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7月03日】
晉・王韶《南雍州記》
太和山──武當山,古名太和山。山高險峻,就像傳說中的博山香爐(備註1)形狀,極為高聳峻拔,整座山體直抵九霄、穿雲出霧。學道者經常百數十人,倆倆相繼絡繹不絕。倘若有人在此山學道,可卻三心兩意,有所猶豫的,往往被野獸所追逐、趕跑。
粉水──據說這是蕭何夫人利用此水,和粉上妝之處呢。
酒泉──這兒是福祿城的謝艾所築。下有金泉,泉水味如酒。有人飲此泉水,見有金光從山中照射水面,因而循線取得金塊。故因此得名。
辛居士家──辛居士名宣仲,家貧。春季(陽曆三、四、五月),賣筍換錢充飢。想小酌一下,就截開竹子製成罌(小口大肚的瓶子叫「罌」),用來盛置以筍製作的美酒。別人問原因,宣仲說:「我惟獨喜愛竹子與好酒,就想讓此二物經常相伴而已。」
諸葛故宅──「隆中」是諸葛亮故宅,有一口舊井,如今乾涸無水。盛弘之的筆記云:井深五丈,廣五尺,堂前有三間屋地,基址極高。說是孔明的避暑台。宅的西邊,面山臨水,孔明常登上這兒鼓琴,高歌「梁父吟」(備註2)。因而命名此山為樂山。原先有人家居住此宅,可卻家道衰敗、滅絕而亡。於是往後別人就不敢再在此宅居憩了。南朝齊建武中,有人修井,掘得一個石枕,高一尺二寸,長九寸。獻給晉安王,後來習鑿齒(備註3)又為此屋寫了宅銘。
樂善台──高齊(指南朝齊高帝,蕭道成)即位之後建有堂,堂之西面有射堂五間。射堂南邊有大池,池上有台,名曰樂善台。
襄陽的過去與現在
按:南雍州是東晉時期,永嘉之亂(備註4)以後,在襄陽設置的僑郡(外地民眾遷移至此的聚居處),南朝的宋、齊、梁因而沿用。
襄陽市的發展肇始於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從荊州牧劉表,遷徙郡治於襄陽開始,襄陽曆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是戰略重鎮。《讀史方輿紀要》稱:「襄陽上流門戶,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
三千年來的歷史中,發生於南雍州(襄陽)的大小戰役難以數計,著名的戰例有:白起水灌鄢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之戰、朱序抗拒苻丕之戰、岳飛收復襄陽之戰、宋元襄樊之戰、李自成進占襄陽之戰等。素有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兵家必爭之地的稱號。因此其間人文薈萃、燦若繁星,悠久的史跡、文化與眾多的英才,為襄陽留下了大量的名勝古蹟和軼聞傳說,歷來就有「文化古城」的雅稱。
襄陽的「古隆中」,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襄陽城以西十三公裡的西山環拱之中。關於隆中的得名,《輿地誌》記載:「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聲」,但也有眾山之中隆起最高者的說法。三國時代,諸葛亮與其弟諸葛均隱居於南陽之鄧州市,在襄陽城西二十裡,號曰隆中。
襄陽古代分為襄陽、樊城兩地,隔漢江(沔水)相望,二城在歷史上都曾經是軍事與商業要地。襄陽城約始築於西漢高帝六年(西元前201),城址疑在今襄城西北的漢水邊,劉表遷荊州治於襄陽前後在城東另築新城。宋時由土城改為磚城,並將直進直出式城門改為屯兵式的瓮城門。明洪武初年,漢水南岸北移,為加強城東北角防禦能力,遂將城向東北擴展,城牆堅固,護城河寬,易守難攻。
如今的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中共竊據後,才將兩城合二為一稱襄樊市,分設襄城、樊城二區,一年前才把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如今的襄陽市管轄著以下的地區:棗陽市、宜城市、谷城縣、南漳縣、保康縣、襄州區、襄城區、樊城區和老河口。
結語
想加入武當山學道的人,倘若「心有隆替,輒為獸所逐」。如果意志不堅,三心兩意的有所顧慮留戀,連山上具有靈性的獸類都看得出來,師父慈悲捨不得打發你走,可它們卻不客氣,會追逐你,把你趕跑哪。仔細想想,心誠不誠,在另外空間,任何生靈都一目了然的,只是在人類這個謎的空間,都不知、都不曉的,還自以為是呢!
看來,每一個生命都等著這千載難逢的時機,熱切的等著被救度、引頸期盼能有新生的機緣!所以我們的眼光,不能只局限在人的這一面,還是人的思維、想法與牢不可破的人的後天觀念!實在該以超越三界的視野,觀看全方位;以全方位的思維,對待宇宙中所有生靈、所有生命;他們以各式各樣的狀態與迥異的方式存在著,都等著這開天闢地才有的唯一時刻,能得到重生的機會!背負著助師正法重責大任的大法弟子,能不戒慎履行嗎?
【備註1】博山爐又叫博山香爐、博山香薰、博山薰爐等名,是中國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見的為青銅器和陶瓷器。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漢代盛傳海上有蓬萊、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博山爐盛行於兩漢與魏晉時期。後來,這種爐蓋高聳如山的博山爐,逐漸演變成香爐的一個固定類型。後世歷代都有仿製,並各有變化,留下了各式各樣的博山爐。
雖然在博山爐之前已經有了熏爐,但都不像博山爐那樣特點明確,使用廣泛,影響久遠,所以人們也常將博山爐推為香爐的鼻祖,並常把「博山」、「博山爐」用作香爐的代稱。
【備註2】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郭茂倩《樂府詩集》和沈德潛編選的《古詩源》中,都記載了一首諸葛亮的《梁父(甫)吟》:
步出齊東門,遙望盪陰裡。 裡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強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備註3】習鑿齒(西元?~三八四年),字彥威,襄陽人。少有志氣,博學洽聞,以文筆著稱。荊州刺史桓溫闢為從事,蒞事有績,善尺牘論議,溫甚器遇之。而時溫有異志,覬覦非望,以是大忤溫旨,後以腳疾,遂廢於裡巷。
及襄陽陷於符堅,堅素聞其名,既見與語,大悅,賜遺甚厚,俄以疾歸襄陽。俄而襄陽復為晉有,朝廷方欲征鑿齒典國史,會卒不果。
【備註4】晉懷帝年號永嘉(西元307~313年),在其統治期間,因胡族變亂,終致司馬氏皇朝的傾覆,史稱永嘉之亂。
西晉自惠帝之世起,已是亂象環生,八王之亂,同室操戈,骨肉相殘,以致全國靡爛,百姓喪亡無以計數;加以天災頻仍,饑饉薦至,流民遍地,所在聚結為寇,四處暴動,晉朝的社會秩序,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正當此際,長久以來在邊疆州郡與漢族人民交錯雜居的各種胡人,由於他們入塞之後,長期遭受官民的欺凌侵奪,備嘗苦楚,心中積怨,遂乘機起來反抗。
胡亂以并州(山西)匈奴酋帥劉淵所領導的叛亂為主流,於永嘉二年稱帝。山西、河北一帶的各族胡人以及漢族群盜,紛紛歸附響應,不數月間,眾至十萬。此時晉朝的內鬨仍未停止,東海王越弒惠帝。永嘉六年,劉淵之子劉聰,攻陷洛陽,縱兵燒掠,俘擄懷帝,送往平陽後殺害之。愍帝即位後長安城破,愍帝投降,西晉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