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傳統科學(三)

傳統科學真正科學嗎?
莊偃紅


【正見網2001年01月26日】

那麼什麼是科學呢?如果站在能量、多宇宙空間的高度來重新看待科學,傳統科學的概念、標準整個都得發生變化。從前被感官經驗驗證並符合公理簡單性、邏輯性是判別科學的標準。現在能夠進入較高能量層次,也即較深宇宙空間,看到更本質的真相,才可稱為真正的科學,而不在於表面上採取什麼形式,也不管它看上去怎樣不符合常識常規。

如何才能擺脫三維空間對人的束縛,進入更高級能量層次的另外空間呢?我們已知,不同的物質層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精神標準,層次越高,要求生命體所達到的精神標準就越高,符合了較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水準,構成身體的能量就會轉化到更高級,適應了高層空間的存在形式,人就能昇華到那裡去,與他以下廣大宇宙各個空間中的生命和物質直接溝通;而固守著較低精神標準的生命就只能呆在較低能級的空間,認識極其有限的宇宙範圍,具有低靈和低能。這裡的先決條件是看能否放棄自己所在層次的各種觀念,同化更高層次的精神標準。

實證科學卻不了解世界根本上是能量構成的多宇宙空間的綜合,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它整個都是從一個錯誤世界觀的基點上發展起來的,即把完整的宇宙劃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極端的部分,科學只研究物質。「物質」是指完全排除精神因素,沒有絲毫靈性,不包括任何生命主體性在內的純粹「質料」,仿佛以這樣的「物質」為對像,科學認識的才是客觀真理。人類科學長期忽視精神研究,常常把精神過程「還原」為物理、生化過程去研究,離揭開精神的本質相差甚遠。

在這一錯誤基點上形成了實證科學的兩大支柱:實驗和公理化方法。實驗所經驗到的無非是多宇宙空間投射到我們空間來的影象;而數字、邏輯等公理化工具反映的是宏觀物體的機械、物理性質和線性聯繫,說到底是能量的無限活性在這一空間的部分表達,現實中並不存在「確定不移」的直線、直角和界線,也不存在多少純粹的等量關係和同一性。實質上科學所研究的「物質世界」就是人所生存的這層大分子構成的最表面空間的部分性質,一碰到另外空間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人立刻感到瞬息萬變,不可捉摸。人只能用質量、旋向、電荷量、軌跡等幾個簡單物理量來表示另外空間粒子折射、衍射到我們空間的情況〔9〕,只能通過它們在雲霧室、加速器中顯示的宏觀現象間接地了解它們,「測不準」、「幾率波」、「互補性」等似是而非的概念大量湧現,這一切說明現代科學不能證實另外空間的存在,看不到那裡面物質和生命的存在形式,也就無從知道事物的根源和真相了。即使發端於本世紀的複雜性科學潮流,如系統論、自組織、混沌學等也並不能揭示那許多物質和生命之謎,因為它們仍沿用著那套只適合於這一空間的老方法、老思路,無助於人們進入另外空間。

可是人們卻盲目自負地相信,科學認識的就是宇宙的真相和本質規律了,掌握了實證科學的方法就掌握了打開宇宙全部奧秘的鑰匙,拉普拉斯的話極富代表性:整個世界的過程都可以「從一個聯立微分方程式的巨大系統中」表達出來〔10〕。一代代科學家都致力於把世界簡化為一幅可理解的圖畫,以至人們以為宇宙就等於這幅圖畫。這很象「盲人摸象」或「井底之蛙」,把摸到的、看到的一點點局部當成了全部真相。

實證科學的理論模式、研究方法和評價標準已成為科學的定義和標準,超出此範圍,不分真偽,統統不是科學。現代科學門類越分越細,論證的繁瑣程度令人類的大腦快要承受不住,可是人們計算得越精確,定義越嚴格,就等於用表面物質世界客觀規律的篩子,把自己無法看到和理解的東西全部過濾掉了,離另外空間真正的現實就越遠。

科學技術滲透並控制了各行各業,西方有人士指出,現代科學已成為當今社會裡的宗教。在使人們的生活比從前更便利了的同時也強化了人們頭腦中的知識、觀念、思維方式等這一層次的精神特性,它們就像框框把人類牢牢束縛在這層最表面、較低能級的物質空間,無法看到另外空間的真相,科學自身也就難以有真正的突破和發展了。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傳統科學無法證實精神因素,例如心性、道德等在另外空間的真實存在及其對人的制約作用,科學與道德分家,被不顧忌道德地應用,使許多人失去了對善良、美好境界的信念和追求,放棄了道德規範對內心的約束,一味追求物慾的滿足,放縱人性惡的一面。其實,環境惡化、環境惡化、戰爭、愛滋病蔓延等一切醜惡的根源,都與人心敗壞相關,這是傳統科學最不完善的地方。

〔9〕參見坂田昌一《新基本粒子觀對話》,三聯書店;〔美〕V.F.韋斯科夫《二十世紀物理學》,科學出版社。
〔10〕盧風《人類的家園---現代文化矛盾的哲學反思》,湖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三章,第177─178頁。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