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一揮而就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2年01月02日】

【原文】

長沙日試萬言,王?詞學富贍,非積學所致。崔詹事廉問,持表薦之於朝,先是試之於使院,?請書吏十人,皆給幾硯。???捫腹,往來口授,十吏筆不停輟,首題〈黃河賦〉三十字,數刻而成;又〈鳥散余花落〉詩三十首,援毫而就。時忽風雨暴至,數幅為回飆(1)所卷(2),泥滓沾漬(3),不勝舒捲(4)。?(5)曰:「勿取,但將紙來!」復縱筆一揮,斯須復十餘篇矣。

《摭言》(據《太平廣記.卷一八三.王?》引)

【註解】

(1)回飆:旋風。
(2)卷:通「卷」,動詞,吹走。
(3)泥滓沾漬:被泥土灰塵沾染濕透。滓,音同「紫」。
(4)不勝舒捲:無法把捲曲的紙張舒展開來。
(5)?:王?,唐長沙人,生卒年不詳。詞學富贍,應試萬言科,顯敏捷之才,然不欲為官,放浪山水而終。

【故事闡述】

唐代文人王?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在參加萬言科考試的時候,請了十個專門負責幫他書寫的人員,考試時,王?口中源源不絕的吟詠文章,十個抄寫人員無法停筆休息。

正當完成的時候,一陣狂風暴雨到來,把寫好的文章卷到地上,怎麼也無法打開,王?看了便說:「算了!再拿幾張新的紙來!」紙一拿來,他拿起筆,頃刻間又寫出十餘篇文章。

在《唐詩紀事》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應日試萬言科,請十書吏,口授十書吏書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所以,王?確實是有出口成章、下筆千言的才情。

後來「一揮而就」這句成語,就從《摭言》中「縱筆一揮,斯復十餘篇矣」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落筆成章。也可廣泛用於書畫方面。

【討論】

(1)王?參加萬言科考試的時候,請了十個人幫他做什麼事?
(2)故事中,從哪裡可以看出王?文思敏捷?

【相似成語】

一氣呵成、一蹴而就、下筆成章、援筆立成、運筆如飛

【造句練習】

例:小明才華洋溢,這篇看起來很難的文章,他卻一揮而就。
例:人稱才子的他,一揮而就,一副春聯就寫好了。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一揮而就>()>()>()>()>()

參考答案:

一揮而就>(就事論事)>(事半功倍)>(倍道兼行)>(行將就木)>(木已成舟)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