面寫的字,原來是他「祈求天神,再乾旱一個月,不要下雨」的禱詞。
五、今宵食苦菜,明年產狀元
江右地區,有位舒先生在楚地開館教書二年,和同鄉一起乘船回家。在登岸散步的時候,聽到一個婦女哭得痛心,問她原因,回答說:「我丈夫欠官銀十三兩,要賣我以償還欠錢,我有一個幼小的孩子,必定會失去哺育而死,所以悲傷哭泣。」
舒先生說:「我們船上坐的人,每人捐一兩銀子,足以解決你的問題。」於是,返回告訴同船人,同船人卻都不響應。
舒先生只好把自己兩年的酬金,全部拿出來,送給這個婦女。
他又坐上該船。駛了九十裡路後,他帶的乾糧吃光了。同船的眾人都非議他,也有的人可憐他,給他飯吃。舒先生從不敢吃飽,留下一點食物,帶回家後給妻子吃。
舒先生對妻子說:「我已餓了二天了,快點做飯。」妻子說:「從哪兒弄米呢?」舒先生說:「向鄰居借。」妻子回答說:「借的次數太多了,我專等你帶薪回來,還人家呢!」
舒先生把捐銀的事,告訴了妻子。妻子說:「既然這樣,咱們就吃一頓最平常的家常飯吧!」於是就提著籃子,到山中采野菜,然後連野菜帶根,一齊煮爛,就這樣吃了頓飽飯。
夜裡休息時,妻子夢見一位神人說:「今宵食苦菜,明年產狀元。」話一講完,就不見了。
妻子一驚,從夢中醒來,立即告訴了舒先生這件事,舒先生說:「這是神告訴我們的好消息。」
不久,妻子懷孕了,第二年生了個兒子。後來果然中了狀元。
六、得勢整人,失勢被整,驚人的相似
李德裕(787~849年),唐代大臣,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他反對李宗閔、牛僧孺集團,是牛、李黨爭中的李派首領,後遭牛派打擊,貶崖州(今海南瓊山東南)司戶而死。
李德裕被貶到朱崖,在望關亭作詩道:「獨上江亭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碧山也恐人歸去,百匝千遭繞郡城。」
他走進途中的一座寺院中,見牆壁上掛了十多個葫蘆,便問僧人說:「這裡面裝的是什麼藥?」僧人回答說:「是死人的骨灰,他們都是在太尉(指李德裕)當權時,被太尉懷恨、遭貶而死去的人。死後,焚骨貯灰,留在這裡,等待他們的子孫來取。」
李德裕聽後,慘然若失,在路上心痛難忍。當天夜裡,便死去了。
當年得勢整人,後來失勢被整,歷史竟有如此驚人的相似!
(以上均據鄭?《昨非庵日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