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展現的文化內涵――蒙古族的盅碗舞

蕭風


【正見網2007年12月28日】

神韻藝術團的《頂碗舞》給人們帶來了草原文化特有的美感。

藍天下,遼闊的蒙古草原,山巒迭翠,漫山遍野的野花散發著沁人的芳香。隨風飄舞的白雲輕撫著地上的野花,飛舞的彩蝶自由的穿梭於花叢之中。

一群蒙古族少女隨著節奏輕快的樂曲,頭頂著盅碗翩翩起舞。充滿活力的天真少女,時而瀟洒飄逸,時而熱情奔放。輕盈的舞姿若行雲流水,抖動雙臂象隨風起伏的碧波,翻轉騰挪似飛舞的彩蝶,熱情奔放似駿馬奔騰。裊娜的舞姿,配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背景,觀眾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

最後,蒙古族少女向客人獻上奶茶,你似乎可以感受到奶茶飄逸著濃香,感受到蒙古人民熱情好客的豪爽,感受到蒙古少女的純潔和善良。

《頂碗舞》的起源

《頂碗舞》也叫《盅碗舞》或打盅子,是蒙古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起源於蒙古草原,是蒙古族在歡宴節慶、親友團聚時所跳的一種女子獨舞,後又形成群舞。舞蹈節奏歡快、舞姿柔美、變化豐富。

大草原孕育了蒙古民族豪爽奔放的性格,因而舞姿也顯得瀟洒飄逸,熱情奔放。

《頂碗舞》主要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傳說起源於古代打仗時獲勝利的人們在慶典宴會,拍掌擊節,擊酒盅助興。表演者一手持兩個酒盅疊在一起,大拇指肚托下邊的盅底,中指按住上一個盅的裡邊,食指和無名指的內側夾住上一個盅的外側緣,兩個酒盅擊打時,用上邊的盅嗑打下邊的盅,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隨著盅碗銀鈴般的響聲,舞者慢慢站起,兩臂伸展,屈收,在胸前環繞,前進後退或繞圈行走。盅碗舞的特點是肩部動作多。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族白天騎馬、套馬、剪羊毛、擠奶、摔跤等動作都要動肩,所以形成盅碗舞的動作多以上半身為主。

《頂碗舞》據說從元代就開始流傳了,《歷代舊聞》注云:「元有倒喇之戲,謂歌也,琵琶、胡琴、箏,皆一人彈之又頂甌燈起舞」,足見其歷史悠久。

《頂碗舞》的舞姿特點

《頂碗舞》難度大,要頭頂著一摞碗完成走場步、揉臂、抖肩、轉體等動作,尤其是頂碗平轉、頂碗跪轉等動作,更加展現了演員的舞蹈功力。恬甜舒展大方、輕鬆流暢、韻味十足。

《頂碗舞》溫雅婉約,以琵琶、胡琴、箏伴奏彈唱和之。基本上以跪、坐、立等動作在原地起舞或小範圍騰挪翻轉。舞者主要憑藉手、腕、臂、肩的彈、挑、拉、揉、和以腰為軸的前俯、後仰進行表演。技藝精湛者,可頭上頂一疊碗,雙手各執一道具或各托一燃燈,一邊快步奔走,一邊作流星似的盤旋繞動,這時燈焰搖曳飄忽,舞姿輕曼優雅,器樂婉約流暢,富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給觀眾帶來極大的歡愉。

看完《頂碗舞》人們不禁遐想:生命是這樣美好,充滿著希望!讓我們的生命更加閃光,綻放出希望的輝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