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4年11月15日】
一、“為善最樂”
《後漢書•東平王劉蒼傳》記載:
有一次, 漢明帝說:“往日,我問東平王(劉蒼),你在家裡,做什麼最快樂?”
東平王回答說:“為善最樂。”
有人講:“東平王說的是大話。”
但是,我覺得他的話,是發自內心的由衷之言。仔細想想:東平王的這句話,講得很有道理!
二、願與大臣談話、不知疲倦的皇帝
《通鑑》記載:唐憲宗曾和宰相在延英殿討論國事,不覺已到天晚。時值暑熱,汗透龍袍。宰相恐怕皇上身體疲倦,就要求告辭。
唐憲宗挽留他說:“朕回到宮中,所接觸的都是宮女、太監,所以十分願意和卿(卿:敬稱對方)等,在一起探討治國之道,也就不知道疲倦了。”
三、皇上主持公道,趙涓受誣卻升職
《唐書》記載:趙涓任衢州刺史,為政清廉耿直。因此,他不為觀察使韓晃所容。有一次,韓晃誣陷趙涓,奏請將趙涓免官。
皇上見到趙涓的名字,就問宰相:“這是不是永泰年間任御史的趙涓?”宰相說:“正是。”
於是,皇上下旨:將趙涓提升為尚書左丞。趙涓到朝廷上任以後,皇上安慰他說:“卿(敬稱趙涓)為人正直,朕心裡有數。所以別人說卿有罪,朕絕不相信。”
四、不與小人為伍
《魏志•蘇則傳》記載: 蘇則,字文師,扶風武功人。徵召入朝,任侍中,與董昭同僚。
董昭為人奸佞不仁。有一次,董昭殷勤侍奉某權貴後,十分疲倦,他把頭枕在蘇則的膝上,就睡著了。
蘇則忍了很久,不耐煩,只好搖醒他,將其頭推下說:“蘇則之膝,不是小人的枕頭。”
說完,就起身而去!
五、下吏正直,不討好王爺
《北齊書•王昕傳》記載:王昕,字元景,北海人。汝南王高悅,委任他為騎兵參軍(武官職名)。
有一回,汝南王高悅,與部下飲酒,飲酒時,站起,自己移動座位,眾人皆爭先伸手幫助他。
惟獨王昕退後,立在一邊,不去幫扶。
高悅對王昕發怒道:“我是皇孫、皇子、(老)皇弟、(新)皇叔。今天宴請眾位,親自起來移動座位。你是何人,敢不理會、如此傲慢?”
王昕回答說:“元景我,地位低下,容貌也不足以讓殿下看著順眼,我怎敢以親王部下的身份,做奴僕和下人的工作呢?”
高悅聽後,細思,覺得王昕身為下吏,但很正直,不願以奴僕的姿態,來討好自己,這是正直的行為!於是,高悅不但不再生氣,反而立即向他表示道歉。
六、“什麼叫君主不尊重臣子?”
《新序》記載:君主趙簡子,坐車走在坡陡的羊腸小道上,群臣都簇擁著在後面幫助推車。
惟獨虎會(人名)扛著戟,邊走邊唱,不幫助推車。
趙簡子說:“虎會:你作為臣子,怎麼不尊重君主?”虎會說:“您也聽說過:作為君主而不尊重其臣子的嗎?”
趙簡子聽不明白,就問:“什麼叫君主不尊重臣子?”
虎會回答說:“作為君主而不尊重其臣,就是:智者不用其謀,辯者不讓其出使,勇者不讓其戰鬥。”
趙簡子說:“你講得太正確了!”於是,趙簡子不再使群臣推車。並且把虎會,當作上賓來對待。
七、禍福難測
周章,字次叔,南陽人。他當初任郡內功曹時,正值大將竇憲,被免職,封為冠軍侯就縣安置。周章隨太守巡查春耕時,來到冠軍縣(今河南鄧縣西北)。
太守打算去拜見竇憲,周章勸他道:“竇憲現正退居在所封之地,禍福難測。太守你是朝廷任命的大臣,一舉一動都不可輕率。”
太守不聽,仍然登上車,要去拜見竇憲。周章趕上前去,拔出佩刀,斬斷馬背上的皮帶。太守只好停車未去。
後來,竇憲被朝廷處死。大臣中,有許多人,因與竇憲交往,而獲罪。太守卻得以倖免。因此,他極為重視、感謝周章。
八、願守大門,不依附權貴
《漢書•蕭望之傳》記載:當時,大將軍霍光,掌握朝廷大權。左將軍上官桀(人名)等,謀殺霍光。
霍光被殺後,上官桀等戒備森嚴,官民想入見,需搜去一切武器,由兩兵吏挾持進入。惟獨蕭望之不聽,自己隨便出入內閣。於是,殺掉霍光後,朝廷唯獨不任用蕭望之。
王仲翁等,皆提拔為大將軍,三年間以至升為光祿大夫、給事中。而蕭望之僅以射策甲科被任為郎,把守小苑東門。
王仲翁出入,有奴僕隨從。下車後,奴僕前往傳呼,十分排場。
王仲翁對蕭望之說:“你不肯錄錄(平平庸庸),反而抱關守門,又何苦呢?”
蕭望之說:“人各有志。”其言雖短,卻大義凜然!
【小辭典】
蕭望之:(?~前47年)西漢臣。字長倩,東海蘭陵(山東蒼山)人,後徙杜陵(陝西西安)。宣帝時,歷任大鴻臚、太子太傅等職,以儒經教授太子。元帝立,甚受尊崇。後遭宦官之排擠,被迫自殺。《漢書》稱:“(蕭)望之堂堂,折而不撓。身為儒宗,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九、官可棄,這篇記不能寫!
《宋史•楊萬裡傳》記載: 楊萬裡,字延秀,吉州吉水人。韓侘胄曾修築南園,托楊萬裡為自己寫一篇記文,並許以提拔到內閣任高官。
楊萬裡說:“官可棄,這篇記不能寫。”韓侘胄十分惱怒,改命他人寫成。
楊萬裡在家閒居十五年,皆在韓侘胄當政期間,是受韓侘胄的壓抑所致。
十、外國人都說此賊該殺!
《宋史•任伯雨傳》 記載: 任伯雨,字德翁,眉山人。宋徽宗剛即位時,採納正直的言論。
任伯雨首先把矛頭指向章惇(見注)說:“臣聽北國使者說,去年遼國國王,正在吃飯,得知中國罷免了章惇,高興的放下筷子,立跳而起。先是說:‘太好了!’接著又說:‘南朝(指南方的中國)用錯了人。’北國使者問我們:‘為甚麼只是如此從輕處理:流放章惇?’以此看來,國外之人,莫不認為:章惇是該殺頭的。”
註:《宋史》記載:章惇打擊異己,株連甚眾,後被貶斥,死於睦州。將其列為奸臣。
正是:
古有章惇罪惡大,
外國皆斥真該殺。
今有江賊癩蛤蟆,
臭名昭著熏天涯!
罪惡滔滔過納粹,
劣跡屢屢難擢髮;
萬夫所指億民怒,
國際通緝法網撒;
天滅中共雷霆至,
世界將慶新中華!