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獨之道

無思


【正見網2011年12月09日】

慎獨是中國傳統文化極其重要的一個概念,源於儒家,是儒家修身養性的心法,講求道德的高度自覺和日常嚴格的自律,被譽為儒風最高境界,對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對整個傳統社會的影響也是相當廣泛的。孔子所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說自己言行舉止動念起意都能夠合乎禮、合乎道,可以稱為慎獨修為圓滿的典範了。

慎獨最早見於《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大意:道是不可須臾離開的;能夠離開的就不叫道。因此,君子會擔心自己有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嚴謹,害怕有自己聽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沒有比在那些不易覺察的地方更能表現君子的人格,沒有比細微之處更能顯示君子的風範了。所以,君子一定要嚴肅謹慎的對待自己。)。也見於《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後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意:所謂誠其意者,不欺騙自己罷了。如同人人討厭惡臭、喜歡美色一樣不欺騙自己,這就是自己要發自內心的滿足,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獨處時保持謹慎的態度。小人在閒居獨處時什麼壞事都能幹出來;見到君子時候又躲藏遮掩自己的壞處,有意表現自己的美德。人觀察自己,如同能看到肺肝一樣透徹,那這樣的欺騙又有何用呢?(內心的譴責)這就叫內心真誠,必定表現出來,所以君子一定要慎獨啊。)

慎獨在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影響深遠,歷代大儒都對慎獨提出過自己的見解,象朱熹等。曾國藩的「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慎獨居其首,可見其在曾國藩心目中的位置。

歷來對慎獨的解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其最根本的內涵並沒有多大差異。比如,慎獨最基本樸素的認識就是:人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憑藉高度的自覺,保持自己清潔的操守,不因環境差異而改變,獨處時也能謹慎不苟。慎獨除了行之外,更重視意,重視個體細微的心理反應,要求必須誠其意,嚴肅對待自己的一思一念。《詩經》中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形像的描述了慎獨的狀態。如果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是慎獨的表象,那「非禮勿思」就可以說是其核心了。當然,其它的解釋還很多。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大可不必深究慎獨有多深多豐富的內涵,知道言行如一、內外如一、明暗如一就足矣了。簡單點說,不欺心,不欺人,不欺天,緊守良知,謹言慎行就是。

歷代有許多慎獨的事例,足堪垂範後人。這裡略據幾則,與大家共賞。

《詩•小雅•巷伯》毛傳記載:顏叔子獨處一室。在一個暴風雨之夜,鄰居寡婦的房子被雨淋壞,到顏叔子這裡避雨。顏叔子讓她進屋以後,一直讓寡婦用燭火照明取暖,後來柴草燒完了,就把屋子上的柴草抽取下來照明,通宵以禮相待。這就是「君子不欺暗室」的來歷,是顏叔子慎獨的表現。

《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楊震四次調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上任路過昌邑時候,過去他曾經推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縣令。夜裡,王密去拜見楊震,懷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這是怎麼回事呀?」王密說:「深夜沒有人能知道的。」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說沒人知道呢!」王密羞愧的退出去了。(1)

劉向《烈女傳•衛靈夫人》記載: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夜裡在宮中坐著,聽到車輪聲由遠而近,到宮門前就停下來,停一會兒,聲音又響起來。靈公問南子說:「你知道這是誰嗎?」南子回答道:「這一定是蘧伯玉啊。」靈公說:「你怎麼知道呢?」南子說:「我聽說,從禮節上講,做臣子的人,走過君上的公門口,一定要下車,看見了君上駕路車的馬,一定要行敬禮,之所以這樣就是表示敬重君主。凡是忠臣孝子,不因為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有意表現自己的禮節,也不肯在沒有人的地方,就放棄他的品行。蘧伯玉是個賢人君子,平日服事君上很盡敬禮,這個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禮節。」衛靈公差人去問,果然是蘧伯玉。(2)

君子不欺暗室、「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夫忠臣與孝子不為昭昭伸節,不為冥冥墮行。」說得好,做得好,這就是慎獨的修養,這就是慎獨的境界,這就是光明正大坦坦蕩蕩的君子之行,上不愧於天,下不怍於地,中不欺於人。這也是古聖先賢留給後人如何修心做人的精神財富。

說到慎獨,筆者以為,有個關鍵前提被忽視了,歷代大儒都沒有提及。什麼呢?就是古人對神佛天地、善惡有報的信仰。為何會忽視呢?因為對於古人來說,這實在是最最基本的常識,是深植於心底的誡命天法。這個前提有一定的約束力,尤其對於堅信不疑者來說,既有神佛的存在、報應的兌現,那肯定不會故意為惡啦。古人云:密室私語,天聞如雷;暗室欺心,神目如電。人在做,天在看。既如此,哪裡還存在冥冥、無知呢?一切不都是明朗昭彰嗎?試想,如果人都存有這樣的觀念,如何會去有意行惡呀?當然,這已經有點他律的味道了。不過,即使是他律,那也是建立在虔誠信奉的基礎之上的。由他律到自律,並不是很遠的距離,外在的約束內化為精神的自覺具有普遍的意義。

當今的中國人為何什麼都不信?什麼都敢幹?哪怕是明明白白連年慘痛的天譴都不以為然,頑固的用自然災害來掩飾。因為中共幾十年無神論、唯物論、進化論、鬥爭哲學的強力灌輸和形形色色的欺騙宣傳,徹底破壞了中國人心底的信仰,切斷了人與神、與天地的信約。這樣的人如何會講什麼慎獨呢?沒有信仰的人群是最危險的,也是最可悲的。

慎獨,在網上搜索一下,竟然也有海量的信息,甚至中共那些所謂的理論家、五毛們也在談慎獨,要求黨徒注重慎獨的修養,真是天大的笑話啊。一個以暴力和謊言控制社會的邪教,一個專擅陰謀詭計、鬼蜮伎倆的黑社會組織,一個做惡沒有任何底線的魔教,竟然要讓其黨徒講慎獨?!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欺騙和褻瀆。社會敗壞到這種程度了,眾多惡行都在光天化日下進行,眾多穢行都在公開場合赤裸裸表演,真善忍都成瘋狂迫害的對像了,這個時候宣揚慎獨,其實也是絕望之下無奈的哀鳴。

慎獨就是不自欺,慎獨就是修心,慎獨就是始終讓理性主宰自己,慎獨就是正念常在。只有真正有信仰的人,才能做得到;只有名利情仇都看淡了,才能做得到。沒有信仰、各種慾望都很強盛的人,如何能夠慎獨呢?不講良知、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如何會理解慎獨呢?其實,真正能夠做到慎獨的人,離聖者已經不遠了,或已經是聖者了。所以,歷史上留下來的那些典故,那些精華,也是古人修心修行的見證,那也都是有為而來的。

(1)附原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2)附原文:靈公與夫人南子夜坐。聞車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公問夫人曰:「知此謂誰?」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夫忠臣與孝子,不為昭昭伸節,不為冥冥墮行。蘧伯玉,衛之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廢禮,是以知之。」公使視之,果伯玉也。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