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騎虎難下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07月27日】

【原文】

蘇峻(1)反,溫嶠(2)推陶侃(3)為盟主,侃欲西歸,嶠說侃曰:“天子幽逼(4),社稷(5)危殆(6),四海臣子,肝腦塗地(7),嶠等與公致命之秋,事若克(8)濟,則臣主同休(9),如其不然,身雖灰滅(10),足以謝責於先帝。今之事勢,義無旋踵(11),騎虎之勢,可得下乎?公若違眾獨反,眾心必沮。沮眾以敗事,義旗將回指(12)於公矣。”侃無以對,遂留不去。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

(據《太平御覽·卷四六二·人事部·遊說下》引)

【註解】

(1)蘇峻:晉成帝時任歷陽內史,想造反,後來被溫嶠、陶侃等討平。
(2)溫嶠:晉祁人,博學而有見識,平定王敦、蘇峻之亂,拜驃騎將軍,封始安郡公,諡忠武。嶠,音叫。
(3)陶侃:音桃砍。晉代名臣,明帝時拜征西大將軍,平定蘇峻之亂。
(4)幽逼:遭受小人逼迫。
(5)社稷:國家。
(6)危殆:危急。
(7)肝腦塗地:形容竭力盡忠,不惜一死。
(8)克:通“克”,戰勝。
(9)同休:同享福祿。
(10)灰滅:消滅。
(11)旋踵:畏避退縮。
(12)回指:轉而指向。

【故事闡述】

“永嘉之亂”後,西晉滅亡。晉王室南遷,琅玡王司馬睿在在建康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自元帝開始,內亂頻生,天下不安定。到了晉成帝,由外戚庾亮任大司馬輔政。

當時,歷陽內史蘇峻有謀反之心,庾亮想削除他的兵權,就徵召他入朝任職。但蘇峻不肯,就聯合豫州刺史祖約起兵造反。庾亮與大臣溫嶠就發兵討伐蘇峻,並推舉大將軍陶侃為盟主。過了幾個月,兩軍對峙,聯軍一直無法取勝。陶侃認為準備不足,想退兵等待時機再攻。

溫嶠就說服他,說∶“天子受到小人的逼迫,國家處境危急,如今正是臣子竭力報效國家的時機。如果戰勝了,那就是君臣共享福祿;如果失敗,雖然犧牲生命,也對的起先帝了。現在的情勢,不容我們退縮逃避,就像騎在虎背上,能下的來嗎?你如果違背民意獨自退兵,民心必定因此而頹喪,民心頹喪就會導致失敗,那麼聯軍就將把責任轉而指向你。”陶侃無法反駁,於是留下來不再離開。

後來,“騎虎難下”這句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演變而來,用來比喻行事雖遇困難,但迫於情勢而無法中止。

【討論】

(1)庾亮為什麼想削除蘇峻的兵權?造成什麼結果?
(2)溫嶠如何說服陶侃留下來?

【造句練習】

例:他把事情過份的誇大,造成現在騎虎難下的處境,實在尷尬。

【相似成語】

勢成騎虎;進退兩難;進退維谷

【課後時間】

請將駱、駒、馳、馴、騁等字填在適當的空格中:

◎ 背道而( )
◎ 桀敖不( )
◎ 縱橫( )騁
◎過隙白( )
◎( )驛不絕

參考答案∶

背道而(馳)、桀敖不(馴)、縱橫馳(騁)、過隙白(駒)、(駱)驛不絕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