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國家危難時刻,將軍突顯忠義!

鄭重 整理


【正見網2011年07月27日】

韓世忠(1089~1151),字良臣,南宋延安(今屬陝西)人。年18從軍,屢官至御前左軍都統制、樞密使。是抗金名將,以勇略忠義揚名於世,晚年退寓杭州,自號清涼居士。

在韓世忠30多年的從政生涯中,以特有的軍人氣質,溢於言表。這裡略引三例:

其一、「黃天盪之戰」

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將兀朮率兵渡過長江,連破臨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浙江紹興),逼得宋高宗移駕浙東,韓世忠自鎮江退保江陰(今屬江蘇)。次年春,兀朮退兵北返。韓世忠相形度勢,以前軍駐青龍鎮,中軍駐江灣,後軍駐海口(今上海)。當金兵退至鎮江時,韓世忠引兵八千,在焦山寺攔襲十萬金兵。戰鬥開始後,他的夫人梁紅玉,站在船頭上「親執桴鼓」助戰,鬥志十分高漲。兀朮被阻窮蹙,提出「盡歸所掠」和「請以名馬獻」,遭到韓世忠斷然拒絕。過了幾天,宋金兩軍相持於黃天盪(今江蘇南京附近),激戰48天,韓世忠利用海艦的有利條件,分兩道出擊,用鐵綆貫大鉤,把金兵小船逐只鉤沉。兀朮無奈,再次哀求會晤。韓世忠凜然表示說:「還我兩宮(即被俘的宋徽宗、欽宗),復我疆土,則可以相全。」後來,兀朮暗地裡鑿渠三十裡,逃出江口,又使用火箭焚燒宋軍海艦,才得渡江倉皇逃去。

其二、「中興武功第一」

紹興四年(1134年),金兵和偽齊政權的劉豫,聯合攻宋。宋高宗詔命韓世忠圖謀進取,以救危局。韓世忠接詔時,淚如泉湧。他說:「主憂如此,臣子何以生為!」於是,韓世忠星夜從鎮江渡江,親自領兵駐於大儀(今江蘇揚州西北),又命部將解元、董畋、成閔等人,分兵四出禦敵。結果,韓世忠在大儀地已先擒金將撻孛,又在淮水邊上大敗金、偽齊聯軍。部將解元等,也在天長、高郵等地屢敗金兵。於是,一時之間,捷報頻傳。宋高宗高興的說:「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朝臣沈與求等人,也上書表彰韓世忠。史書稱:「論者以此舉為中興武功第一!」

其三、「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紹興十一年(1141年),奸相秦檜等人掌權,宋高宗有意與金國講和。同年四月,高宗詔命韓世忠、岳飛、張俊三位大將入朝,解除他們的兵權,以示對金國妥協。韓世忠被改任樞密使。五月,高宗命張俊、岳飛,至楚州搜集韓世忠部將耿著的「罪狀」陷害韓世忠。岳飛及時將他們的陰謀,通知了韓世忠,要他及早防備。韓世忠得信,一面上疏斥責秦檜誤國,一面陳述自己心跡。高宗不得不匆忙了結耿著之案。韓世忠雖然無罪,但被罷為醴泉觀使、奉朝請。轉年正月,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罪名,誣陷入獄。韓世忠聞得消息,氣憤填膺,要在朝廷上與秦檜爭辯是非曲直。有人勸他不要與秦檜頂撞。他說:「今畏禍苟同,他日瞑目,豈可受鐵杖於太祖殿下?」於是,他在朝堂上,當面詰問秦檜:「『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正氣凜然,奸佞瞪目結舌,狼狽不堪。

韓世忠將全部精力,投身於抗金鬥爭。在他身上,「刀痕箭瘢如刻畫」,由於他「知人善獎用」,故在軍中,享有很高威望。他常對子侄們說:「吾名世忠,汝曹毋諱『忠』字,諱而不言,是忘忠也。」他辭職家居後,雖說是「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然而,他仍然關心政治,他在《南鄉子》詞中,詠道:「不道山林多好處,貪歡,只恐痴迷誤了賢!」仍然透露出他對國事日蹙的悲痛。

正是:

國家危難降臨,
更須忠義將軍,
一腔忠心赤膽,
萬丈豪氣縱橫;
不怕陰險鬼蜮,
堅拒囂張惡臣。
而今又值嚴寒,
中共殘害眾生,
罪孽擢髮難數,
正待將軍挺身。
切莫錯失良機,
撥亂返正揚名!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