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3年07月06日】
中華文化燦爛輝煌,有五千年文明史,是神傳文化。而神傳文化的起點,就是禮樂文明。
禮樂文明最原始的雛形,來自於遠古先民的原始圖騰。原始先民純樸善良,敬畏神明,經常要舉行一些祭祀儀式。在祭祀時,除念頌一些禱詞外,也要跳一些歌舞,表達對神明的崇敬,作為與神明溝通的一種方式,這大概就是禮樂文化最原始的雛形。所以禮樂文化一開始就起源於祭祀活動,帶有很濃郁的神性色彩。
黃帝是華夏民族的始祖,中華民族有記載的五千年文明始於黃帝,所以黃帝是中華文化的開創者和奠基人。黃帝作《雲門大卷》,奠定了禮樂文明的基礎。《雲門大卷》是六代樂舞之首,是有史以來首部歌、舞、樂相結合的史詩般作品。黃帝部落圖騰是雲彩,黃帝那時的官吏皆以雲命名,稱為雲師。因此《雲門大卷》歌頌的是雲彩、是天空、是神明。《雲門大卷》有著極其深刻的內涵,因為雲門即是天門,世上人都來自天上,白雲之上是故鄉。無數王主為了得法,為了拯救眾生,拋掉光環,來到這險惡的紅塵。天門已閉,何時能開?何時能重返故鄉?《雲門大卷》表現的就是那種對仙鄉最深刻的眷念!《雲門大卷》最初演奏的樂器雖然比較簡單原始,但已經具備莊嚴、肅穆、平和、舒緩的雅樂風格,有了恢弘的氣象,對後世影響極大。《雲門大卷》代代相傳,演變為後世祭天時儀式的一部分,成為國家大典時表演的樂舞。
黃帝之後,禮樂文化傳承沿襲了下來。唐堯時代,有了《大咸》。據《史記.天宮書》記載,咸是指“咸池”,是天上“西宮星”之稱,因此咸也代指西方。先民們認為,西邊是日落之處,是神祗居住的地方,玉皇和王母也居住在西邊崑崙山之上的白雲之中,因此對那塊神秘土地充滿了嚮往,因此面向西天載歌載舞,予以歌頌。大洪水之後,我們的祖先就是從西部的崑崙山和喜馬拉雅一步步遷徙東移而來。《大咸》表達的正是對祖先的追遠以及生命深處對故土那種難捨難分的悠長而久遠的情愫。《大咸》後來演變成後世祭地時表演的歌舞,也是國家大典之一。
堯禪讓,舜即位,更重禮樂。《尚書•虞書•舜典》記載有非常重要的一段話。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舜帝任命夔為典樂之官,用音樂教導後人,使他們具備這樣的人格:寬厚雍容而恭謹端肅,剛強正直而不逞凶暴虐,豁達大度而不傲氣逼人。用詩來表達志向,用歌來吟唱作為詩的語言,歌聲和旋律要和諧,音律要符合五聲,演奏的八部樂器也要協調不亂。如此,人與神才和諧,才能感天地。”這段話表明,舜賦予了音樂全新的內涵:教化百姓、培育道德。從舜時代起,禮樂文化就具備了三大功能,讚美上蒼、歌頌神明、祈求上天的保佑;教化百姓;涵養道德,以臻天人合一。短短的幾句話,涵蓋了禮樂文化的精神實質。舜是把禮樂明確作為治世和化民的第一人,不愧為一代聖君。這段話還表明,詩歌在上古時代是合為一體的,詩就是歌,歌是詩的載體和表達方式,詩是用來唱的,不是用來吟的,所以才合稱為詩歌。這段話還表明,音樂在舜那個時代已經比較發達了,不但可以辨別五律,而且可以使用八部樂器合奏,演繹非常輝煌的作品了。舜距黃帝不到四百年,但舜那個時代的音樂較黃帝時期已有很大進步。《舜典》還記載了舜巡視天下會見各部落首領時的一些情況,舜要求“同律度量衡”。同就是統一,律指的就是音律。這表明舜帝將禮樂文化以及度量衡等一些先進的中原文明傳播到了四方。
《韶》就是舜那個時代的傑作。《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帝舜乃命質修《九韶》、《雲列》、《雲英》,以明帝德。”《竹書記年》也載:“有虞氏舜作《大韶》之樂”。《韶樂》是一部非常輝煌壯麗的古典樂舞,是古代樂舞的巔峰之作。韶是美好的意思,韶樂也是泛指美好的音樂。《韶樂》分為九章,所以稱為《九韶》;演唱時用簫伴奏,故又稱《簫韶》,《虞書》也曰“簫韶九成”。此後夏、商、周三代都把《韶》作為國家大典用樂,主要用於祭祀“四望”。四望指的是四面高山,也泛指世間萬物,“四望”之祭就是拜祭四方神靈。周武王定天下,姜太公以首功封齊,《韶》也因此入齊,一千多年後孔子於齊聞《韶》,亦發出了“盡善盡美”的讚嘆!並潛心習之,竟廢寢忘食,留下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秦火之後,《韶》在秦宮中還部分保留,並一直流傳到近代。
關於《韶》有許多傳說。相傳舜南征三苗時,被苗人圍困,處境險惡。舜臨危不亂,令人演奏韶樂,持干羽舞蹈。三日三夜,莊正、優雅、中和的天籟之聲迴蕩在天地之間,鳳凰來儀,百鳥和鳴,把天地中那種肅殺血腥的戾氣化解於無形,苗人兇悍之氣全無,一個個丟弓棄甲,隨著韶樂手舞足蹈,一場血戰也隨之消弭。舜帝用他的宏德和智慧收復了三苗。相傳舜帝巡視天下,無遠弗屆,傳播中原文明。到南夷時,身染惡疾,自知不起,乃在一塊巨石上最後一次演奏了他最心愛的韶樂。此地就是廣東韶關,韶關也因此得名。那塊巨石猶存,被後人稱為“韶石”。後舜帝崩於蒼梧之南,葬於九嶷。娥皇、女英聞訊後,於洞庭君山跳水殉夫,留下千古佳話。
《大夏》是夏朝的樂舞,故名《大夏》。《大夏》主要是歌頌開國之君大禹治水的功德,故《大夏》在大典中主要用來祭祀山川,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中華民族始稱華夏,也來源於此夏。華夏典自《尚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就是說華夏族和偏遠的少數民族都順從周武王。《尚書正義》稱:“星服華章曰華,大國為夏”。《左傳.定公十年》中孔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因此後人孔穎達為《春秋左傳正義》作疏稱:“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飾之美,謂之華”。梅頤所傳《尚書》(有稱偽書)也稱:“冕服彩裝為華,大國曰夏”。一般的理解都認為古人以服飾之美為華,以疆域廣大為夏。我認為此論不切,夏指疆域廣大無疑,但華應該是指文化,就是文化燦爛、先進的意思。服飾之美也是文化和文明的一個體現,而且古人的服飾和典章禮儀密不可分,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那時沒有文化這一名詞,故以華形容。中華民族本身就是一個以文化立世,以文化傳承相系的一個民族,所以孔子才有“夷不亂華”之語,就是說華夏族有自己燦爛的文化,是外族不可能征服的。因此華夏族就是指文化發達、疆域廣大、繁榮昌盛的民族。華夏族這個稱謂,包含了祖先們那種強烈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驕傲感,華夏族自古以來就是以自己燦爛的文化聞名於世的。
據史記記載,吳使季扎聘於魯,請觀周樂。當見舞《大夏》時,贊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及矣?”就是說:“真美呀!象這樣勤而有德的人,除了禹,誰能比得上呢?”據說《大夏》為“八佾”之舞,舞者八人一列,稱為一佾,共有八列,故名“八佾”,共計六十四人表演。因為《大夏》是國家大典時才使用的樂舞,故後人形成禮制,只有天子才可享用“八佾”之禮。表演《大夏》時,舞者頭戴皮帽,袒露上身,下著白色短裙,右手持羽,左手持“籥”(一種樂器,音yuè),邊唱邊舞,質樸粗獷。《大夏》分為九段,以“籥”伴奏,故稱“大夏九成”。
商朝的樂舞叫《大濩》(音huò)。夏桀無道,商湯伐之,《大濩》的內容就是歌頌商湯伐桀。周朝的樂舞叫《大武》,歌頌的是武王伐紂。《大濩》、《大武》是替天行道武力征伐,表現的是“兵爭天下,王者治國”,故稱“武舞”,表演者持干戚表演;而《雲門》、《大咸》、《大韶》、《大夏》所處時代都是禪讓而得天下,故稱“文舞”,舞者持籥雉表演。《大濩》的歷史記載很少,不可考;而《大武》在《詩經.周頌》中還保留有歌詞。《詩經》中的<成>、<酌>、<恆>、<賚>、<般>等篇據傳都是《大武》的歌詞。《禮記•樂記•賓牟賈》記載了《武》共分六段(六成):“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且夫武,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從這些歌詞的內容來看,氣象是很宏大的。季扎訪魯見舞《大武》時也由衷讚嘆:“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孚?”只有昌盛的周王朝才有此氣象啊!
“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之”(《禮記.樂書》)。故周公制禮樂時,繼承保留了前朝的樂舞,包括《大濩》在內,並規定為國家最高等級的樂舞,統稱“六代樂舞”,用於國家大典和宮廷祭祀活動。《大濩》用於祭先妣(母親),《大武》用來祭祖先。在周朝時,禮樂制度已經相當完備,禮樂文化也很昌盛。周朝設“春宮”執掌禮樂,禮樂被奉為國學。春宮除主持慶典祭禮外,還自製禮樂,主要表現的是貴族生活;還到民間採訪,收集民間藝術和歌舞,豐富禮樂作品。周朝的貴族子弟都要習練禮樂,春宮負責教習。貴族子弟習練的禮樂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主要是一些基本功訓練,統稱“六小舞”。禮樂文化維繫了周朝八百年統治,對後世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禮樂文化是一種來源很高的文化,可以達到天地和、萬物諧、國昌盛、民安樂、無為而治的境界,聖者可臻天人合一,可以說是人類世俗社會最高的文化形態。中華文化的起點很高,一起源就是禮樂文化,也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可惜由於宇宙中一股極壞勢力的干擾和人為的破壞,禮樂文化出現了斷層,沒有很好的傳承下來。如果禮樂文化能夠完整的傳承,華夏文明將更加輝煌。
後記:一直想寫點禮樂文化方面的東西。但是這個題目實在太大,以我的學識水平,還無法完全領會禮樂文化的深刻內涵,更無力表現其萬一。先聖的論述已經博大精深,妄加以評,即有斷章取義之嫌,又恐以己之陋,謬誤他人,故躑躅未動筆。思慮再三,覺得談一些自己的認識體會,以作拋磚引玉,無傷大雅。我還會陸陸續續的談一些自己對禮樂文化的一些見解,敬請方家指正。此文就算系列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