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4年08月10日】
信念與使命
To myself,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
我就像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子,為不時發現的美麗卵石和貝殼而感到滿心歡喜,然而對於呈現在面前這真理的浩瀚海洋卻仍全無所知。
——牛頓
如果說,歷史上有什麼人,曾為人類開創了近代科學並為之奠定了發展基礎;
那麼,這樣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
伊薩克•牛頓 ( Isaac Newton 1642~1727 )
-生於英國林肯郡,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神學家和自然哲學家。
這個自詡在海邊尋找貝殼的孩子,以其一生中在諸多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被譽為近代科學革命的引領者,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
牛頓的主要貢獻:
1. 牛頓三定律,以此為基礎建立的經典力學/運動學體系。
2. 萬有引力定律,精確論證星體運行軌道,開創現代天文學基礎。
3. 著名的稜鏡色散實驗,顏色原理;幾何光學折射、衍射、干涉的研究,著作《光學》。
4. 設計並製造出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
5. 數學上創立二項式定理、微積分等。
6. 流體力學、聲學、熱力學的研究等。
這些卓越的成就,推動了隨後幾個世紀科學的前進與發展;並使這些知識理論在世界上的每一所學校和每一本教科書中,成為不朽經典。
那麼,這個生於偏僻鄉下的普通孩子,緣何能夠綻放出照亮整個人類文明的燦爛光芒?若僅僅聚焦於每一次科學發現過程的本身來看,似乎還不足以尋得一個完滿的答案。
其實人們往往容易忽略的,是牛頓的幾個親身經歷:
1.降生日
牛頓,1642年12月25日午夜,出生在英格蘭林肯郡鄉下,一個名叫烏爾索普的小村。
在這一年,一代科學巨匠伽利略逝世。
而這一天,又剛好是耶穌的降生日。
2.早產兒
那是一個新生兒死亡率居高的年代。
匆匆墜地的牛頓,是一個體重僅有3磅,小到足以放進一夸脫馬克杯裡的早產兒。
在這個偏僻孤苦的農耕家庭裡,一個剛因不幸痛失丈夫的女人,眼下卻又要失去自己奄奄一息的孩子。
這位絕望的母親當時所能做的全部,也就只有不住向上帝祈禱,希望能保佑這個孩子活下來......
而這新生的小小生命,最終,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3.蘋果
這是1666年夏末一個溫暖的傍晚,
一個臂下夾著書的年輕人走向自家的花園,倚坐在一棵樹下,再次陷入了深思。
正當他若有所思地翻動著手中書頁時,頭頂的樹枝卻跟隨著風的旋律,輕輕地擺動起來......
而人類史上最著名的蘋果,已決意擺脫所有的牽掛,開始它那一生中僅有一次的墜落......
自由落體...... 加速......下落..... 隨著宿命的碰撞,讓那個年僅23歲的小伙子有所頓悟......
世界從此,有了萬有引力。
不斷的去發現、探索,並揭示那些隱匿於自然之中的規律......
指引牛頓的,不單是孩提時與生俱來熱愛自然的天性,更源自其心靈深處的一種使命感。因為他知道,上帝既然讓他活下來,一定是有些事要他去完成的。正如在其科學巨著《自然哲學數學原理》出版時,牛頓曾在書中寫下這段著名的文字,以表達他對這個神奇世界的信念:
“這一切盡善盡美的包括太陽、行星、彗星的大系統,惟有出自於全能的上帝之手…”
正是這部劃時代巨著的出版,第一次,
使得人類可以以一種科學而精確、和諧並統一的視角,去觀察力與宇宙間萬物的運動。
也開創了人類科學的嶄新紀元。
信仰之於科學,在歷史上從不乏佳話:
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常就數學問題請教牛頓。但與牛頓不同,年輕的哈雷並不認為宇宙間有更高智慧。
牛頓曾於家中自製一架太陽系模型,中央是一個鍍金的太陽,周圍各大行星各自有序排列整齊,一拉手柄,各大行星立刻在自己的軌道運行,井然有序。
一天,哈雷來訪,一見到這模型便立即為其吸引,並讚不絕口,問這是誰製造的?
牛頓回答說,“這個模型沒有設計製造。只不過是偶然間形成的而已。”
哈雷堅稱“無論如何也得有人造它,而且還必須是位天才的人,才能造出如此奇妙的模型。”
牛頓拍著他的肩頭說:“這個模型雖十分精巧,但比起真正的太陽系,實在顯得微不足道。小小的模型你尚且相信一定有人製造。相比之下,這更加精妙億萬倍的大星系,豈不是造物主的傑作麼?”
牛頓一席話,頓使哈雷恍然大悟......
這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科學家,以及他科學之外的幾件趣事。
事實上,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及學科分支的日漸細化;
歷史的今天已很難再出現,一位像牛頓這樣,在各個研究領域中取得輝煌成就的探索和開拓者。
因而人們也常常會感嘆牛頓的一生,似乎自降生之日始,便已註定是非凡的。
亞歷山大•蒲柏則在詩中寫道——“天降牛頓,萬物生明”。
聖經密碼 新的聖徒
那麼,這個生於偏僻鄉下的普通孩子,緣何能夠綻放出照亮整個人類文明的璀璨光芒:
“科學巨匠牛頓是基督徒,且非常虔誠的信仰上帝。”這是在教會中廣為引用的一個例證。
是啊,我們自小就讀過牛頓的種種神奇經歷,他的信仰與見證.....
這個與耶穌同日降生,在禱告聲中倖存下來的早產兒;
這個在花園中被蘋果命中的,真理的追隨者。就連上帝也十分偏愛的,來自英國窮鄉僻壤的小伙子。
然而,正是這人類歷史上公認最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神聖三一學院的院士,這個由上帝奇蹟所指引和眷顧著的人,卻一直堅定地反對英國教會信綱中的三一教義(* 聖父、聖子、聖靈三合為一的“一神論”); 牛頓曾廣泛寫書揭露教義源於後世的虛構,甚至為此多次拒絕接受神職!
抗拒正統,必然面對教會的壓力,面對眾人的不解,牛頓都從未妥協…..
因為,牛頓他所必須堅定的,惟有真理。
這種堅定,是出自於對聖經的尊重,也是源自對上帝的尊重。
倘若,三一教義的描述,如果並非是來源於客觀事實;
其後果,就很可能引起世人對耶穌身份的混淆,甚至引起對上帝認知的褻瀆。
三位一體:
一個《聖經》、耶穌及門徒從未提及過的概念,一個整整存續了17個世紀的爭議。
反觀宗教的發展歷程,這個如今多謂之正統而又“玄秘”未解的教義;
卻並不是源於《聖經》和耶穌本人,甚至當人們尋遍《四福音書》及門徒書信也不能見其蹤跡。
三一教義的前身,來自最早的《尼西亞信經》
它產生於公元四世紀的古羅馬,君士坦丁皇帝所主持的一次政治會議:
實質上,自耶穌離世後,關於“聖父”,“聖子”與所謂“上帝”的關係,便一直是教會中分歧和爭論的焦點所在。
曠日持久的教會論戰與不同教派間的尖銳分歧,使得羅馬皇帝深感不安。最終這位帝王動用政治強權,迫使主教們承認《信經》(三位一體)的神聖地位。 儘管《尼西亞信經》與當時眾多主教的觀點完全相悖,但出於對皇帝權威的畏懼,二百一十八名主教被迫簽字同意。 反對意見者則遭到驅逐和迫害......
當教派鬥爭、政治強權,構造了那不容置疑的信條......
當俗世之人以如此方式,去給宇宙萬有之上的“上帝身份”下定義。
這一切,早已經偏離了真理的方向。
馬太福音中,耶穌曾用“稗子長在麥田”“飛鳥宿於芥菜枝”及“面酵的發起”等一連四個比喻,說到教會將來偏離真道,人要將錯誤的道理引入教會。
惟有更多的理性思考與嚴謹考證,才能向真理和上帝更進一步。
倘若那“一體”的玄秘是真,耶穌又何以啟示宇宙中“萬主之主”的降臨呢。
真相只有一個。
牛頓義無反顧做出了選擇!
能不斷思考並探索真理方是智慧,敢於直面權威並揭示真相則需要勇氣。
也不僅僅是出於那“萬有引力和蘋果”的故事;
更多了解牛頓的,人們感覺得到——
牛頓的光環,是上帝點亮的。
“自然和自然的規律,
隱藏在茫茫黑夜之中。
上帝說:讓牛頓降生吧!
於是 一片光明。” — — 墓志銘
聖經密碼
“這一切盡善盡美的包括太陽、行星、彗星的大系統,惟有出自於全能的上帝之手…...”
—— 牛頓
科學巨著《自然哲學原理》出版時,牛頓曾在書中寫下這樣的文字,以表達他對這神奇精妙世界的信念。
正是這部劃時代巨著的出版,第一次,使得人類可以一種科學而精確、和諧並統一的視角,去觀察宇宙間萬物的運動。 也開創了人類科學史上新的紀元。
牛頓不單是科學家中的典範,同時也是一位卓越非凡的神學家。
當研究人員在整理牛頓生前留下的珍貴文獻時,發現其所發表的數學物理著作,只占全部著作的16 %;而剩下的80%,則是總字數超過140萬的神學相關著作。人們驚詫於,牛頓用於思考聖經的時間,要遠超過科學研究的時間。
長久以來,牛頓堅持不懈地用科學嚴謹的方法,研究古代希伯來文、《聖經》預言以及編年史;致力於揭開聖經的密碼。他相信,人類的歷史與世界的命運,都以種種或明或暗的方式蘊含在《聖經》之中——
舊約經典中的《但以理書》,連接著新約中的《啟示錄》,也連接著人類命運的未來。
近三個世紀後,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的科學家,利用每秒檢索百萬次的電腦程式,證實了“聖經密碼”的真實存在。( 科學家們在《聖經》希伯來原文中,以特定的跳躍序列提取文字,檢索並得到可讀信息 )
已經破譯的“聖經密碼”,不僅涵蓋了一系列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如二次世界大戰、911事件......),還成功預示了彗星撞木、拉賓遇刺等事件的發生;另一個驚人的發現則是:
“聖經密碼”中“Gravity”(萬有引力)被發現出現在“Newton”即“牛頓”的名字旁邊,
此外“牛頓”名字的另外一旁,則神奇的顯現了“Bible Code Newton”,
而這一組詞的含義,正是“聖經密碼 牛頓”......
2003年,在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國家博物館,人們終於發現了那些早先散失的牛頓手稿;
在數千頁寫得密密麻麻的紙上,研究人員看到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用複雜的公式去破譯“聖經密碼”......
最終,牛頓的手稿不僅將《聖經》預示的末期鎖定在了21世紀,並還預言:
末日之時,會再有聖者降臨地球,他自己亦有可能成為新的聖徒......
……
馬太福音第12章,耶穌告知門徒,在以色列復國的時代“人子”萬主之主會在東方降臨...... (聖經預言的以色列復國為彌賽亞降臨的徵兆,且已於1948年5月準確應驗)
十九世紀美國著名預言家埃德加•凱西更驚世預言新“基督的國”會在古老的東方國度-中國誕生。
“牛頓-聖經密碼”以及種種天啟的顯現,是否都是在告訴我們——
新的“聖者、聖徒”與末後的“新天 新地 新紀元”,都已近在眼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