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1年03月01日】
目前人們已經接受了電台、電視台天氣預報的不準確。然而,由於強調了不可預報,天氣可預報的一面反而被人忘卻了。有許多天氣,年年會在相近的時候發生,如雨季的降水量,取多年的平均值,偏差總是小量。這就是氣候平均預報,歐美稱日曆預報,一看日曆就知何時是雨季,也就是可預報了。
在中國大陸,雨季非常的有規律。四月份在兩廣,六月中旬至七月初北移到江淮流域 (就是人們熟知的梅雨) , 八月中在黃河流域和其它北方地區。年復一年,年年如此。三個雨季在時間與空間的分布上很有規律,其實不同雨季之間的雨帶沒有直接聯繫,因為每個雨季雨帶都有各自從發生到消失的完整的生命過程。氣象學家認識到了雨季之間的獨立性,但還是要把不相關的雨季揉到一塊去,認為存在所謂的五月和八月突變。就是說,以四月份兩廣雨季為主的天氣形勢在五月份要發生一次突然的變化,一下子變到了以梅雨雨季為主的天氣形勢;然後,突然的變化在八月初也發生一次到以黃河流域雨季為主的天氣形勢。不過這種突變之說,只是概括了現象而已,氣象學家並不知道究是什麼力量驅使天氣形勢產生如此有序的突然變化。
奇妙的是不同雨季雨帶在時空上的分布與當地的農時配合。
我生長在江南,對梅雨季節感受很深。江南種兩季水稻,第一季水稻在四月和五月初種下。種下後需要耙田除去隨秧苗一起長的雜草,同時要多次施肥。這時需要好天氣,如果下雨就不行,剛種下的秧苗很短會被淹,一下雨就必須放掉水,這樣一來肥料要流失,還會把河流污染。水稻種下到抽穗開花都要好天氣,抽穗開花結束,又要有雨水,這樣結成的稻穀粒才油潤飽滿。如果沒有雨水,稻穀粒就干小,收成不好不說,稻米作的飯都是淡而硬。正時這個時候,梅雨雨季欣然而至。
梅雨雨季是江南最清閒的日子。水稻此時幾乎不需要任何照顧了,人們就利用這段時間,休養生息,為夏季的收割準備工具,清理地方,訂個計劃。也有足夠的心情和清閒品嘗楊梅。
到梅雨結束,水稻進入成熟期,此時陽光萬不可少。驕陽下,稻穀才會金黃飽滿。沒有及時和足夠的陽光,稻穀就是癟的。成熟收割後的稻穀更需要陽光。剛打下的稻穀是一天都不能堆的,堆上一天,金黃稻穀馬上發黑。若三五天,稻穀就會開始發芽。
天氣與農時的和諧是農業好收成的保證。「好雨知時節」只不過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一個註解。象雨季這樣穩定可報的天氣正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和保障,支撐人類的興旺發達。
其實稍仔細考察一下,可發現任何一個地區的氣候平均肯定代表風調雨順。用非線性理論的話說,這部分就是周期分量,是可預報的。因為是周期性的,甚至預報這個說法都沒有意義了。就像日落日出,那就是規律了。然而,是什麼把氣候的這部分管束的這麼順當呢?
「在這宇宙中一切物質都是由真、善、忍構成的。真、善、忍在不同層次中有不同的體現,有不同層次中的表現形式。」「包括物質生存的形態,物質存在的方式,都是由法體現出來的,法造就了一切。」(李洪志:法輪佛法(在瑞士法會上講法))。人類這一層的生存環境也是由宇宙大法給開創的。當人適應這一層生命的生存要求時,人與其生存環境便處於一種和諧融洽的狀態中,也就有了風調雨順,豐衣足食的安泰年景了。
宇宙法對人的要求就是人要重德,有心法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如果人不重德,逐漸偏離宇宙法對人的要求,人的生存環境相應也會變得不好,因此有種種災害天氣的發生。而天氣的不可預報性都與異常天氣相伴而生。不可預報性也就變得突出出來了。這是由宇宙法決定了的,宇宙的法制約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人唯有修德,返回到人先天善良的本性上,符合宇宙的特性,才會與自然和諧相處,那時天氣預報本身也許都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