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苛政猛於虎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4月04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1),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2)。」乃曰(3):「然。昔者吾舅死於虎(4),吾夫又死焉(5),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6)?」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7),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下》)

【注釋】

(1)夫子:先生,老師,指孔子。式,同「軾」,車前的橫木。古時男子乘車取站姿,在車上表敬意時,就低下身子用手扶軾。這裡孔子扶軾,是對婦人之哭表示關注。
(2)壹:的確,確實。重(音蟲)有憂:有多重的憂痛,即連著有好幾件悲痛的事。似……者:像……的樣子。
(3)乃:就。這裡是一種特殊用法。
(4)舅:公公,丈夫之父。
(5)焉:於此,指虎。
(6)去:離開。
(7)小子:年輕人,年長者對晚輩的稱呼。識(音智),同「志」,記載。

【語譯參考】

孔子從泰山旁經過,有個人在墳前哭得很哀傷。孔子俯身扶軾傾聽哭聲,讓子路去問問是怎麼回事,子路問:」您哭得這麼傷心,真像是接連發生了幾件悲痛的事。」婦人就說:」是的。從前我的公公死於老虎,後來,我的丈夫也死於老虎,而今我的兒子又死於老虎。」孔子問道:」為什麼不離開這個地方?」回答道:」這裡沒有苛刻的政令。」孔子說:」年輕人,記下來,苛刻的政令比老虎還兇猛!」

【賞析】

儒家主張「為政以德」(《論語・為政》),認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孫丑上》)。出於這種理念,針對各諸候國統治者對百姓實施的征斂無度、嚴刑苛法的虐政,儒家往往能較為激烈地予以抨擊。這篇著名的小故事,用猛虎比喻苛政,恰當深刻,語中要害。

文章通過一個家庭悲慘遭遇的典型事例揭示苛政殺人的主題,以具體的人物形像訴諸讀者的情感與良知,收到打動人心的藝術效果。婦人之哭哀戚之至,令人同情;一家三代人慘死於虎口仍不願離開這個苛政達不到的地方,更把苛政之害民暴露無遺。小故事中沒有一句正面議論苛政,而苛政之荼毒百姓的罪惡本質卻昭然若揭,這正是文章妙處之所在。


【延伸思考】

1. 政策影響百姓生計,不良政策的確讓老百姓受害,只有人人能從為」私」的心態轉而為」公」,才是蒼生之福。你覺得如何做才能達到此目標?
2.不自由、精神上的威脅,就足以使人陷於恐慌中,當今世上尚有哪些國家是處 於此種狀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