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晉朝時的湖北「宜都」

楊紀代


【正見網2011年07月13日】

晉・袁山松《宜都記》  

銀山縣有溫泉注入大溪,夏季泉水才開始暖和,一直到冬天就大熱,其上常有霧氣蒸騰籠罩,只要是百病纏身、久疾不愈者,入此泉泡湯治療,多半痊癒。

獸牙山有座石壁,其紋理黃赤色,有牙齒形狀的勾勾突出。

限山縣東六十裡有山,名叫「下魚城」,四面都是懸崖絕壁,唯有兩條羊腸小道可以登上,都是危險絕頂。山上周圍約二十裡,有林木池水,勤懇的莊稼人,在山上闢田種地呢。昔時永嘉之亂,當地土人登上此處避賊,在這兒防守經年,食物耗盡,於是靈機一動,撈取池中之魚,丟擲到山下給賊人看,表示不窮、不餒,物資不虞匱乏,賊寇被騙,也沒多想就立即退兵散去,因此就將此地取名為「下魚城」啦。

峽谷中的猿猴,鳴叫之聲至為清越,山谷四周的回音傳響,泠泠不絕。有行路者聽到之後,作歌唱之曰:「巴東三峽猿鳴悲,猿為三聲淚沾衣。」

自西陵地區溯江而上,向西北行三十裡即入三峽,沿著峽邊的山脈走勢而行,周圍黝暗隱蔽、江峽倒映、絕美絕危,複雜的地貌通向四周的高山峻岭和重崖疊障,如果不是日正當中或夜半時分,是看不見日月哪。

西陵江,南岸有山,孤絕奇秀,從江中的船上仰望,似山壁般聳立,高峻危絕。有人自山南攀登,上達其嶺,嶺上僅能容納十幾個人,從此嶺四面,望向周圍諸山,因為居高臨下,尚能盡賞其優美山勢;再縱目俯視,面臨的這條大江──長江,就如環繞的細帶子一樣,看江中的舟船,就如鳧鳥、飛雁似的大小而已。

宜都山,絕崖壁立數百丈,有三大座像灰燼似的山峰插在那絕崖之間,看起來有數尺長。傳說帝堯治洪水,入長江,把船停泊在此地之旁,大伙兒就地設置爐灶,燒火煮飯,後來沒燃完的三根柴火、佳木,就丟棄在這上,故名曰「插灶崖」呢。

宜都的過去與現在

宜都市是一座有著二千一百多年歷史的古城,東漢建安十五年(西元210年)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宜都之名即始於此,取「宜於建都」之意,並派大將張飛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吳大將陸遜占領宜都郡,並取得夷道、夷陵、秭歸等縣,又任宜都太守在此築城抗蜀,歷史上著名的三國「(左「犭」右「虎」,音「蕭」)亭之戰」就發生在境內。

自古以來,宜都就有「楚蜀咽喉」、「鄂西門戶」、「三峽門城」的美譽,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有長江、清江、漁洋河三條主河流,還有大小溪河幾十條,均屬長江水系。宜都是巴人文化和荊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交融地之一,長江自北向南流經本市,貫穿市區內全長達四十六公裡。

三國時孫吳所設的荊州治所,在南郡的江陵,下頭管轄南郡、江夏郡(長江以南)、長沙郡、湘東郡、桂陽郡、臨賀郡、零陵郡、衡陽郡、武陵郡、建平郡,以及「宜都郡」等共十一郡,所以宜都也屬古代「荊州」地區。

同時第一座長江浮橋,也是建武十一年(西元35年),東漢光武帝在平定割據四川的公孫述叛亂戰爭中,因公孫述曾在現今的湖北宜都縣荊門,和宜昌縣虎牙之間,利用險要的地勢首先架起的,叫江關浮橋,用以斷絕漢光武帝的水路交通。後來被漢光武帝的水師,利用風勢縱火燒毀。

現今湖北省的宜都市,地屬湖北宜昌市的縣轄市,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清江與長江兩江交匯處,鄂、渝、湘三省市交界處,境內建有兩座長江大橋、兩座清江大橋,依山傍水,人傑地靈。東北隔長江與枝江市相望,東南鄰松滋市,西南、正西與五峰、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交界,北與宜昌市、宜昌縣接壤。

結語

看來,晉朝所留下來的這十幾篇,專門紀錄當時有名都城裡的典故傳說、名勝古蹟以及奇譚、特產……等等,且不管作者是盛名顯赫的陸機、潘岳,或是沒沒無聞的落第士子,以這特殊時期的眼光與認知來看,都不可輕忽、不能小覷,都有其特殊的意義與使命!

與武漢、宜昌這些同樣是長江口岸的大都會相比,宜都實在名不見經傳,可是並非如此!那「下魚城」的命名,是當地「土著」「智慧抗暴」的結局哪;再說啦,溫泉能治百病之說,自古已有,晉朝這篇裡的記載,就是明證;那「插灶崖」的由來,還與遠古「人文初祖」的堯帝扯上關係呢!因為那個時期,是人神共處時代,因而神傳文化,可以大大方方的公開傳給民智初開的人類,以此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代代口耳相傳,直至文字出現,有了紀錄而由讀書人接棒、傳承與踐履,然後就如此延續下去。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