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傳統科學(五)

新科學展望 - 生命篇
莊偃紅


【正見網2001年01月28日】

現代科學前沿的許多進展,正在悄悄改變著人類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只是大多數人還處於無知、麻木的狀態。傳統科學大廈日益顯露其狹小,它的根基已經動搖,當新千年到來之際,一個科學的新紀元即將出現。

近代以來,宇宙一直被理解為一部精密複雜的大機器,粒子和由它們構成的實體組成這部機器的零件和各個部分,它們統一按照物理學的定律嚴格運轉著。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實向人們展現了一幅完全不同的世界圖景:

宇宙從根本上是一個從高到低不同級的能量構成的活的生命。能量即是物質存在的東西又總與活性、靈性相聯繫,物質與精神相統一便構成了生命,所以生命是能量存在的本質。能量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轉化構成了無邊宇宙生機勃勃的總體演化過程。

──這一轉變首先是從無限小的世界開始的。微觀粒子素稱宇宙所有物質之「磚塊」。相對論質能關係式 E=MC2 告訴我們,質量不過是能量的一種形式,能量可以「靜止」地保存在一個物體的質量裡面。這樣,粒子就變成了一束能量,歸根到底它是基本能量!粒子都有放射性,這就是能量釋放出來了,越微觀的粒子放射性越大,也就越是密集度越大的高能量物質。

人們永遠無法說出量子化的粒子在某處存在還是不存在,是靜止還是運動;它們一會兒是粒子,一會兒是波;科學家無法按經典方式預言它的事件,只好用「幾率波」說它有可能發生;對它的探測時時會受到「測不準」的困擾;幾乎不能在人為控制之下對它進行研究,不放在鉛盒裡就不安全,因為隨時都會有放射。

高能量物質確實有許多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性質,經典物理學描述宏觀物體時的方式和規律在此失效了,可它卻表現出與人體、生命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如,他們都存在不可預測性;都有來自系統內部的內在隨機性;都是圍繞大小不等的「空洞」作周而復始運動的「混沌」,呈現非線性、無限多樣多變、奇異性等。生命所具有的特性能量幾乎都具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有靈性,而且智力水平還不低。如所有粒子在各種可能的運動軌跡中,真正經歷的一定是最優的,也就是說它會選擇,在所有可能性中選擇了最明智、最優的一種!就人類智力而言,也不能瞬間就作出最優的選擇。所以我們可以把能量看成有核心,有一定範圍,作功的場可被觀測到,同時又有靈性的生命物質。

越是高能量物質就越有靈性。中微子是迄今發現的最小微粒,它可謂神通廣大,一身本事,可以輕而易舉的穿透厚達幾光年的固體鉛,還可穿越、填充、隱身於任意空間,簡直像個自由的精靈!那麼,比中微子更本源、更本源,更高、更高能量的物質還得有多少呢?

──那麼,由量子物質組成的一切物質也都必然有生命,有靈性。

既使我們周圍看上去完全靜止、惰性的事物,如石頭,放大了仔細觀察它的內部,也會發現那裡面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流動的世界。

──思維也是一種能量。現在人體研究發現,人的大腦發出的是一種電磁波形式的東西。

──正反粒子湮滅後轉化為能量,不同粒子可相互轉化,可以從能量中產生又復歸於能量。宇宙中一切都在旋轉,從太陽系、銀河系往上更大的天體,至原子往下數不清的層次的「微觀太陽系」,它們都有相同的旋機,相似的體系,都按照一定的規律運動。其實,都是不同能級、密度的能量構成的系統。最後,霍金在他的《時間簡史》中把宇宙歸結為一個自足自洽的、即無開端也無終結的自在者,換句話說,是比人體更高級的活的大生命!我們可以把宇宙的總體演化規律視為這個大生命的智慧、精神特性,它在不同的物質層次、能量系統中都有不同的體現,表現為不同的生命存在形式。

新宇宙觀的誕生立即顯出傳統科學的局限。實證科學原本把世界包括人體都當作複雜程度不等的機器來對待,一旦要研究玄奧的生命系統,便感到力不從心,無法勝任。最典型的例子是採用傳統的實驗方法來觀測人體這一生命,由於被試者的心理總會受到時間、場合等環境因素干擾,造成此種實驗不具有確定的可重複性。這說明我們對生命奧妙的機理遠未搞清,對其邊界條件幾乎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做的實驗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遭到失敗便不足為奇了。

當然,本世紀科學潮流正從大物理時代進入複雜性研究時代,系統論、自組織理論、混沌學代表著這一進展。人們開始嘗試探索非線性、機遇性、無限多樣性、奇異性等生命現象。這類新學科對科學的主要貢獻在於,叫人們用新的眼光打量一個真實的世界:世界原是富於魅力的,有機的。從前人們以為確定性法則是普遍的,隨機性只是個別。現在觀點完全倒過來了,每一種現實的運動都是混沌,隨機性無處不在,確定性只是個別理想狀態。這有利於徹底破除機械決定論的宇宙觀,擴展人的思維,避免簡單化。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圓滿解決。因為研究新對像時,基本上還在沿用舊時代那一套手段和方法,思維視角也沒根本轉變過來。目前通行的統計方法,在愛因斯坦看來無非是調和新舊兩個世界體系衝突的一種變通,權宜之計。只能描述生命系統的一些表面特徵,談不上揭示本質的原因。用伊恩斯圖爾特的話講,它只說了「上帝擲骰子」,而並沒說「上帝怎樣擲骰子」。它建立的是象量子力學那樣的滿足目前實用水平要求的「科學」。這種「科學」對發明技術也許有益,卻不能增進人類對生命本質的看法。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