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多倫多印象記(二)

李放


【正見網2014年01月11日】

(5)期盼“神韻”的到來

神韻藝術團2014年度將連續8年第十一次蒞臨多倫多,加拿大總督大衛‧勞埃德‧約翰斯頓和總理史蒂芬‧哈珀,及多位聯邦部長和各級政要一如既往,紛紛發出賀信,預祝神韻演出成功。

約翰斯頓總督賀信中說:“如此高質量的演出是歡樂的巨大源泉。”哈珀自二零零六年當選加拿大總理以來,每年都為神韻演出發賀信。今年的賀信中說:“我確信每一位觀眾都會陶醉於這場優美演出。我要讚揚今晚的藝術家們,他們與全國各地及全世界的觀眾分享他們的橫溢才華,並將中華表演藝術在加拿大推而廣之。”同時,哈珀總理還和神韻媒體贊助方新唐人代表合影留念。

公民及移民部長克裡斯‧亞歷山大在給神韻演出發出的賀信中說:“我要向所有參加神韻藝術團演出的觀眾致以最熱情的問候。”新晉聯邦勞工部長及女權部長凱莉‧利奇賀信中寫道:“每一年演出都展示著中華文化之美,為全世界觀眾所欣賞。音樂和舞蹈的呈現將引以為傲的(中華)傳統賦予新的生命力,啟迪著所有不同背景的人們。預祝巡迴演出成功!”

2013年神韻藝術團在多倫多索尼表演藝術中心四天五場的演出,場場爆滿。神韻在世界各地讓西方主流社會讚頌,是國際藝術界偉大的奇蹟;神韻讓海外華人倍感自豪,弘揚了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

在國內,我們能看到神韻藝術團演出的光碟,都感到很幸運。我的內弟有高血壓,弟媳從來坐汽車就暈車嘔吐,那年看了神韻光碟,全都好了。他們說:“神韻真神哪!”從此年年找“神韻”看,還傳給親友們看。

來到海外,能看到神韻藝術團現場演出,更是渴望已久的事了,我們全家五口都買了票,我們期盼著“神韻”的到來。說來也巧,2014年的元月,和農曆的臘月日程重合一致,元月23日到26日的演出,恰好是二十三過小年——“灶王爺升天”開幕,我們深信“神韻”會帶來吉祥,新的一年一定會呈現個新的氣象。

(6)為人讓路的車輛

在多倫多幾乎家家都有車,老年人也可以開車。人們都非常講究安全禮讓,所以很少有事故發生。

這裡的車輛白天都打小燈,站在過街橋上望去,水流般的亮燈也是一大有特色的靚麗景觀。我想為何如此?這樣做確實是為人著想,能夠提高人的安全意識。駕車人自己增強了責任感,同時也能引起他人的注意。

我經常乘坐兒子開的車,每坐必須系安全帶,人皆如此,習以為常。每次上路,或經過沒有紅綠燈的小路口時,就是右轉彎,也都要停一停,左右看一看,認為安全時才前行。所有的車輛都是這樣,耐心等待,互相禮讓。我從來沒看到像中國大陸那樣,在十字路口,因為爭搶而出現塞車的現象。

使我感觸最深的是:當過小路口或過橫道時,都是車給人讓路,這已經成為一種風尚。因為我在國內已經習慣於給車讓路,要等車輛過後再走,或者示意讓車輛先走。然而那些駕車人總是在等待、讓你先走,結果兩耽誤。後來就“入鄉隨俗”,毅然地先行了。而且令人內心感動,於是舉手表示謝意,而每每對方也舉手還禮。

在唐人街一帶,有好幾路有軌電車,都是在馬路中間行駛。每當有軌電車到站時,路右側的車輛都自覺地停下來,等待人們下車和上車以後才行駛。我有時下車,看到耐心等待的司機,也是舉手表示敬意,對方也都舉手還禮。我也被這裡的風尚感染,覺得這是人世間生活的一大樂趣:人們都互敬互愛!

(7)便民的公共運輸

加拿大的公共運輸,確實是為人著想、真正便利民眾的。

公汽、電車和地鐵一體化運行,一票到底。上車只需交一次車費,如換乘其他公交車或地鐵,司機會給你一張帶有當天日期和車次編號的“紙車票”;所有公共汽車都開到地鐵站內,改乘地鐵不需再買票;下地鐵上公汽,也不需再買票。下地鐵如換乘電車,可在地鐵站內的機器上,打一張帶有時日的票據。

初來多倫多的外籍人,可在地鐵站要一張免費的市內交通地圖。當然是英文的,可是這張交通圖,在實際生活中使用很方便。我不懂英文,如果想去什麼地方,就能查到乘坐哪路車。就是問路,拿著地圖也很便利。這裡的公汽車站,都是設在大路口處,過橫道、換乘車非常方便。並且在車站處,馬路都加寬了一些。公汽到站時,都是緊緊地靠著馬路牙子。一是不妨礙其它車輛通過;二是方便老年、孕婦和殘疾人上下車。

這裡的公交車司機都很和善,有一次,我拿著朋友給寫的要去的地址,向司機問路,他點點頭,並示意讓我坐下。走了一段路,我感覺要到站了,便站起來,司機仍然示意讓我坐下。這樣一直到地點,他才向我點頭,並手指下方,我也點頭舉手表示感謝。還有一次,我們夫妻倆帶著較重的東西去乘坐公汽,看到車來了便急忙往車站跑。司機看到後,在距離站點七八步遠的地方把車停住了。那意思是:你不必跑了,我會等你的。雖然七八步遠,卻使人感動。看來“七步”還真有文章,國人都知道“七步詩”表達的是弟兄相殘之意,而這“七步”卻體現出司機的善良與友好。我把特意學的一句英語用上了,Thanks(謝謝)!

(8)無鎖的自行車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大標誌。這在當今的中國社會已是“天方夜譚”,而在多倫多卻有很多類似的事件發生。

剛來多倫多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又不懂英語,生活起居等一切,都聽從兒子的安排擺布。後來發現兒子工作忙,房屋門夜晚經常不上栓,大大咧咧的,樓下車庫也常常大敞實開的。小孫子的兒童車時常扔在車庫外面,我看到別人家的車庫也都不上鎖,可是平安無恙。聽說,這裡也有盜竊案件發生,但是我覺得總比中國大陸要好得多。

我們的經濟條件較差,兒子幫買了一個60加元的二手自行車,沒有帶鎖頭。原本想買個自行車鎖,到商店一打聽,最便宜的也要10加元。舊自行車也不值得配較貴的鎖,反正丟了也不可惜,那就索性不買車鎖了。通過一段時間實踐,到哪個單位或超市,扔下不管了,回來推上就騎,不但安全無事,而且又方便省事。

而中國大陸,就截然不同了。我們那個小區,業主剛進駐兩個月,竟丟了14台摩托車、電動車和自行車,有警衛也無濟於事。有一次我去二手自行車市場,想買箇舊自行車,舊車丟的機率要小一些,因為我們家曾經丟過三台舊自行車。可是那裡賣車的人說:“到這裡來買車,還想要什麼發票或自行車證啊!”給我的感覺:這個二手自行車市場,好像專為盜車人開的。決不能買這種車!——這是什麼社會風氣?不怪人們說:賭博公開,假貨成災,盜竊成風,嫖娼盛行。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