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信義的故事

周曉輝


【正見網2011年11月28日】

《說文解字》中說:「信,誠也,從人,從言。」也就是說,「人言成信」,「誠從成言而得」。要做到「信」,必須說話誠實,言出必踐。那麼,何為「義」?《孟子》中云:「義,人之正路也。」韓愈《原道》中說:「行而宜之之謂義。」可見,「義」是指人們的思想和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

「信」與「義」的關係如何?「信」是「仁」的必然要求,是修身之本,立業之石,興國之基,而「義」是「信」的標準,即君子的「信」一定要符合「義」,「義以為上」,「不義不諾」。

針對信義,古人留下了許多至理名言,如「輕諾必寡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誠則是人,偽則是禽獸」,等等。因為古人對信義有著如此深刻的領悟,是以中國曆朝歷代史上都留下了許多感人的誠信故事。

春秋吳國的季札以仁德名於那個時代,他在信義方面達到的「心諾」境界一直為後世所歌詠和讚嘆。據記載,季札出使中原途經徐國時,徐君十分喜歡季札身上所佩的劍,但難以啟齒想求。季札心裡雖然知道,但因為還要去他國訪問,就沒有把寶劍送給徐君。等他出使回到徐國後,徐君已死。季札解下佩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他的隨從問:「徐君已經死了,這是要送給誰呢?」季札說:「我當初心裡已經要把這劍送給他了,怎麼能因為徐君死了而違背自己的諾言呢!」

西漢欒布與開國將領梁王彭越為布衣之交,相隨周遊。後來欒布被賣到燕地為奴隸,並做了燕王臧荼部將,還跟隨其一起反叛。兵敗被俘後,彭越將欒布贖回,並向皇上劉邦諫言,讓其做了梁國的大夫。此後,在欒布出使到齊國,還沒返回之際,彭越被劉邦以謀反的罪名殺死,還被誅了三族。之後又把彭越的頭懸掛在洛陽城門下示眾,並且下命令說:「有敢來收殮或探視的,就立即逮捕他。」欒布回來後,違命前去收屍被捉拿。他盡數彭越功勞,並指責劉邦苛求小節而誤殺功臣。劉邦聽後,將其釋放,並任命其為都尉。

成語「范張雞黍」講的是東漢時期山陽金鄉的範式與汝南張劭間的故事。範式與張劭是京城洛陽太學裡的同學,關係特別要好。畢業後範式約定兩年後的9月15日去張劭家拜訪。轉眼約期已到,張劭殺雞煮黍準備待客,果然十分守信的範式走了幾百裡地登門拜訪,讓張家人感動不已。

三國時期上虞人卓恕做人非常講誠信,說過的話都會馬上兌現。他如果與人有約定,即使遇到大風暴雨、閃電冰雹也沒有不到的。他曾經從建業回家鄉,與太傅諸葛恪告別,諸葛恪問他:「什麼時候再回來?」卓恕回答:「在某日我一定親自來拜見您。」到了這一天,諸葛恪宴請賓客,讓客人們停止吃喝,等待卓恕的到來。當時賓客相互看著,都認為從會稽到建業相距一千多裡,路途上有許多波折,卓恕哪裡能按約定的時間到呢?不一會兒,卓恕真的到了,在座的人都大吃一驚。

晉代的羅企生曾受殷仲堪推舉做了大官,後來仲堪被桓玄打敗,惟企生一人追隨,並告訴弟弟自己將與其同生共死。後來殷仲堪和企生被捕,桓玄向來對企生很好,他派人提前告訴企生,如果認罪,一定會被免死。企生拒絕了,但請求饒恕自己的弟弟侍奉老母,桓玄同意了。羅企生遂慷慨赴死。

唐朝貞觀末年,蒲州人羅道琮因為上奏章,違背了皇帝的旨意,被流放嶺南。和他一起流放的還有一個人。當他們走到荊州和襄陽之間時,那人病重,臨終哀嘆自己無法回歸故鄉。道琮說:「如果我能生還的話,一定不會把你一個人撇在這裡!」那人死後,道琮將他埋在路邊。過了一年多,朝廷大赦天下,道琮得以返還長安。路過當年下葬的地方,由於多日陰雨,整個路上一片汪洋,根本找不出當年的標記。道琮擺了祭品,哭訴說:「我想和你一起回去,你如果有靈的話,請告訴我你在哪裡?」說完,路邊一處水中忽然湧起水泡來。道琮又說:「如果你在那兒的話,請再涌一次。」說完,那兒又湧起水泡。果然,道琮在那兒挖出了那人的棺木和當年自己寫的墓銘,於是道琮護送著那人的棺木回到了長安。當時的人都說這是羅道琮心誠所致。

宋朝的晏殊,從小就誠實善良且聰明好學。七歲時,文章就寫得非常好。十五歲那年,晏殊因聰明過人,被縣令作為神童,推薦給真宗皇帝。晏殊本可以直接由皇上面試,但他執意要參加科舉會考。他認為只有會考所反映出的成績,才算是自己的真實才學。主考官同意了晏殊的要求,決定讓他同三千一百多名舉人一起會考。考試開始後,晏殊一看題目剛好是做過的,遂舉起手對主考官說:「大人,這個題目我在家已經做過了,如果再做一遍,這不就是弄虛作假了嗎?請您另外給我再出個題目做,好不好?」考官聽了,同意給晏殊另外再出一個題目。晏殊拿到新題目後,一氣呵成。晏殊的文章和誠信的品質受到了皇帝的讚賞。

類似講求信義的故事還有殺豬諾嬰的曾子,千金一諾的季布;有存國的柳季,有待期的郭?,有賣藥的宋清……

這許多的故事在告訴我們,對於一個人而言,只有懂得何為信義,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才會為事業成功創造條件;同樣,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只有知道「信義」乃是立國的根基,知道要取信於民,才能強國富民。反之,一個不守信義的人和國家,最終的結果或者是身敗名裂,或者是遭遇亡國的厄運,這樣反面的例子在歷史上也並不少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