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11年09月06日】

*評議者案:我們今天的評議主要解決一些作者在投稿附言中提出的問題和請求,同時把近來審稿中發現的、必須及時告訴有關作者的問題告訴他們。

作者理悟來稿附言摘要:編輯同修你好!…… 近階段讀了一些詩評和詩詞常識,對我提高寫詩水平很有幫助。…… 因為我們起步較晚,有一些知識常識沒有看到,現在只看到了其中的三、六、八、九,如果方便的話,請能把全部的詩詞常識網址再公布一下。

另外,寫完一首詩時,往往發現,同一個韻母的字卻在《詞韻簡編》中分在不同的韻部,而一個韻部的字又有不同的韻母。我想請教一下,古風可以按韻母做押韻標準嗎?……

簡復:為方便大家閱讀,我們就把全部「詩詞常識」文章的網上連結附在下面。

【詩詞常識】(一) 前言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12/30/19852.html
【詩詞常識】(二) 句讀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1/2/19858.html
【詩詞常識】(三) 平仄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1/6/19923.html
【詩詞常識】(四) 押韻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1/11/20001.html
【詩詞常識】(五) 絕句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2/7/20353.html
【詩詞常識】(六) 對仗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2/15/20471.html
【詩詞常識】(七) 律詩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2/26/20571.html
【詩詞常識】(八) 詞律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3/4/20671.html
【詩詞常識】(九) 詞譜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3/9/20749.html
【詩詞常識】(十) 後記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3/14/20802.html

另外,你提的問題「古風可以按韻母做押韻標準嗎」,不是很明確。可能你指的是按漢語拼音為表達形式的、按現代漢語語音學中的概念來定義的「韻母」。其實「韻母」這個詞就是從「押韻」這個概念中生出來的。無論古人、今人說押韻,都是指韻母或者韻母的主要部份相同。你所說的兩種現象:(1)韻母相同的字被列入不同韻部了;(2)同一韻部中又有韻母不同的字,其原因主要是:第(1)種情況,許多漢字都具有兩種或更多的讀音,其中大部份和詞類、詞義的改變有關,因此許多漢字會出現在不同的韻部;古代韻母分得更細,現在人已經讀不出任何區別來了,比如「平水韻」中的第一部「東」和第二部「冬」裡的字,現代人都不加分別了,甚至連一些搞語音的人都說它們從來就是一樣的(其實不是)。這就使得韻母相同的字(甚至同一個字)出現在不同的韻部中。第(2)種情況,許多漢字的讀音隨著時代變遷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改變,如果改變的是韻母部份,則原來押韻(即屬同一韻部)的字,現在按今天的普通話讀音就不押韻了,也就是韻母不同了。這種情況中包括了那些在普通話讀音中韻母改變了,但在地方話(特別是南方話)中韻母並沒有改變的漢字。這就使得同一韻部中會包含(按北方話或普通話)「韻母」不同的字。這裡說的是一般的情況,因為你沒有說具體的字,也不好說得太具體了。

我們的詩歌(不單是「古風」)對押韻的要求暫時是以《詞林正韻》(或《詞韻簡編》)為準。因此只要滿足這個要求的押韻,我們都承認。但考慮到我們的詩歌是寫給現代人看的,因此那種押韻滿足了《詞林正韻》的要求,而按現代人(特別是北方人)的讀音又不押韻的情況,我們還是要避免為好。因此,我們的建議是:你可以用普通話韻母的概念來寫詩,但最後用韻書檢查時,如果發現有的韻腳不滿足韻書的要求,那就最好把那個韻腳改一下。換句話說,如果能同時滿足韻書和現代口語的標準,那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不行,那就優先考慮保證韻書的要求。因為學會怎樣使用韻書,比起某些個字最後採用哪個讀音來,更為重要。有些漢字,最合理的讀音是甚麼,現在還很難確定。你學會了使用韻書、理解了押韻的原理,以後有的字要變更讀音,只要修改一下韻書就行了,並不產生甚麼大問題。

作者甘霖來稿附言摘要:編輯同修: 您好!……8月26日《詩歌評議》也使我明白了「菩薩蠻・贊神韻舞蹈《迎春花開》」中存在的問題。 早兩天寄了一篇《贊修煉者--觀神韻舞蹈嫦娥奔月》,沒有發表,如有機會,希望能在《詩歌評議》中得到更多的點撥。……

簡復:作者這篇作品的原稿如下:贊修煉者--觀神韻舞蹈《嫦娥奔月》

古松入雲靄,挺拔縱遒枝。山林自深邃,蘿葉人跡稀。
陽光何充沛,照亮林景奇。盎然生機盛,幽靜百鳥啼。
修者心唯靜,道士神武姿。長袍遺世立,黑髮拂劍眉。
軒昂增氣慨,坦蕩古風垂。此日費猜慮,拈鬚獨忖思。
人間有乾旱,災禍四方滋。饑民愁十日,山川裂如龜。
獨有一后羿,朱服心懷悲。為救蒼生苦,尋道訪真師。
道士感其意,為民四驅馳。遂賜長弓箭,敦敦授玄機。
人間災劫去,九日隕天涯。修者辭塵靄,更向深山崖。

為行文簡便,就依一些人的叫法,把「知、痴、詩」等字稱為「零韻母」吧。此詩一共 16 個韻腳,都在每一行的第二句或第四句。第一個「枝」(零韻母)與後面的「稀」不相押,因此失韻了。後面的三個韻腳「稀、奇、啼」是相押的。第五個韻腳「姿」(零韻母),與前面的「啼」和後面的「眉」都不相押,因此也失韻了。以後的「眉、垂」、「思、滋」(零韻母)、「龜、悲」、「師、馳」(零韻母),都是兩兩相押的,剛好能滿足最少四句同韻的要求。但第十四個韻腳「機」與前面的(零韻母)「馳」及後面的「涯」都不押,因此也失韻了。至於最後兩個韻腳「涯、崖」,雖然都有兩個讀音,但都已經不落入上述韻腳所在的三個分部的任何一個中了。我們覺得這兩個字最好是歸入韻母「阿」的韻部中(即過去的「家麻」部),這樣既合乎韻書原來的歸類,也滿足現代人的讀音。如果要保持它們的兩讀的性質,也可考慮同時放入「開來」部去,因為這兩個字在南方還有很多人讀「捱」。

談到這裡了,就順便把作者以前沒有登載、問題與此類似的兩篇也談一下。

我們於8月19日收到的「贊神韻二胡曲《苦度》」:

末劫臨廣宇,主佛救劫危。漫漫寰中路,艱險誰能知。
正邪相激戰,舊惡阻歸期。陽光十方煦,大法威德垂。
億眾欣向善,舊惡成劫灰。春日渙冰雪,真言醒塵迷。

此詩的六個韻腳依次為「危、知(零韻母)、期、垂、灰、迷」。大家可依前面的方法對每一個韻腳分析一下,就容易看出,除了「垂、灰」兩個韻腳互押以外,其餘四個韻腳都失韻了。

我們於6月5日收到的「贊神韻歌曲《永不迷航》」:

白雲成滄海,島嶼為青山。浩茫自沉浮,隱約音萬千。
金光照山崖,林木生光輝。蒼蒼松挺拔,鬱鬱滋生機。
天與雲相連,不辨地之涯。松露神怡悅,曠達古風垂。
琴韻飛茫茫,淙淙鳴琉璃。歌聲大法徒,聞之總相宜。
紅朝多謊言,總把眾生迷。神傳文明焚,黯黯天日危。
法徒意慈悲,真相明天機。冷靜知是非,福與壽皆奇。
心不再迷茫,身亦不復疲。人身誠可貴,歸航勿徘徊。

這首詩共有14個韻腳,我們只分析其中涉及到上述幾例裡那三個分部的、失韻的韻腳。第三、四、五、六個韻腳「輝、機、涯、垂」,按前面的方法分析,都失韻了。第十個韻腳「危」和最後一個韻腳「徊」,也失韻。但所有其它韻腳都至少有兩個以上互押的,因此都沒有失韻。

另外,順便告訴作者,剛剛收到的「菩薩蠻・贊神韻舞蹈《威風戰鼓》」沒能登載:

東風漫捲山河易,驍騰萬馬明旗戟。
令箭麾神州,太宗天地謀。

詞林萬古律,武宴七懷德。
神鼓四方平,千秋任縱橫。

第四句第三字「麾」是平聲,但那個位置應該是仄聲;第五句第三字「萬」是仄聲,但那個位置應該是平聲;第五句第三字「七」是仄聲,但本該平聲;末句第三字「任」是仄聲,但本該是平聲(和上片末句應該一樣)。這四個字中,除了「萬」字是作者自己誤置外,其餘三字都屬於作者從網上錄下的詞譜中的錯誤。作者可將這四字修改後再寄來投稿。

(待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